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施教者的基本心理素质要求

(2009-01-08 13:12:07)
标签:

教育

育儿

早教

心理素质

父母

分类: 专家讲座★专题讨论

早教艺术之四:施教者的基本心理素质要求

-----爱心、耐心、自信心

张帮宏

    大家对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父母,特别是想做一个比较满意的、成功的早教父母,还是有很多过滤的: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做到?

    其实从看护孩子来说,几乎每个父母都自有天生的能力,也是动物界的共性。但是从早教的角度来看,还是有一些要求的。

    爱心:

    也许有的人会发笑: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呢?这里的爱是有更深的含义,不单指单纯的亲情之间的爱,更主要的是一种爱的心理和状态。溺爱也是爱的一种表现,只是爱的过分了,淹没了孩子,当然就不会有太好的结果了。正像冯老所说的那样:要科学的爱孩子!要爱的得体!不能偏重,也不能偏轻。在孩子的不同发育阶段,对孩子爱的表现是不同的。在冯老的著作中都有很详细的描述,希望大家多参考。

    耐心:

    我们从众多的学员身上发现这是早教成功父母必备的基本心理素质之一。很多学员,当我们把一些早教的基本方法和某些操作技巧告诉他们之后,他们确实按照方法实施了一段时间,感觉效果很好。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就悄然无声了。再联系,说自己没有坚持下来。很多父母到孩子大了的时候非常后悔:因为看到别的学员孩子教育的效果非常好。

    我们承认有的父母工作很忙、很累。但是陪伴孩子有时也是一份调节剂,能够很好帮助父母驱散身体的劳累和精神的压力,两者不是矛盾的。虽然孩子的日常看护很杂乱,但是心理还是很快乐和满足的。看到孩子天天都在变化和进步,那种心理安慰是无所比拟的。另外孩子一旦教育得法受益理顺,就比较容易上路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艰难。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都能够挤出一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的。夫妻俩合理安排工作和家务一般是能够安排开的:分工合作!“牺牲”一些业余爱好或者不必要的应酬,始终保证有一个人陪伴和教育孩子,这是不难做到的。在此也呼吁爸爸们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为了孩子的幸福,请爸爸们也积极承担起家庭的事务和培养孩子的责任!你们的付出是值得的!不久的将来会充分体会到这样做的价值!

      耐心,对于很多年轻的父母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锤炼,往往缺少的也是耐性。以后随着孩子的成长,耐性可能会好一些,但是孩子已经长大了。以我辅导学员的经历来看,很多父母因为缺乏耐心而中途放弃,实是可惜和遗憾!

    自信心: 

      年轻人刚刚为人父母的时候,可能有点难以应付,甚至有点茫然,遇到各种问题常常也感到束手无策。无论是孩子的身体问题,还是教育问题都可能感到力不从心,显然会在效果上大打折扣,可能会影响对孩子教育的效果,故而难以坚持下去。时间长了,感觉效果与自己的期望不成比例,逐渐失去信心,还很有可能就会彻底放弃。从心理上来说是有情可原的。

    但是,这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如果再坚持一段时间就可能充满惊喜和希望的。正如马云所说的那样:很多人失败在第三天的晚上,如果坚持到第四天就会成功!

    只要我们的方法得当,孩子一定会受益的。因为年龄的不同,施教时间的早晚,显示效果的时间也不完全一样:一般半年到一年应该可以看到显著的效果。但是很多学员期望几天就能够立竿见影,实在是不符合教育规律,更过于性急。这样的父母往往容易中了那些所谓“***快速培训班”的陷阱,结果是更加失去信心和耐力。还有可能由当初的早教的忠实追随者,衍变成绝对的反对者了,因为他们没有从自己孩子身上看到早教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