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早教成果
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227830100a7xh.html
今年高考我市的高考文科状元考了657分,被北大录取,在我们这小地方,如果能出一个北大清华的考生,在很短的时间就会传遍全市,而且在显眼繁华的地段都要拉上红色的条幅,会挂一年时间,一直到第二年高考结束。碰巧这个状元的爸爸和我一个单位,昨天碰到了,赶紧虚心讨教,没想到,他一张口就说:“没什么秘诀,就是从小培养学习习惯!”
同事的文凭一般,但是比较喜欢中文,夫人是一名英语老师,据他说,孩子从一岁多的时候,出去看到外面的字就给指认,后来孩子会自己要求读,还有就是多看书,让他自己讲故事,大概四五岁的时候可以阅读,也开始接触英语,虽然孩子妈妈会英语,但是那是只教了简单的字母和音标,还有单词,孩子的记忆力非常好,音标教一遍就都记住了,后来上学后一直比较轻松,可以说是玩着完成了学业。他还说,这和孩子妈妈的教育很有关系,从小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当我问起:孩子的妈妈既然懂英文,在家有没有给孩子说,制造一个英语环境?他说没有,在家很少讲英文。因为时间的原因,大概就说了这么多内容。
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现在有关早教的东西真的非常多,而我以前也盲目的跟着转,结果自己转的晕头转向。而同事对于我提及的早教专家的名字都不知道,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不是也很成功吗?而且他的方法其实就和《0岁方案》的一样,如果我能踏踏实实的按照冯老讲的去做,相信我也能培养一名优秀的人才。混乱中,这个成功的例子像一盏灯照亮了我的早教之路,在一次感受到《0岁方案》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早教教材的含义,“杜曼的太累,蒙氏的太贵”,而冯氏早教把对孩子的教育融入到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有心,培养一个优秀孩子的目标会很快实现的!
补充另外一个案例:
前几天看电视,介绍了一个天津的小孩子,今年七岁,说的一口好相声,其中一个镜头是和常宝华说对口相声。名字叫郑羽翔。六岁出名。据他爸爸郑月明介绍,也是一岁多开始学习识字,三岁认识二千多字,开始进行阅读,因为爸爸喜欢相声,所以家里有很多有关相声的书籍,结果孩子把所有的书都看完了,而且看起书来真的是废寝忘食。我看了一段他的相声,说的真好啊,难怪常宝华大师都可以跟他合说。孩子的爸爸为了这个孩子,下岗后再也没有找工作,一心培养,现在他爸爸好骄傲。特写出来,作为榜样好激励自己,呵呵,我还要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