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步西兴

(2021-02-14 01:15:35)

著名诗人苏东坡诗曰:

青山断处塔层层,

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

为传钟鼓到西兴。

今天年初二下午见阳光很好,就动了念头再去一次西兴古镇。我工作时单位在三桥边上,三桥也有人叫西兴大桥,这桥名我也糊涂不明,当然更不知道西兴这地名了。现在想想固然有无知的因素,更加严重的是对西兴这个古镇缺乏宣传,要知道我从十岁读报到六十岁退休,天天不落下,寡闻太甚。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五世纪开始直到公元七世纪才完工。这世界上最大的人工运河沟道了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流经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和浙江八省市。而连接京杭大运河的浙东大运河西起西兴永兴闸,东入宁波三江口,唐以后至镇海。浙东运河是沟通江海的通道和内河航运与外海连系的交通枢纽,它西起萧山西兴,跨曹娥江、过绍兴城河、东至宁波甬江入海口,长约239公里,始建于春秋时期。而西兴正处在两大运河之间的连接点上。

掀起书本你会发现西兴的历史大名鼎鼎,源远流长。

西兴历史约2500余年,而杭州则约2200余年。西兴是古代越囯去吴国在钱塘江上主要的古渡口。据说西施赴吴也是在西兴整装待诏的。而越囯大臣范蠡在西兴渡口建造越国关防,渡口建设城堡一一固陵,"言可据此固守,谓之固陵,今之西陵也"。

西晋永康年间,会稽内使贺循从会稽开凿运河至西兴;唐开元天宝年间又在此设有驿站;五代未吴越武肃王改西陵为西兴。南宋定都杭州,漕运、贸易大增,西兴成了南来北往货物运输集散中心,通江入海的必经之路。西兴从拒吴重镇一变而为货物中转集散之地,这是一次华丽的转身。

从西晋以后政府在此一年可收上百万税钱。由此可见,这里运输繁忙,货物繁多,百舸聚拢,士民络绎,万商云集,人来客往,这种繁华景象一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据说当年有七十二家半过塘行,半家为经营季节性的鳝鱼,其他大致分工为过客人和禽蛋的八家,过茶叶烟叶丝绸的四家,过牛羊猪鱼秧的十二家,过酱酒六家,棉、丝绸锻七家,过百货二十八家,过建筑材料的三家,其他二家,过银元一家。每家是一个老板,两三个伙计;也有客人挑好工人和船只,双方到过塘行签字画押,过塘行給予工人和船东作保,双方皆大欢喜,过塘行收取一些中介服务费。

过塘行这名字还是乾隆皇帝取的,他曾两次微服出巡,从杭州至海宁,因愤慨时人欺负船工、脚夫,故改名为过塘行又替劳工发牌。

旧时镇上有乾隆皇帝的御碑,今天只能在往日的地图里一賭芳名,而在现时介绍文字不见踪影。今天一位坐在和尚桥上的老人对我说,当时万岁爷立碑免萧山三年税赋,看起来亲民不是传说。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开办邮政于是驿站大减,因西兴位于水陆交通要冲,驿站直到宣统三年(1911年)才告撤销。而西兴直到上世纪1926年萧绍公路开通后才逐渐败落,加之1931年杭江铁路(江边码头至诸几),1937年钱江大桥,同年还有萧绍铁路(萧山至曹娥)当然也有钱塘江江位北移的因素,至此漫长岁月的水路运输彻底歇火了,过塘行这一古老的行业走进了历史的深处,留在当地人的口口相传中。

漫步西兴

漫步西兴

漫步西兴

漫步西兴

漫步西兴

漫步西兴

漫步西兴

漫步西兴

漫步西兴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而西兴是一个典型的因水而兴又因路兴而倒的例子,同样的例子近的有塘栖古镇,远的有江苏杨州,都是因水运没落而衰败。

在我看来如今的西兴古镇只能算是西兴古街,运河两岸都是两层的清未民初徽式民居,有钱人家后门设有河埠头,当然也有公用的河埠头。民居建筑基本上都是前店后居,或是下店上居。

我上次去只走了北岸,老人告诉我北岸的运河填掉了一些,以前路没有这么宽。今去仔细观察屋子桥,见南面桥基有一两米,北边则没有了,由于可知老人的话不假。

今天专门走了南岸的街道。街面仍是旧时格局,路宽两米,对面人家鸡犬可闻。西兴古街被新式大街分为三段,我从最西的铁岭关走到最东的和尚桥,见到了西兴驿的遗址和至今矗立的六根石柱,上面尚有文字但己漫漶不清。

走在古街上可以想见当年李白、苏轼、白居易、贺知章、查慎行等著名诗人行走在此,或宿于驿站或宿于旅店,把潮涌、关楼、驿站写入诗篇,将西兴永远铭刻于历史的画卷中。

西兴也曾受屈辱,1943年日军撤退运走古钟,日军坦克压过了和尚桥的桥面。屋子桥上旧时有亭子,永兴闸边上的小城隍庙的遗址上四周今天有一圈蜡烛;永兴闸的闸槽仍在,这闸建于1587年,据说这是小闸,附近还有一个大闸,己湮。旧时船舱里放货,舱上载人,西兴聚集有船夫、挑夫、脚夫、轿夫、纤夫、马夫、牛夫上千人,河边的房子都是用作旅店、饭店、茶馆和仓库,因过往行人夜晚出行各用灯笼照明,所以西兴灯笼当时名震遐尔。

春秋战国时代建造的军事重镇固城,后来的铁陵关,历朝历代均有修葺居然在1966年被拆除,今天遗址上方都是民居,已见不到遗址规模大小,只有一截不到一米的石柱在诉说往日的岁月风云,再仔细一瞧露出地表约十公分的古石墙基还在今天的新墙基下面。2500年的浙东第一要隘,宁绍台之襟喉居然成此模样不禁令人感叹不已。我问了一位88岁的当地老人,他说铁陵关大小像杭州旧时的鼓楼模样,我在想如果雄关矗立至今西兴或许还可以有门票收入呢?

我仔细查看了旧时的西兴地图,下面这些建筑只能在文字中找到:

钟楼、潮神庙、宁济寺、龙图庙、慧济寺、永兴庙、古城隍庙、石碑亭、牌坊、西陵驿、刘侯祠、去思碑、六眼井、回心庵、戴家庵、孙家庵、清凉庵、傅全香戏班、蒋家庵、财神庙、福音堂、戴家祠堂、观音殿、资福寺、盐课司、西陵道院、大小城隍庙、宁绍会馆、轮船埠、日船埠、纤道和石碑坊群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盐课司和驿站这两个政府部门,说明西兴一带产海盐和居于交通要冲的地位。

我们可以从这些旧地名想象旧日西兴的规模和繁荣,而今天老街上找不到一家咖啡馆、茶馆、歺馆和商店,无法留住人气和供游客小憩,也沒有一点当地产品,在旅游开发上与塘栖古镇、安昌古镇相比相距何止十万八千里?悠久

漫步西兴

漫步西兴

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单薄苍白的现状对比令人嘘唏不已。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思索着西兴古镇怎么才能向其他古镇学习和提高使之更加完美如初

漫步西兴

漫步西兴

漫步西兴

漫步西兴

漫步西兴

漫步西兴

漫步西兴

漫步西兴

漫步西兴

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当爷爷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