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玩学堂早期教育
玩学堂早期教育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022
  • 关注人气:15,4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我好动、坐不住,不是我的错!

(2007-11-12 11:00:47)
标签:

育儿/亲子

好习惯

冯氏早教

冯德全

0岁方案

分类: 专家讲座★专题讨论
 妈妈,我好动、坐不住,不是我的错!

晨虹

很多妈妈都在为自己的宝宝好动、坐不住而头疼不已,总以为自己的宝宝有什么问题,特别是学习时,多表现为“东张西望,东跑西走,一会拿这个东西,一会动那个玩具”,有的在幼儿园上课时做小动作,老师感觉孩子没有好好听课,显得非常心不在焉。很多妈妈认为这样的宝宝怎么能够学习呢?怎么能够记住所讲的内容呢?

但是,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片等,一坐就是半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都不愿离开。针对这样的现象,很多妈妈不理解,特别是上了幼儿园的宝宝,更是忧心重重!然而又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的少儿节目里看到这样一个实验:任意选择三个同年龄的宝宝,大约都是34岁的孩子,他们单独在家的时候,给他们打电话,请他们在妈妈回来后向妈妈转述电话内容,结果现象是什么呢?

实验对象:是一个女孩,两个男孩。

实验过程:当电话铃响了之后:一个男孩一只手拿着话筒,一边听,一边玩桌子上的玩具,嘴里只是“恩、恩”的答应着,但是给人的感觉好象根本没有听似的;那个女孩,什么也没有做,就是在认真接听电话;另外一个男孩,要比前面的男孩听的认真和专心一些。

实验结果:转述内容最完整的就是最前面的那个男孩。

这个实验让很多人都吃惊。

一个看似很不认真听讲的孩子,记住的内容却最多,转述的最完整。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呢:不能以宝宝表面上的是否认真听讲而去确定孩子是否在认真学习;看似没有认真听讲的孩子,其学习效果却最好。当然我们也不是主张就是要孩子“不好好听讲”,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生理学和心理学认为

精力过剩论:这是比较经典的假说,主要意思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精力比较旺盛,孩子只有通过游戏活动来发泄自己过剩的体力和精力。所以有的孩子喜欢打闹,或者总是缠着父母家人玩,这是主要原因之一。

孩子注意力时间:据研究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的注意力只有几秒到几十秒;小学阶段大约在5分钟左右;初中阶段在10分钟左右;高中生大约在15分钟左右。

了解了孩子成长中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们就不应该再因为宝宝坐不住或者好动(当然要排除病态)而耿耿于怀了,这也是我们主张和强调“在玩中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许有人要说了:我的孩子看动画或者摆弄玩具时,有时一、两个小时都还聚精会神。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兴趣使然。兴趣可以明显延长孩子的注意力时间!所以我们一再强调:不能急功近利!学习和其他爱好的培养都要分三步走:第一步:熏陶;第二步:感兴趣;第三步:快速学习阶段。然而我们很多家长甚至早教工作者,往往缺少前两步,直接要求孩子走第三步了,因而有时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状况。

相关连接:

婴幼儿学习“三步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