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2015-10-07 13:52:42)
标签:

上海自然博物馆

互动设备

学习设备

分类: 2015年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安装设置了大量的游客观察学习体验的设备设施,设备安装的位置、高低、使用的便捷程度,很适合儿童和学生,可以说老少咸宜,值得点赞。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生命的长河,生物的起源,一台新颖的多媒体设备,播放着视听资料。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分布各处的小型触摸屏,提供游客所需要的资料。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我操作一下,快速、灵敏、资料详细,设备维护良好。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淡水触摸池,水里本放着活体小生物,可惜,死光光。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海水触摸池,已经被封闭,估计基本死光光,不死也扒层皮。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展馆中走着走着,就会看见电影放映间,随走随看,进出自由,有宽银幕的,也有巨幕的,还有环幕的。这是一处环幕电影,讲述生命在32亿年前从海洋中诞生的故事。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化石模型在圆盘内随便放着,游客会尝试着拿起来,试探着放在显示器旁边的感应区,操作正确,屏幕就会放映出故事,游客也会有小小的成功感,特别是儿童。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转动圆台,将某一个头骨化石置于CT扫描的神秘蓝光下,显示器上就会出现古头骨的视频资料。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热衷于此的都是孩子,玩骷髅,也没了惧怕恐惧感。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三台互动设备,墙上又是一块银幕,在放映电影“古人类走出非洲”。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桌面圆盘显示器和墙面环幕电影是同步的,正在讲述长江口的变迁,崇明岛的形成。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巨大的海洋生物图景,构图细腻,色彩艳丽,不舍离去。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自博馆著名的“角墙”,下面是互动设备,建议游客去摸一摸动物的角。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这些角是请游客摸的,很喜欢中间的大犀牛角。看见最左面的鹿角,记得家里也有一只一模一样的,那是当年从黑龙江兵团带回来的狍子角。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卡尔·冯·林奈,瑞典博物学家,创立现代动植物分类法。他建立了动植物命名的双名法,首先提出界、门、纲、目、科、属、种的物种分类法,至今被人们采用。
      林奈的最大功绩是把前人的全部动植物知识系统化,摒弃了人为的按时间顺序的分类法,选择了自然分类方法。他创造性地提出双名命名法,包括了8800多个种,可以说达到了“无所不包”的程度,被人们成为万有分类法,这一伟大成就使林奈成为18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在林奈以前,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命名法则,各国学者都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命名植物,致使植物学研究困难重重。其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命名上出现的同物异名、异物同名的混乱现象;二是植物学名冗长;三是语言、文字上的隔阂。林奈依雄蕊和雌蕊的类型、大小、数量及相互排列等特征,将植物分为24纲、116目、1000多个属和10 000多个种。纲(class)、目(order)、属(genus)、种(species)的分类概念是林奈的首创。林奈用拉丁文定植物学名,统一了术语,促进了交流。他采用双名制命名法,即植物的常用名由两部分组成,前者为属名,要求用名词;后者为种名,要求用形容词。例如,银杏树学名为GINKGO BILOBA L.,GIKGO是属名,是名词;biloba是种名,是形容词;第三个字母,则是定名者姓氏的缩写,L为林奈(linne)的缩写。结合命名,林奈规定学名必须简化,以12个字为限,这就使资料清楚,便于整理,有利于交流。林奈的植物分类方法和双名制被各国生物学家所接受,植物王国的混乱局面也因此被他调理得井然有序。他的工作促进了植物学的发展,林奈是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林奈实验室的整整一面墙,是鸟类分类树。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林奈实验室,脊椎动物的分类。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林奈实验室里,按鸟的嘴进行分类的演示。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林奈实验室,各种生物的分类演示。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林奈实验室,蜂巢是怎么建设起来的。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林奈实验室,动物的发声与乐器发声的对比,按感应区,有相应的声音出现。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林奈实验室的模拟显微镜,将各种标本的玻片放在镜下,从显示器观看。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又是一台互动学习设备,来不及玩了。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B2层专门的探索中心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模拟的化石挖掘现场,没进去。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各种探究学习的装置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7)——互动学习设备
学习探究地球内部的装置,统统来不及去玩,等下次吧。
各位看官,如果希望孩子像屠呦呦一样拿个诺奖,不妨多去去这种场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七篇参观博文到此结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