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盗汗
【简介】盗汗是以睡中汗出,醒来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又称“寝汗”。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属生理现象。佝偻病患儿出于身体虚弱,在白天过度活动晚上入睡后往往多汗,此属盗汗。另外,活动性肺结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等病证也可出现盗汗现象。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导致汗液外泄失常。多与心肺肾三脏阴虚有关。常见症状为睡时全身汗出,醒则汗止,常兼五心烦热,口干口渴等。
按摩方法一
(1)补肺经200次,清心经200次,补肾经200次。
(2)揉肾顶1分钟,揉肾纹2分钟。
(3)补脾经200次,退六腑200次。
(4)揉涌泉30次。
(5)捏脊5~10遍。
(1)心阴虚型:症见睡时汗出,醒则汗止、伴心慌,心烦,多梦,手足心热,舌质红,苔薄少津,常用手法加
①清天河水100次,清肝经200次。
②按揉百会10次。
③按揉神门穴20次。
(2)肺阴虚型:症见睡时汗出,醒则汗止、伴咳嗽、气短,痰少而粘,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常用手法加
①清天河水200次,揉小天心20次。
②清大肠100次,退六腑加至300次。
③揉丰丰隆0次。
(3)肾阴虚型,症见睡时汗出,醒则汗止,伴腰膝酸软,腰痛,五心烦热,舌红少苔。常用手法加
①补肾经加至400次。
②揉肾顶加至2分钟。
③揉涌泉至100次。
to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