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标签:
南昌路思南路淮海路复兴公园旅游 |
分类: 2016年 |
南昌路47号为上海科学会堂的主楼一号楼,为一幢建于民国6年的混凝土木框架结构的法国古典式两层花园楼房,拥有约6000平方米的花园。
南昌路47号门的一号楼现在是上海科协的办公楼,不让进去拍照。但是旁边的57号门可以进国际会议厅和思南楼。两门之间的53号林风眠故居没开放,林风眠1952年起在这里居住25年,文革中被关押四年多直至1972年释放,作为广东梅县老乡,1977年在叶剑英协助下获准移居香港。

法式建筑的一号楼外墙面装饰

1926年竣工的一号楼原为法国学堂、法童学校。楼的南边就是法式的复兴公园。
这里作为红色摇篮只有1年,1931年春,大同幼稚园从江宁路44号(已拆除)搬到这里,1932年3月,一名保育员外出办事后突然失踪。为安全起见,大同幼稚园撤离。

走到大同幼稚园旧址,南昌路拐了一个反S形的弯,就到头了。沿着重庆南路右转弯,在与雁荡路锐角交接处,进复兴公园东门。
听说思南路上靠近南昌路有一家叫“阿娘”的面馆,百度上专门介绍,号称“上海最好吃的面”,平时“人山人海”。今天来兜一圈,有部分原因是想尝尝他家的面。下午3点,没什么人。

据说这家最好的面是“黄鱼面”,25元一碗,墙上的菜单特别标注是“招牌面”。进来的食客都是要这个,那我也要这一碗。端上来一看,面条上面铺着几块小猫鱼的碎块,赶紧拍照,然后非常小心地用筷子将鱼块夹出来吃掉,生怕碎成细末沉入汤水再也捞不出来,面的味道一般,汤就是酱油汤,唯一的感觉是没有鱼骨头。出门的时候自己安慰自己,人家把鱼刺都拔干净也不容易,对吧。

从思南路到淮海路,历来高大上的淮海路冷冷清清。走过“光明邨”,中秋节前被炒的网红网红的鲜肉月饼,现在无人问津。镜头里的几位是看其他东西的。

25元的黄鱼面没吃饱,当即4元5再来一只鲜肉月饼,三口两口下去,肚子饱了,没吃出什么超群的味道。沿着淮海路一直走到黄陂南路地铁站,一阵惊喜,这里有一个赏玩拍照的好去处,真是没想到。
(资料来自网络)
后一篇:淮海中路的K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