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两个彝族孩子
标签:
资助贫困彝族孩子助学情感 |
分类: 难忘经历 |
我和两个彝族孩子
前几天回在外地的老单位,打开我在那里的办公室,在桌上寄给我的一摞信件中,发现了两个彝族孩子的来信。一晃有一年多没有收到孩子们的来信了,心里还真惦念。当我拆开信,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复印件映入我的眼帘,哇!我资助的那个男孩考上大学了,好让我惊喜啊。说实话,从他们读初一开始资助时,我并没有指望他们能上大学。孩子们在那样困难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下,能够多受些教育,成为有知识的人就是我的愿望。
我仔细读着孩子们的信,男孩的信落款时间去年8月1日,女孩是9月12日,云南师宗县妇联代寄的信封邮戳上是10月15日。而我大约有两个多月没来办公室,这信也就耽搁了。
这两个90年出生的彝族孩子的家在云南师宗县的贫困山区里,今年都已21岁,算是青年人了。6年前,我是通过助学网,在那些带着稚气的可爱照片中,选中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资助他们读书。现在,他们一定长的让我认不出来了。两个孩子的家庭都很困难,的确无力供他们上学,如果没人资助,他们就只有辍学。以后的每年里,我都能收到孩子们的来信和寄来的助学费收据。每次信中,他们都向我诉说家庭的困境、学校的学习和对我的感激之情。
人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这两个孩子身上我体会到了,他们小小的年龄,就开始吃苦耐劳,为家里分担忧愁,学会生活节俭,知道刻苦努力。对比同他们一样年龄的城里孩子,差距可谓天壤之别。说心里话,我很可怜这些贫困孩子,同样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这些孩子为什么要受苦,中国发展这么快,为什么还要让他们读不起书,社会对穷人太不公平了。我们平日里司空见惯的政府部门那些奢华和浪费的钱,是足够解决全国的贫困孩子上学的费用。光想靠民众的资助,根本解决不了贫困孩子受教育的问题。
男孩这次给我写信时,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没收到,他还不知道自己考上大学,因此有些悲观,告诉我高考成绩不大理想,他父母很失望,他也怕我伤心,自己很不好意思,准备再复读一年,希望我继续资助他。感谢上天,终于眷顾了这个孩子,我真为他高兴呀。
女孩在信中回避了高考的话题,告诉我她在读高三,很紧张很累,我估计她是在复读,她一再向我表示努力学习的决心。她写道:“我心里明白,在这最后的一年,努力不一定会取得成功,但是,成功却需要的是我的努力,我现在眼前是一片漆黑,只有一盏灯,那盏灯必须等待着我去点燃,那就是高考那盏灯。”明年,不管这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我都祝贺她,因为她真正努力过。
六年来,我没有给孩子们写过回信,也不知做的对不对。我怕写信增加孩子们的压力,不想让孩子们感恩或歉疚,只要他们成人就好。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应是我们国家的真正国策,个人尽点微薄之力帮帮贫困孩子,理应是份内之事。中华民族自古讲求积德行善,资助穷孩子,我也是积了德,受了益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