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北京什刹海:恭王府

标签:
游北京什刹海恭王府游记 |
(2019年1月4日)
刚从桂林过新年回来,又来什刹海。前两次游了“前三海”、醇王府、广化寺、火神庙、烟袋斜街等处。这次游恭王府和郭沫若故居。
今天,北京好冷。夫人随我一出门,便知冷而退,我只好独自前往。
恭王府位于什刹海西南角。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初为大学士和珅私邸。同治初年为恭亲王奕府邸。这两位都是重权在握,显赫一时的人物,便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之说。从各方面讲,皇城内曾有过的上百座王府,没有那座可以与恭王府媲美。
恭王府分两部分,前为府邸,后为花园,中间由后罩楼分隔。府邸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个四合院组成。一进王府,那辉煌气势令人赞叹。先沿中路走,穿过两道院落到王府主殿——银銮殿,是举行重大仪式和庆典的地方。那气派仅次于故宫金銮殿。
再分别走东路和西路的院落参观。东路最著名的多福轩,是恭亲王会见中外政要,处理军国大事的地方。这座殿堂雄伟肃穆,看点很多。内有咸丰皇帝题的“多福轩”,有慈禧太后题的“同德延禧”,还有皇帝御笔的多方“福、寿”匾牌。
西路最辉煌的建筑是锡晋斋。这是和珅仿造故宫宁寿宫,用名贵的金丝楠木装饰的两层仙楼,高大气派,极是奢华。也是当年嘉庆皇帝赐死和珅的罪状之一。恭亲王在这里珍藏古玩字画。
参观三路院落后,到了后罩楼。这座160米长,有九十九间半房间的的二层楼,漂亮别致。恭王府著称的“三绝一宝”,后罩楼就是三绝之一。这座楼将王府府邸和后花园分隔。
来到幽深秀丽的后花园,那座仿西洋建筑的汉白玉拱门分外醒目。这门又称西洋门,也是王府三绝之一。王府花园銜水环山,古树参天,曲廊亭榭,富丽天然,实为中国园林建筑之典范。
花园中的大戏楼,位于邀月台东部。其声学设计独特,没有任何电子扩音设备,观众却能从各方向听清台上声音。此为恭王府第三绝。
看过“三绝”,找到“一宝”。在花园叠翠岩小山密云洞,藏着一块“福”字碑,是康熙御笔为祖母孝庄太后题写的“天下第一福”。我摸着这福字碑,纳闷着:这紫禁城镇城之宝,怎么被和珅藏在这里呀。
恭王府很大,各种展览也多,可游性强。我饶有兴致地游了二个半小时。民国后,恭王府就被很多政府机构和百姓占着,直到2008年才全面清理开放。我很赞同国家这样做,也期待什刹海的醇王府也能清理后对人民开放。
离开恭王府,前往郭沫若故居。这里清代是和珅的一座花园,后为恭亲王府草料场和马厩。1963年郭沫若居住在此15年至去世,现作为故居开放。可惜呀,如同醇王府花园的宋庆龄故居一样,郭沫若故居也在整修内部,暂停开放。我只得结束游玩,打道回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