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2016-11-09 17:45:48)
标签:

南昌路

思南路

淮海路

复兴公园

旅游

分类: 2016年
      从地铁一号线陕西南路站出来,沿着南昌路向东,一直走到重庆南路。夹道蔽日的梧桐树,透着艺术气息的路边小店,幽静中带着几分懒散。
      南昌路包括租界时代的陶而斐司路和环龙路。陶而斐司路为今南昌路东端重庆南路与雁荡路之间的一小段,1902年法租界公董局越界修筑,最初的名称为军官路,1920年以法国军官陶而斐司改名为陶而斐司路。环龙路为今雁荡路以西的南昌路大部分路段,1912年法租界公董局越界修筑,以在上海飞行表演时坠死在跑马厅的法国飞行员环龙命名。1914年,陶而斐司路和环龙路都被划入上海法租界。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将2条路统一以江西省会南昌改名为南昌路。南昌路沿路为住宅区,著名建筑有上海别墅、科学会堂,路南侧是复兴公园。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悬铃木梧桐树蔽天盖日的南昌路,跨黄浦区和徐汇区,东起重庆南路,西至襄阳南路。全长1690米,宽14米到15米。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南昌路47号为上海科学会堂的主楼一号楼,为一幢建于民国6年的混凝土木框架结构的法国古典式两层花园楼房,拥有约6000平方米的花园。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南昌路47号门的一号楼现在是上海科协的办公楼,不让进去拍照。但是旁边的57号门可以进国际会议厅和思南楼。两门之间的53号林风眠故居没开放,林风眠1952年起在这里居住25年,文革中被关押四年多直至1972年释放,作为广东梅县老乡,1977年在叶剑英协助下获准移居香港。
      南昌路上曾经住过陈独秀、陈其美、毛泽东、杨虎城、杨杏佛、郭沫若、廖仲恺、赵丹和叶露茜、徐志摩和陆小曼、傅雷、巴金、林风眠、应云卫、白杨等等等还有许多名人。
      南昌路110弄25号2楼亭子间是江青和唐纳(1935~1937年)的旧居。江青1935年3月进上海电影公司改名蓝苹,9月与唐纳同居,1936年4月与唐纳结婚,6月到天津找俞启威,1937年6月与章泯同居。1937年7月赴延安,1938年11月与毛泽东结婚。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法式建筑的一号楼外墙面装饰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1926年竣工的一号楼原为法国学堂、法童学校。楼的南边就是法式的复兴公园。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南昌路走到重庆南路附近,小洋房48号是原大同幼稚园的旧址,号称红色摇篮。
      大同幼稚园的负责人董健吾公开身份是圣彼得堡的主持牧师。蔡和森的女儿蔡转、恽代英的儿子恽希仲、澎湃的儿子彭阿森、李立三的两个女儿李力和李竞等一些烈士遗孤或党的领导人的子女先后被接到这里。毛泽东的3个儿子——岸英、岸青、岸龙,也曾在这里生活过。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这里作为红色摇篮只有1年,1931年春,大同幼稚园从江宁路44号(已拆除)搬到这里,1932年3月,一名保育员外出办事后突然失踪。为安全起见,大同幼稚园撤离。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走到大同幼稚园旧址,南昌路拐了一个反S形的弯,就到头了。沿着重庆南路右转弯,在与雁荡路锐角交接处,进复兴公园东门。
      复兴公园位于上海雁荡路105号,东邻重庆南路,南临复兴中路,西近思南路,北与科学会堂等为界。复兴公园是上海唯一一座保留法国古典式风格的园林。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复兴公园东门进去就是大草坪,法式的凉亭在大草坪的一角,是复兴公园的标志性建筑。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绕过大草坪是喷水池,远处是马恩塑像。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喷水池广场一角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1983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165周年纪念日奠基,1985年8月5日恩格斯逝世90周年揭幕。几位退休的在导师的注视下甩扑克。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走过遮荫长廊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穿过月季园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离开月季园,从复兴公园的西门出来是皋兰路的尽头。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由皋兰路转思南路,在香山路口看见孙中山故居,进去要买票,没兴趣。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听说思南路上靠近南昌路有一家叫“阿娘”的面馆,百度上专门介绍,号称“上海最好吃的面”,平时“人山人海”。今天来兜一圈,有部分原因是想尝尝他家的面。下午3点,没什么人。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据说这家最好的面是“黄鱼面”,25元一碗,墙上的菜单特别标注是“招牌面”。进来的食客都是要这个,那我也要这一碗。端上来一看,面条上面铺着几块小猫鱼的碎块,赶紧拍照,然后非常小心地用筷子将鱼块夹出来吃掉,生怕碎成细末沉入汤水再也捞不出来,面的味道一般,汤就是酱油汤,唯一的感觉是没有鱼骨头。出门的时候自己安慰自己,人家把鱼刺都拔干净也不容易,对吧。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从思南路到淮海路,历来高大上的淮海路冷冷清清。走过“光明邨”,中秋节前被炒的网红网红的鲜肉月饼,现在无人问津。镜头里的几位是看其他东西的。

南昌路—复兴公园—思南路—淮海路—黄陂南路
25元的黄鱼面没吃饱,当即4元5再来一只鲜肉月饼,三口两口下去,肚子饱了,没吃出什么超群的味道。沿着淮海路一直走到黄陂南路地铁站,一阵惊喜,这里有一个赏玩拍照的好去处,真是没想到。
(资料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