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用爱“摧残”孩子
选自:周弘《赏识你的孩子》
经过起步和追赶阶段的实践,我对教育着迷了。迷到什么程度呢?
吃饭在想,走路在想,连睡觉都在想,一想到好的方法就马上把它记下来。我思考着一个永恒的主题:怎么把学习变成玩?怎么使学习比玩更有吸引力?
因为孩子最爱玩!
每当我发现了一个好方法,取得成效后,随之而来的念头往往是尽快把它推翻,用一种更好的方法来取代,往往学习效率能提高许多倍。在不断地寻觅。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推翻的过程中,我渐渐地萌发了一个念头,世界上有没有最好的方法?
命运青睐坚韧不拔的人。
一本毫不起眼的书改变了我的一生,也使女儿的教育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超越。
1987年我在上海买了一本极其普通的书,《幼儿才能开发》,仅有6万字,6角钱,作者是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
书的第一段话就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难以置信的震撼。它写道:
“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尽管在他们双亲无限爱的摧残之下,仍然有些孩子成了才。”
请注意作者用“摧残”两个发人深省的字。联想到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仿佛是农民在盐碱地上种庄稼,尽管盐碱地的条件非常恶劣,但仍然有些庄稼不屈不挠地长出来了。不是盐碱地好,而是长出来的庄稼生命力强,命硬,就是死不掉!就像电影《白毛女》女主角所说:我不死,我要活!
悲剧在于糊涂的家长还愚昧地站在家庭教育的盐碱地边,面对孩子抱怨,别人是人,你也是人,别人都长出来,你为什么长不出来!
家长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拔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黯然失色,亮丽的眼睛变得暗淡无光。
多湖辉的开场白写得太好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迫不及待地往下看。
书中写道:“假如我们抛弃僵化的教育方法,用一种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方法(好比农民都知道改变土壤,把盐碱地改良为肥沃的土地,庄稼都能茁壮成长)那么,所有孩子都能成为栋梁之才。”
最后的结论:“所以说,孩子能力的幼芽正是被他们的爸爸妈妈亲手掐掉的。”
书上的每一句话、每个字撞击着我的心灵。一股新鲜、清爽的气息沁入了我的心扉,我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看来孩子教育出了问题,做家长的上不要怪天,下不要怪地,既不要怪老师,也不要怪孩子,应该眼光向内,想想自己出了什么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