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音、语调、语感、评价

(2011-12-08 08:04:15)
标签:

杂谈

语音、语调、语感、评价

                                           -----搞好诵读教学的关键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熟读”实际上就是储存语言信息。一句古话道明了语言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而“熟读成诵”,背诵就是储存信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所有的语言实践中,朗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语流和语感的形成是建立在大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缺少朗读和背诵,造成语言基础不熟练,不扎实,学生头脑中存储的词汇量、社会文化知识、科普知识、逻辑推理知识等匮乏,做不到牢牢掌握,造成听力理解困难;不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阅读能力也难以进步,即使读懂也是靠着母语的沟通,这就会制约阅读能力的发展。过好英语关的标志就是能用英语思维,不需借助汉语翻译。通过诵读训练,不仅可以练习发音、语调和拼写,而且通过眼、口、耳和大脑促进积极思维,建立起视觉、听觉的密切联系,逐渐形成熟练的语言技巧,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加强正确朗读和背诵的训练,可以初步养成开口讲英语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目标。

但对中学生学习英语来说,他们一周只有几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且英语课堂之外,他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几乎全是汉语,这对于学生学习外语来说,是很大的障碍。他们视外语学科如其他学科一样,认为学习是为了应试,平时学了也不会说。他们与说本族语的外国人或老师交谈时,还需要不时地使用母语才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这种英语加汉语,甚至一句都不会说的表达方式大大减弱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我们以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为目标,在灵活处理教材的基础上狠抓诵读训练。在课堂上尽量创设情景让学生多读多说,并加强语音语调、意群停顿、单词连读等语言节奏的训练,学生就能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来。在实践中课题组的老师都非常重视将新知融入到带有节奏的儿歌、歌谣或故事中去,让同学们欣赏美、感受美,激发他们模仿、表达的欲望。

首先,我们侧重让学生打好语音基础。基本的语音知识如: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常见的辅音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辅音连缀的读音以及成节音的读音都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因此,在教字母、音素时就开始拼读练习,可以采取“教者有心,学者无意”的办法,让学生探究一些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获得自主发音和拼读的初步技能。从教学第一个单词时,教师简述音节知识,给单词划分音节,及单词重音如何读,以后逐步教学双音节词、多音节词。结合所教单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尝试归纳读音规则。

其次我们注重语音语调模仿训练。学生通过跟读单词、句子、对话或短文,听录音去模仿句子重音、语调、连读、不完全爆破等技巧,初步获得语音语调的感性认识。如:领读某个较长的单词、短语或句子时,教师可以先慢速领读一、两遍,让全体学生听清、听懂、模仿得准;再快速领读,给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反复操练、大声模仿;最后请学生们按座位以纵排或横排方式进行大声领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通过领读展示自我、感受成功的机会。当轮到有困难的学生时,教师或同学们帮他一起读,以免个别学困生心理受挫。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看动画学唱英文儿歌、看听模仿英文趣味小品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模仿语音语调的兴趣与热情。在生动活泼的语言情境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感受语调的魅力       表示怀疑、震惊、礼貌、冷淡等情感。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语音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最终在语流中模仿并掌握英语丰富的语音与语调。语音的正确、语调的流畅,使英语语言具有极强的韵律美。培养语感能力,正是以优美的言语对象作用于人的语言感官,激活人在阅读过程中的感觉能力,因此英语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好习惯。我校英语课题组紧扣教材,逐个梳理语音知识并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组织材料让学生进行诵读,夯实了学生的语音知识。

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指通过对课文语言材料的反复诵读逐渐形成语感。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背诵一些课本常用对话,可以让他们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中熟练掌握英语。对话的主要功能是要求学生在读准语音语调的基础上,从英语基本材料的感性认识出发逐步上升到英语语言材料的理性认识,渐渐形成因英语学习而产生的固有语感,像电影画面一样锁定在学生的头脑中,使之在以后学英语的过程中遇到类似的情景时可以立即将已有语感展现在自己的思维中,从而达到从文字到语音乃至语意的升华,最终实现对语言内容深层意义的理解掌握。

多层评价,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花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坚持每节课课前朗读或背诵3分钟左右。每次抽取2-3个学生进行诵读,由学生给出恰当的评价,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读书的自觉性,而且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评价他人的方法,使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自己也能严格按要求去完成任务,达到自我激励的学习效果。课余的时间,我们抓住有限的空闲机会,每天有目的的抽取几个学生和我们面对面地交流,适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得到老师正确的辅导,及时赶上大家。在教学中,我们还注意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引导学生的诵读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养成,如在家庭作业的布置过程中,借助家长的力量进行诵读态度的评价,在完成课外作业的同时,促进了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了综合几方面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我们还借鉴了档案袋管理模式。即建立学生朗读发展档案,收藏每个学生具有代表性的朗读成果,如朗读录音作业、朗读竞赛获奖情况、朗读发展评价表等,以督促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朗读方法和朗读成果,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开展诵读评比。经过一段时间后,课题组制订出台了英语诵读“星级学生”评比细则,建立了诵读评价体系。分别由英语教师和教导处组织对学生进行英语诵读考核,根据评比结果,分别授予“朗读星”、“背诵星”、“诵读星”称号,在各班教室里布置了专栏,“我获得了什么星、我有几颗星”等等成为了学生课余时间交流的主要话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夯实了学生的语音知识。朗读方面问题的解决,或者说良好习惯的养成,除了认知指导、训练强化外,更需要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心智。而对小学生而言,评价是影响学生的重要教学行为。合理、恰当的评价方式不仅会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还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情感。

发现不足,即时纠正。在训练学生诵读习惯的时候,发现有的学生朗读节奏过慢、拖沓,一字一字顿着读;有的学生发音不到位、无停顿,听起来是混着读,把该发的音吞掉,模糊过去。学生在朗读时“生涩、不流畅”;背诵过程中,反复回词、回句,语不连贯。学生在朗读中存在“无重音和语调”的现象,他们在朗读课文时,缺少正确的语音语调,没有重音和停顿,听起来很平淡。上面三项可以说出朗读问题的外部表现,而漫不经心则是其内在成因。动嘴而不动脑,平时读就会慢而混;等到背诵时,就会涩而回,平而无味。良好的诵读习惯的养成,一要防微杜渐,二要对症下药。

总之,通过引导学生学好语音,锻炼语调,培养语感,发现英语语言的美。在诵读过程中,我们要运用多层评价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通过有效的诵读指导,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在诵读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并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积极构建校园英语文化。通过诵读技巧的指导,在实际交际中逐步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得体、流畅;积极创设交流平台,围绕话题进行多维有效的对话,加深理解与体验,提高诵读质量。注重诵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并进行英语交际的基本礼仪的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内外活动中积极用英语与同学交流与沟通,抓住用英语交际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