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攀爬野长城长峪城镇边城横岭黄楼洼高楼南口战役旅游 |
分类: 长城纪行 |

长城纪行:(五)访边关古城,登黄楼洼高楼
我们这支由博友组成的长城小分队,自5月上旬穿越石峡关和陈家堡长城后,一直在准备攀登北京地区最高的长城敌楼——黄楼洼高楼。 6月29日上午8点,我们冒着炎热兴冲冲出发了。洛桑驾车拉着龙王,在前面引路,我和影子小弟随后。出了楼林车海的北京城,走六环,在军庄出口驶上京拉公路。进山区了,顿觉清凉。
我们在雁翅转入210省道,再进入415县道,10点左右接近长峪城,同路边等候的白音胡舒会合。见到新队员白音胡舒,我们真高兴,他是我们的大哥,还是长城行家呢。虽然第一次见面,却是一见如故。不过,这次行动最令我们遗憾的是,在路上因故没能参加。但龙王后裔的女儿来了:一条叫“花花”的漂亮雪橇犬,平添了许多乐趣。
接下来是白音大哥驾着他的途安在前面带路,我们奔向长峪城。在明代,京西北有著名的边关三城:长峪城、镇边城和白羊城,它们依托长城,互为犄角,形成整体防线,卫戍北京的西北边境。看长城,当然也要看古城。
到了长峪城,当年的壁垒森严的兵营已经是长峪城村了。外敌攻不破的城堡,已经被百姓拆的面目全非,村里的建筑随处可见长城砖。几座古老残破的城门楼还在,还有几段残墙,两边山上,可见长城的身影。我们游荡在村中,寻找那些仅存不多的老房子。村里还有一座永兴寺,几棵古松。想当年,明军在这里抵御蒙古骑兵和八旗劲旅,国军在这里阻击日寇,这古城不知留下多少故事呢。
出了长峪城,我们又来到了相距不远的镇边城。这里的景象与长峪城很接近,也是个大村庄了。我们在镇边城吃过午饭,驱车到横岭村。横岭原来也是个边关城堡,村子两边都有残城,山上也见长城,这是边关三城后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从村东边的土路开进山里,途径坊安峪小村,便环山而上,大约3公里后,我们来到海拔1200米的北京与河北界碑处泊车,沿着山间小路步行向黄楼洼高楼进发。
这里的景象太美了,青山如黛,绿野如茵,一片片碧翠的高山草甸,那些不知名的野花在绽放,空气中弥漫着芳香,那青树正开着满枝的白花,香气浓郁。我们在草丛中深一脚,浅一脚,拍照着美丽的花儿。行进中不时走进遮阳蔽日的林间小道,好个清爽。还有那黑皮桦树林,更是荫凉。
我们走了一个半小时,看见了一座小小的石碑,上刻着“迟来的丰碑”,这是昌平百姓自发为南口战役捐躯的国军立的碑,碑后方200米就是著名的黄楼洼高楼。我们哥儿五个,站在碑前默立致哀,以表对这些牺牲将士的崇敬之情。
来到高楼前,这已是残破的敌楼依然威严,遍体的弹痕向我们展示着当年战争的惨烈。我们登上海拔1438米的高楼,迎着呼呼的山岚远眺。到处是延绵的青山,长城盘桓在连绵的绿色山峦上,东南通向陈家堡、八达岭长城,向西北连接大营盘长城,气势磅礴的景象看的人荡气回肠。想到72年前,在高楼下这山野峰谷间,国军7集团军4师19团的一个营在这里坚守,同日军展开殊死血战。敌人使用了大炮、飞机和毒气弹,全营官兵几乎全部战死在这里,令人震撼啊。青山埋忠骨,这里遍野开放着小黄花,好似在祭奠这些民族的英灵。
今天的旅程相对轻松,我们的车开到山上1200米海拔处,到高楼徒步往返的十几公里也是缓坡,且山色秀丽,让人一路陶醉。还有那小美女“花花”,很是风情,一路调笑,而且对洛桑独有情钟。5个多小时后,夕阳西下,我们也下山了。驱车8公里,来到坊口村的农家院,已是晚上7点。吃着可口的农家饭,喝起70度的琅琊台,我们的快乐溢满心间。白音大哥说“爬城就要爬最高的楼,喝酒就要喝最烈的酒。”醇烈的烈酒,醇厚的友谊,燃起了我们的男人激情,欢快地笑闹到深夜,长城又一次带给我们好心情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