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镇 西栅亦昌冶坊 叙昌酱园

(2010-04-14 12:19:39)
标签:

原创摄影

乌镇

西栅

亦昌冶坊

叙昌酱园

旅游

图片

思梅

杂谈

    由于西栅地域位置的独特和优越,因此,早在明代嘉靖年间,就有许多外地商户来到乌镇开张营业,当时有一位湖州的铁匠沈济,带着一身熟练的冶炼技术来乌镇开坊经营,这也是乌镇冶业的开始,在当时它是浙西北唯一的一家,所以生意特别兴旺。在明清时期,依靠京杭大运河的通达,坐落在乌镇西栅的这个有460多年历史的亦昌冶坊,就被朝廷定为专门冶炼进贡朝廷“膳具”的“官家冶坊”。照片上的这口铸于同治五年(1866年)的天下第一锅,据说当时正是沈氏家族冶炼业的鼎盛时期,而且是成为朝廷贡锅称号100周年的庆典时,沈家人为了展示自家冶炼技术和他的经济实力,就冶炼这口“天下第一锅”。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

 

叙昌酱园

    乌镇叙昌酱园清咸丰九年(1859年),镇人陶叙昌创立了以自己名字为号的叙昌酱园,此为乌镇有历史记载以来的最早的酱园。叙昌酱园前店后坊,自产自销。创立之初,主要经营豆瓣酱、酱油、酱菜等。所产酱品行销嘉、湖等地区。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三年间(1861年—1864年),太平军与清军鏖战于乌镇,刚创建不久的叙昌酱园毁于战火。陶叙昌心力交瘁,撇下二个尚未成年的儿子撒手西归。同治九年(1870年),时年21岁的长子陶顺洲及18岁的次子陶云山又在原作坊址恢复祖业,产品商标取名“双桃”(陶)牌,寓意陶家兄弟合作。两兄弟苦心经营,勤俭治店,不几年营业红火,立复旧观。叙昌酱园至第三代时发展到了鼎盛,民国八年(1919年)顺洲之子陶衡夫买下西栅费公昌酱园开业,时称“西复昌”,云山之长子志诚,三子侃如至北栅烧酒行,称“北复昌”,次子清澄留守总部老坊店。这一时期,镇上又陆续成立了沈利昌、黄万丰、德泰等多家酱园,但无论就产销量,还是品质,陶家在乌镇同行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1938年,日军进犯乌镇,大肆放火抢劫,陶家损失惨重,卖去部分田产后惨淡经营度日。时衡夫之子17岁的陶家振中学毕业后进入“西复昌”拜师学徒。他是后来陶家酱园第四代继承人。解放后,陶家作坊经历了“私私大联营”、“公私合营”及“地方国营”等一系列社会变革,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一路艰辛走来,但其原有的风格与品质却始终如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