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坞茶乡行

(2021-06-13 19:48:01)

杭州是我国著名的茶都,而龙井村和龙井茶则是茶都桂冠上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也许龙井村的名头过于响亮,连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已经知天命的杭州人也不知道龙井茶中的七成居然产于龙坞!这是我来到龙坞看了介绍后才知道的,真可谓孤陋寡闻。

我出小区大门向右转即是留泗路,开车路过茶镇步行街一一九街,再过三五公里即到龙坞。绕城高速经过龙坞地段。龙坞之北为杭徽高速,之南为之江大桥,连转塘,西接富阳东坞山,北面为留下。龙坞离市中心仅十五公里,与之江度假区相连。

龙坞三面环山。钱江流水似玉带流经诸山后向东流去。午潮山、小和山、青龙山是诸山中出名的山峰,而大清谷、白龙潭和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又是龙坞中名声在外的景点,还有杭州现存保存较好的龙坞古道,系当年钱缪贩卖私盐的必经之路。

龙坞以茶得名则早于龙井。龙井茶因清代皇帝喜欢而声名鹊起,龙坞产茶则有1200年历史了,史称万担茶乡,产茶历史可谓悠久。

这里的地质和地形适合茶树生长而不适种植水稻。茶树喜阴,湿度以80-90度为佳,土壤含水量则以70-80为好;多云雾,温差大日照短,坡度小于30度以1500米以下的山峰为好,茶树还喜酸性土壤,红土黄土沙壤均可;温度以夜间10度以上,白天20-28最好。这茶树种植要求简直就是为杭州定身制作的。

如果四月初你来此地游览,在山坡上层层递进的茶树丛中你可以见到穿着彩色服装的采茶女。这里漫山遍野一眼望去尽是茶树,树随山势,层层叠叠爬坡升高。茶农们对茶树精耕细作,株株排列得十分整洁有序,有点儿像日本静冈县,不同的是我们是人工采摘,日本则是机器收集叶子。

当你站在西山森林徒步登山路线之始的大茶壶边上的石牌坊大门口时,前面左边右方都是一览无边的绿色,低短的是茶树,高大的为我不知名的乔木,远山如黛,蓝天白云晴空,天地空旷,游客稀少,景色十分清幽,空谷回音,仿佛提示此地可观可游可思。

在这里请你放慢些脚步,整理拾缀好心情,尽可以抒发幽古之情。

大清谷内葬着为清未奇冤出大力的帝师、光禄大夫夏同善;白岩山脚下安葬着出资救助杨乃武的商界巨擘胡雪岩;龙坞还有杭州市郊唯一的一条天然瀑布白龙潭,有小和山龙门村的宋代名寺金莲禅寺(为市郊四大名寺:灵隐寺、东岳庙和法华寺);此地还有巾帼英雄梁红玉抗金的石关,方腊打杭州的点将台,和午潮山顶的午潮井。

相传子午时分井内清泉如涌,声如轻雷,村民们汲水在子午时刻之前。若过子午时分泉水则隐循,故此山被称为午潮山。

美丽的传说,秀丽的风景,厚重的历史,刀光剑影古战场,钱缪卖私盐行走的古道,......

著名作家郁达夫造访过白龙潭,写有散文《龙门小路》,描绘过瀑布飞溅,悬空白练,飞珠溅晶的情景。他还在《龙门山题壁》一诗中写道:

天外银河一道斜,

四山飞瀑尽唱蛙。

明朝我欲扶桑去,

可许矶边泛钓槎?

听说龙坞还建有西湖龙井茶博物馆。反正这里离家近,我以后多来几次将上述诸多景点一一造访踏遍,累了可在这里路边的农家乐品茗用歺,山间清风可除暑气,让白云载我神思,鸟瞰龙坞诸山诸水,尽可以乘着想像的翅膀会一会山神、古迹、白水、绿山,听一听女侠、吴越王国奠基英雄的心曲从而写出篇篇华章。

龙坞茶乡行

龙坞茶乡行

龙坞茶乡行

龙坞茶乡行

龙坞茶乡行

龙坞茶乡行

龙坞茶乡行

龙坞茶乡行

龙坞茶乡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往事寻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