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贪

标签:
做人寡欲戒除贪欲杂谈 |
分类: 情感随笔 |

不要太贪
晨读伊索寓言,“乌龟学飞”的故事令我感慨。讲的是有只乌龟,一面在海边懒洋洋地晒太阳,一面向海鸥诉苦,说没有谁来教它飞翔。这时,恰巧一只老鹰飞来,听了它的话,便问乌龟,如果带它飞到空中,肯给什么报酬。乌龟说,我愿给你海里的一切财富。老鹰说:那我就教你飞翔吧。老鹰将乌龟抓起直飞上天,突然将爪子一松,乌龟就从高空跌到地上的一块石头上,将壳摔的粉碎,乌龟在临死时叹道:“这是报应啊,我太贪心了,在地上行动已经很困难了,为什么还想在天上飞呢?”作为乌龟,能在海中游,能在地上爬,已是不错了,但他却不满足,偏偏生出了想在天上飞的贪心,结果摔个粉身碎骨,白白送了性命。这个故事对那些不知满足,过于贪心的人是个警示。
人人都有欲望,七情六欲,是正常心理。欲望本身并不是个坏东西,有了欲望,人才有奋斗目标,生活才有盼头。关键的是你的欲望要合乎实际,要量力而行,要适可而止。这样做了,你的人生才能不断有收获,不断得到满足和幸福。如果欲望膨胀,那就成贪欲了,人就容易失去理智,像那只乌龟一样,不自量力,盲目行事,甚至铤而走险。贪欲如同恶性肿瘤,一天天在膨胀,带来的是痛苦,最后也许会要命的。作家刘心武讲的好:“不要指望,麻雀会飞的很高。高处的天空,那是鹰的领地。麻雀如果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它照样会过的很幸福!”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要给自己定好位。
以前有个故事讲,齐国有个人对金子很贪婪,穿着漂亮衣服来到金店,将大把金子塞进自己的口袋就要离开。立即被人抓住。有人问他:“众目睽睽之下,你竟敢偷金子?”那个齐国人回答:“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见金不见人的事还真有,一旦贪起来,眼中就只有钱了。那些奸商,怀着贪欲之心,为赚钱可以不择手段,丧尽天良。那些贪官,生出贪欲,自然会腐败,不知廉耻地干起贪赃枉法的事来,结果很有可能会落个声败名裂的可悲下场。平民百姓,有了贪欲之心,那就不是良民了,就会想着法子损人利己,占小便宜,人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情感,众叛亲离,难以得到真正的幸福了。
那年我游览曲阜的孔府,在衍圣公子孙们居住的院子,看到有一影壁,上面画的是一头叫贪(犭贪)的怪兽。它头似龙,口如狮,身似麒麟,蹄如马,张牙五爪,昂首挺胸,身上布满火焰,周围散落着被啃噬的金银珠宝。它已拥有这么多财宝仍不满足,还想去吃太阳,结果被太阳活活烧死。孔府先人立此壁画,意在告诫后代,无论为官为商,都要戒贪欲,万事有度,不可过也不可不及,掌握好分寸,适可而止,要顺其自然,做到平静无极,功成名就而身退。
做人是要戒贪的,想想伊索寓言中乌龟的故事,想想孔府里“贪”的故事,想想我们眼见耳闻的那些因贪欲而导致可悲下场的人,这贪就非戒不可了。戒贪很难啊,现实有太多的诱惑,太多的攀比,自身又有太多的想法,太多的追求。人心最难满足,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像古人说的“骑着骡驴找骏马,身居宰相望王侯。”要把自己那原本不安分的心平静下来,学着清心寡欲,学着知足常乐,真得经过苦心磨练啊。
我很喜欢这几句话:““不争,元气不伤;不畏,慧灼闪光。不怒,百神和畅;不忧,心地清凉。不求,不卑不亢;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不贪,便是富贵,仔细思考,很有哲理啊。还是恪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千万不可为所欲为的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