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023-08-24 10:43:21)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晚上举行,故名“七夕”。传统七夕节的文化内涵,并非单纯与爱情有关,而是属于女孩们的节日。七夕当晚女孩们要向七姐乞巧,既是乞求女子心灵手巧,成为女红达人,也是祈望生活美满智巧,相当于女子的大型祈福节日。七夕节有香桥会、接露水、拜月祈福、拜织女、穿针乞巧、吃巧果、乞求姻缘等习俗。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它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是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在需要。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传承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责任,让文化的薪火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要从孩子抓起,家长可以和孩子们讲一讲七夕节的由来、习俗、意义等,与孩子们一起重温其中的简单习俗,这样的传统节日的味才浓,仪式感才强。女孩子向七姐乞巧,学做一点女红针线活,虽然说现在生活水平高了,平时不怎么做女红了。然而自古以来,我国的女子都是以会一手灵巧的女红而骄傲。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角度出发,艺多不压身,会一些女红总是能为女孩子加分,况且这与现在国家倡导的劳动教育一脉相承,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