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拜访云居寺

标签:
房山云居寺北塔舍利石经 |
分类: 自驾游记 |
初冬拜访云居寺
美好秋日转瞬逝去,寂寥冬日开始了。趁着天还不太冷,偕夫人京郊出游两日。计划先去上方山,因为那是我们相恋后爬过的第一座山,想找找青年时代的感觉。可惜来到山脚下,满目碎石,由于夏日那场山洪破坏,景区已封闭,说是到明年也开不了,我们只好转道前往 16公里外的云居寺。
云居寺可是个有名的寺院,这个寺院作为世界上保存石刻经版最多的寺庙入选“北京旅游世界之最”。云居寺是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珍藏着石经、纸经、木版经号称“三绝”。“石刻佛教大藏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605年),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镌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这样大规模刊刻,历史这样长久,确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堪与文明寰宇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北京的敦煌”、“世界之最”。
驾车翻山越岭到了云居寺,顿时眼前豁亮。寺院依山而建,前面一条清流,走过汉白玉的拱桥,云居寺展现眼前。初冬时节,山野一派苍凉,寺院的殿宇宝塔却甚是醒目。没有山门,第一道殿是天王殿,大肚弥勒佛笑迎香客,两边四大天王威武伫立。过了天王殿是云居寺牌坊,1942年日本人的炮火摧毁了老牌坊,90年代新修的牌坊更精彩。我们越过牌坊,沿寺庙中路依次拜访了毗卢殿、释迦殿、药师殿、弥陀殿、大悲殿。每个殿内供奉的佛主与其他寺庙相近,庙看多了,没有多少新鲜,主要是图个心情,就像我们,每到寺庙,心情便虔诚起来,崇敬又崇拜,心儿在此刻似乎找到了家,平静而祥和。
在云居寺中轴殿堂北侧,我们拜访了北塔。这北塔30米高,下部为楼阁式,中间空,有磴道可登;上部是覆钵形,有相轮和宝塔。塔的四面各建有一座三米多高的小唐塔。往北还有三公塔,是寺院在清朝三个主持的墓塔。这些塔保存的很好,真是难得啊。我们在大悲寺还看了佛祖舍利,心里最纳闷,怎么我们凡人死后就烧不出舍利啊。
我们在寺院游览了两个多小时,感觉很好。天下寺院大同小异,各有特色。云居寺的特色是佛教三绝的石经、纸经、木版的经书。古人是那样的虔诚,那经书抄写的工整俊秀,尤其刻写在石头上,真是精湛。用舌血写经书,更是感动,让人知道信仰的力量有多大,这正是我们现代人最缺乏的品格呀。还有那千年古塔,其建筑形式在中国现存古塔中极具特色。再就是令世人瞩目的佛祖舍利。1981年11月27日在云居寺石经山雷音洞发掘赤色肉舍利两颗,是世界上唯一珍藏在洞窟内而不是供奉在塔内的舍利,与中国北京八大处的佛牙、陕西西安法门寺的佛指,并称为“海内三宝”。
游览了云居寺,意犹未尽,还想去游附近的石经山,看看那些建于隋朝的山洞石刻佛经和古塔,遗憾的是石经山不对外开放。
出了寺院,已是中午12点。我和夫人在车上吃了点心,查查地图,决定往西再走十几公里到张坊,那里有宋元年间的地下古战道值得一看。
1、本来计划爬上方山,我和夫人30多年前初恋时爬过的第一座山。可惜来到上方山脚下,满目碎石,由于夏日那场山洪破坏,景区已封闭,我们只好转道前往16公里外的云居寺
2、云居寺依山而建,前面一条清流,一座美丽的汉白玉拱桥。初冬时节的山野一派苍凉,寺院的殿宇宝塔却甚是醒目。夫人很是喜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