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遭轮状病毒袭击
(2008-12-09 16:32:54)
标签:
健康 |
| 记者昨日从市儿童医院了解到,近一个月来该院接诊的轮状病毒感染腹泻、呕吐患儿近千例。医生提醒家长,宝宝若出现腹泻、呕吐现象应及时送院治疗,因为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有可能致命。 昨天下午,记者在市儿童医院输液室看到,消化道疾病输液室和留观室里坐满了患儿。姜女士带着1岁零2个月的女儿正在打针。姜女士说,女儿前几天刚换了一款尿不湿,结果不太适应着凉了,几天前开始吐,还拉稀,医生说是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 市儿童医院门诊内科主任刘灿霞告诉记者,近一个月来,因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腹泻、呕吐的患儿有近千例。“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又称为秋季腹泻,这段时间是秋季腹泻的多发季节。”刘灿霞说,“轮状病毒”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有短暂的潜伏期。患儿发病初期一般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咽喉疼痛等感冒症状,但很快就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近期该院接诊的患儿症状都较轻,经过治疗一般一周左右可以康复。 刘灿霞提醒家长对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不可掉以轻心,如果治疗不及时,婴儿会因连续腹泻而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医生提醒说,近日天气变化较大,要注意给宝宝及时增添衣物,增强宝宝抵抗力。 个案 双胞胎前后均染病 轮状病毒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粪口途径”就是病毒由幼儿的嘴巴吃进去,在肠胃道繁殖,从粪便中排出大量的病毒,又因为婴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好,把粪便中的病毒,通过手的触摸沾染在玩具和桌椅表面,另一个健康的幼儿手沾到病毒后如放入嘴巴中,就会造成轮状病毒肠胃炎。 “近期发现有双胞胎先后发病,老大刚拉完肚子,老二就紧接着出现症状。还有一些老人家要带好几家的孩子,病毒就在孩子们玩耍的时候互相传染。”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的主任医师区文玑提醒,婴幼儿平日的食物要严格把好卫生关,防止轮状病毒感染,同时要注意保暖,尽量少带宝宝去公共场所,以防传染。孩子的玩具也应经常消毒。 此外,对出现发热、腹泻的患儿,一方面要注意观察便次和大便性质,另一方面要给予患儿口服补液,以防脱水。如有明显的症状,务必到正规医院就医。 预防 选择接种疫苗可以降低感染 对初冬感染轮状病毒的婴幼儿患者,临床没有特效药物快速治疗。有专家特别提醒,“家长在小儿患病期间切忌乱用抗生素治疗,以防引起不良后果。” 近年,不少患儿选择接种轮状病毒的疫苗,不过轮状病毒有很多种类,目前的检验设备只能验出有该病毒,无法查出病毒属于哪一类型,因此打疫苗后仍有机会感染,不过接种后就算受到感染可有八成几率避免出现重症。 知识 秋冬交接时期谨防轮状病毒 据介绍,轮状病毒有明显的季节性,它特别喜欢在20摄氏度左右气温下活跃。在广州,秋冬交接时期尤其要注意。市儿童医院通过三年的观察发现,本地儿童多集中在每年10月至12月期间感染轮状病毒。 链接 特别注意脱水症状 医生表示,人体感染轮状病毒后,病毒 在3-5日后才最活跃,因此患者初发症状未必是腹泻,可能有发烧、咳嗽、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有的患者会每日大便数次,且伴有呕吐、腹痛,容易被误诊为胃肠型感冒。不过,一旦出现脱水,就要引起注意。 而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呕吐及发烧的症状比较明显,且抽筋的也比较多,同时2岁以下小孩感染的概率相对更高。”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的区文玑主任和中山六院儿科王医生不约而同地表示。在中山六院,出现抽筋并发症的患儿也比较多。 提醒 喝牛奶会延长腹泻 轮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与此同时,能帮助人体消化的小肠茸毛使受损断裂,小肠吸收不到人体的水分、养分,粪便排除体外后成水状。有患者在轮状病毒排毒期每天拉肚子10次、20次后出现脱水,不止泻的话就会进一步危及生命。此外,近年来还发现个别病人肠套叠、抽促的并发症。 小肠绒毛要一周才能修复,再此之前患儿若喝奶粉、母乳、牛奶、蔗糖类食物,还可能延长拉肚子的时间。 据测试,轮状病毒在50℃的高温下,1小时仍然不会死亡;在-20℃的严寒条件下,可以存活7年;在-70℃的环境中可以长期保存。它对酸碱也有较强的耐受性,一般的洗涤剂对它毫无杀灭作用,但在外界环境中不能繁殖。正是由于该病毒的这些特点,才使它在不利的环境中能长期潜伏等待、一旦有机会进入人体,便会大量繁殖致病;然后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外部环境。重新感染别人。这样周而复姑,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能有效杀灭该病毒的有效药物。 |
前一篇:右脑图像记忆术
后一篇:冬季幼儿宜用清水洗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