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稻城亚丁之旅(4)——康定情歌木格措
标签:
川西康定木格措康定情歌2020旅游 |
2020年10月12日上午

景区门口的“康定情歌”曲词石刻。网上资料显示,《康定情歌》是上个世纪30年代诞生于康定的一首民歌,40年代中期,就读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校的福建学生吴文季收集到此歌,转交声乐老师伍正谦和作曲系老师江定仙,配好伴奏后将原名《跑马溜溜的山上》改名为《康定情歌》,原唱喻宜萱。

木格措野人湖边的游船码头

整个湖面被雾气笼罩着,无法开船,等了一段时间。

整个景区里,这两个纸人是与康定情歌唯一搭上点联系的。

在图示位置上坐船过湖,去了红海草原。然后回到这位置,步行沿着杜鹃峡谷下山。

能见度达到这个状态,可以开船了。

看到对岸了,这就是红海草原。失望之余还留着幻想,万一后面的风景更好呢?人总是怀着梦想的,特别是旅游中。

走到离码头最远的距离,船工开始叫喊回去了。如果不搭上这艘,一旦停航,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




春天的杜鹃峡两岸开满五色缤纷的杜鹃花,据说这里的杜鹃花是花树,许多花树高达十几米。

“红石滩”,是步行才能看见的自然景观,红石好像是川西独有的,独特的景观。

说明牌上写着,这层红色的东西,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温度、湿度、光照都有关,一旦搬到其他地方,就变成黑色而死亡。究竟是植物还是微生物,至今讲不清楚。有种说法是橙藻,只能生长存活在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下。




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在藏区说这句话总是最得体的,这和在拉萨是一样的。
夜宿磨西古镇,一早坐车去康定县的木格措,这是今天游览的主要景区。在藏语中,措就是湖,并且是指高原湖泊。木格措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县,属横断山脉的大雪山支脉的一部分,湖水是雪山的雪水融化汇成的,汉名叫野人海。来到景区门口,才知道这里还有一个名称,叫康定情歌风景区,全称“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至于野人出没的地方和那首著名的情歌有什么瓜葛,至今没弄清楚。从景区大门到海拔3700米的海子湖面,要坐半小时的电瓶车。这个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方圆有四平方公里,水深超过70米,大雾中,我们跨越两岸,可视野也就是五百米。
和昨天在海螺沟一样,天气仍然很不理想,云遮雾盖的,尤其是湖面上,能见度不足百米。湖边的一段沙滩,号称黄金海岸。高原的湖边有类似海滩的金色沙滩,倒也罕见。黄金海岸长一百多米,宽八十多米,水边几块朽木一架秋千,没什么可看的。周围有些藏民摊贩在卖牦牛肉和野蜂蜜,牦牛肉漆黑梆硬,表面有些芝麻,要价80元一斤,蜂蜜成红色的固体状,不敢吃的东西干脆没问。逛一圈回来,湖面的雾气似乎散去一些,导游推荐66元买张票过去看一下吧,对岸是著名的红海草原,风景美着呢。怀着满腔的憧憬过去转了一圈,确实有些低矮的红色草类植物,在寒风中索索发抖,但这草不成其为原,至于红海,根本没见到。船工拼命地喊着,快回来快回来,湖上又起大雾了。赶紧坐这最后一班船返回,湖面又停航了。
和海螺沟一样,最期待的最高海拔的景区索然无味。坐电瓶车回到瑶池,沿着杜鹃峡往山下走,倒是别有野趣。一路上叮叮咚咚的山水伴随,或奔腾汹涌,或缓缓流过。穿过红石滩,看见长松萝,跨过三叠瀑,手抚转经筒,一直走到药池沸泉上大路,总算不虚此行。在电瓶车开往出口的途中,经过七色海,坐在车上拍两张照片,懒得下车了。
从海螺沟到木格措,也是从泸定到康定。

景区门口的“康定情歌”曲词石刻。网上资料显示,《康定情歌》是上个世纪30年代诞生于康定的一首民歌,40年代中期,就读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校的福建学生吴文季收集到此歌,转交声乐老师伍正谦和作曲系老师江定仙,配好伴奏后将原名《跑马溜溜的山上》改名为《康定情歌》,原唱喻宜萱。

木格措野人湖边的游船码头

整个湖面被雾气笼罩着,无法开船,等了一段时间。

整个景区里,这两个纸人是与康定情歌唯一搭上点联系的。

在图示位置上坐船过湖,去了红海草原。然后回到这位置,步行沿着杜鹃峡谷下山。

能见度达到这个状态,可以开船了。

看到对岸了,这就是红海草原。失望之余还留着幻想,万一后面的风景更好呢?人总是怀着梦想的,特别是旅游中。

走到离码头最远的距离,船工开始叫喊回去了。如果不搭上这艘,一旦停航,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

不坐车,从瑶池开始徒步往山下走,是完全正确的。否则,这康定情歌木格措不知看些什么。


杜鹃峡上接野人海,下连七色海,峡谷全长8公里,峡谷中溪涧奔流。走了5公里后,在药池沸泉出来,海拔从3700米降到3500米。

春天的杜鹃峡两岸开满五色缤纷的杜鹃花,据说这里的杜鹃花是花树,许多花树高达十几米。

“红石滩”,是步行才能看见的自然景观,红石好像是川西独有的,独特的景观。

说明牌上写着,这层红色的东西,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温度、湿度、光照都有关,一旦搬到其他地方,就变成黑色而死亡。究竟是植物还是微生物,至今讲不清楚。有种说法是橙藻,只能生长存活在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下。
远看像是涂了红漆

在杜鹃峡谷中行走,会穿过一片珍贵的松萝区域。这种像垂丝一样的生物,学名叫松萝,又叫女萝、龙须草、云雾草……,它是寄生在树上的,本身无根,它不是植物,属于藻类,是与真菌一样的地衣,属地衣门,松萝科。

松萝生长于深山里的阴暗潮湿树林中,喜欢附生在针叶树的树枝上。松萝对生长环境的空气质量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大气被污染,它在短时间内迅速灭绝。所以有“大气监测仪”的称呼。


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在藏区说这句话总是最得体的,这和在拉萨是一样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