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在旅途(原创) |
进入八卦田遗址我很吃惊地发现白云庵居然在这里面。具体方位是从大门入内沿朝左方向的小经往前走去约七八分钟经过一个厕所后马上就可以见到寺庙特有的黄色建筑。
白云寺不大,寺门紧闭,看布告是因疫而关闭。寺顶上高高飘着一面红旗。
我知道白云寺是清未民初杭州乃至浙江反清的一个革命起源地和根据地,是一处辛亥革命的胜地。
我忙举起了手中的手机拍摄了几张照片。
看起来寺不大,道路也十分狭窄,右边是环绕着八卦田的水糸。
来的真不费功夫,我心里暗自窃喜。
白云庵原先为宋代名园"翠芳园"。清雍正年间汪献珍加以修葺,改名"慈云",并加之亭榭。
1757年乾隆皇帝南巡赐名"漪园",并书"香云法雨"匾额。
后来又改名为白云庵,并在咸丰年间(1851-1861)毁于兵火。光绪年间(1875-1908年)杭州著名藏书家丁松生重建,增加了一些从古典诗词中取的名句作为楹联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又在庵中塑一尊月下老人像,配联为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一时间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旺盛。
寺庙主持为得山和尚及徒弟意周,也同情反清革命,一时间志士仁人徐锡麟、秋瑾、陶成章均在此寺商谈反清。陈英士、戴季陶、黄郛、蔡元培、章太炎、王金发、褚辅成等也来过。
民国后孙中山也来赠"明禅达义",纪念隐居海宁古刹的得山和尚。
抗战时寺中掩护游击队员遂为日军发现,意周逃跑,白云寺为日军焚毁。
后来我一对地址,发现白云寺为雷锋塔之西,现西子国宾馆(汪庄)内,地名和位置不符。
此白云寺非彼白云寺,那么此寺有何来历呢?
一查杭州居然有三处叫白云庵的寺庙,第三处暂且不详,第二处即是此座落在八卦田内。
这个白云庵建于民国八年,是由一个在上海作了几十年保姆的安徽女子买入一亩四分地所建。又在民国十九年、三十六年扩建,由善园尼师管理。1952年由妙道(俗名周玉影),原籍绍兴,据说是总理的远房堂姑接管。她受戒于五台山塔院寺。平时开荒种地自食其力,1999年归道山。
现由一个从五台山来的师傅接管,寺内供奉着送子观音、大悲观音、韦驮菩提和弥勒菩萨像。寺名取自一庵深锁白云中。
小时候我在学校宿舍里洗衣服时邻居戴慧伦老师告诉我说,学问学问就在边学边问之中。
今天偶然发现白云庵,又弄明白两个白云庵的不同之处。我希望我能找到第三个白云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