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2-11-28 10:04:09)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十九大报告始,我国的主要矛盾明确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幸福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过去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美人民日益增长的好幸福需要”,为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攻破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奇迹。
在这五年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集中力量实施脱贫攻坚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全了生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我们坚持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使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最大限度的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坚持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在疫情防控斗争中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了一系列科学的、精准的、有效的防控方法。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指出在接下来的进程中,要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完善分配制度,关系到老百姓切实的利益获得,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抓好就业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既关系家庭幸福,也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福利而提供物质帮助的各项措施。其中,包括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残疾人保障制度、住房问题等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措施。必须建设一个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石。必须树立健康新理念、积极优化资源配置格局、实现供需双侧有效管理。
民生工作是重中之重,关系着千家万户美好幸福生活,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团结奋进,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