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力:一个离家的孩子 |
胡力在海南举行歌友会 沈岩 摄 胡力,一匹来自北方、纵横华夏的“乐坛黑马”。胡力的音乐,代表了当下华语歌坛一种崭新的音乐走向。5月18日,胡力带着他的经典力作《离家的孩子》、《狐狸爱上熊》来琼开歌友会,在海口胡力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1994年,一首由陈星演唱的浸透游子思乡情绪的《离家的孩子》传唱大江南北,早已成为那个时代的印记。10年后,又是一首写尽都市男女真切情感的《亲爱的不要离开我》获得好潮如评,网络点击率位居榜首,成就了当红“彩铃王子”刘嘉亮。这些经典之作的词曲都是出自“幕后制作人”胡力之手。2004年,一直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胡力,带着至爱亲人的心愿,从幕后走向前台,推出个人专辑《 胡力音乐同志I》、《胡力音乐同志II》,2005年又推出个人专辑《给我一个不伤心的理由》。 胡力作为原唱创作乐坛的领军唱作人,不同于其他流行歌手的之处在于,他就像传说中的那种荆棘鸟,把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眼里含着泪脸上却带着微笑,用他的生命在歌唱。他的歌里没有半点矫情、没有半点虚假、没有半点做作,每一个音符跳动的都是生命的律动,每一首曲子后面都是一段让人辛酸的真实故事。 当年让无数离家人产生共鸣的《离家的孩子》一炮走红,满街热唱。谈到这首歌,胡力却是心酸不已,这首歌正是自己那时落魄的一种真实写照。1994年,胡力离开东北老家来到珠海,一个人住在海边的房子里。听起来似乎是很浪漫很诗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胡力很实诚地说:“其实那时候心里的苦是难以言表的,我一度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只好到旁边的小卖店求老板赊给我一些食物来充饥。”那一年的一个月圆之夜,农历的某月十五,也正好是胡力的生日。胡力一个人拿着赊来的一瓶啤酒、一碟花生米,独坐在海边,那样的情景与其说是凄凉,还不如说是凄惨,他就在沙滩上随手划着后来成为《离家的孩子》歌词:“月儿圆呀月儿圆,月儿圆呀又过了一年,不是这孩子我心中无挂牵,异乡的生活实在是难。”5年后偶然的一天,胡力在自己工作的唱片公司跟歌手陈星碰面了,这首旧作一下就打动了陈星,胡力当时二话没说就把这首歌让了出来。结果,《离家的孩子》一炮走红。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在某一个寂寞的夜里,在某一个角落里,忽然听见胡力的歌常常让人有些心痛不已。胡力对记者说,我的歌是不是太让人难过了?有时候我自己听着也会哭,因为这些歌里都是我自己的经历,每一首歌里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唱起来,或者是坐在钢琴边作曲,我往往都不能控制自己,想起当时的情景,便忍不住失声痛哭。 前些年来,一直沉默、一直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胡力,2004年把自己也“嫁了一把”,在诸多音乐人的努力和雅恒文化的诚心感召下,胡力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以音乐唱作人的身份走上前台,推出首张个人原创大碟———《胡力的歌》,那时也刚好是胡力而立之年的生日。十年磨一剑,这是对胡力全新大碟《狐狸爱上熊》最准确的描述,十年间,胡力从传世名作《离家的孩子》一路走来,相继推出了《爱上你这样的女人》、《别让我走》、《风飞花》、《雪又在飞》等知名作品,直到全程制作2005年网络最红的专辑刘嘉亮《亲爱的不要离开我》。作为一个音乐人,胡力始终把自己的创作定位在反映人生真实状态上。胡力说:我今天走到前台来,也不是一时兴起,赶最近流行乐坛的“唱作风”,而是积蓄已久的情感的爆发,那些切肤的体验,那些入骨的感受,使我用蘸满血和泪的音符,记录下大世界大社会中一些令人为之扼腕慨叹的事件。他说,近几年来,中国连连发生矿难,死亡人数一次比一次触目惊心;而国外,更有印尼海啸和地震等天灾人祸,所有这一切,都像铁锤一样撞击着我的心,所以我决心为那些活在世上等爱的人们写歌,作为对那些死去的遇难者的一个祭奠与缅怀。我想用音乐来提醒社会告诉人们,中国不要带血的经济。 |
后一篇:痴狂歌迷献花被“熊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