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往事

标签:
回忆抗击非典健康 |
分类: 难忘经历 |
说起那场可怕的“非典”,已是六年前的事了,正在淡出我们的记忆。近期世界上爆发“猪流感”,再次引起了我们对传染病的关注。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我清楚,人类同传染病的斗争永远不会止息,抗击“非典”的往事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当年中国石油的唯一“非典”疫情,有父子两人患“非典”,并且死亡1例,就发生在我工作的油田,我也有幸参与防控工作。记得那是03年5月2日,下午4点接到来自位于河北廊坊矿区第一医院的报告,发现两例可疑“非典”病人,我火速带领专家组于晚上6点赶到当地。听取了医院方面的汇报,会同专家查看了病人和病历后,确立了“非典”的诊断,同时安排对病人的隔离治疗。
由于这两个病人在入院前,曾接触过很多人,“非典”随时可能扩散,形成爆发,情况异常严峻,防控工作刻不容缓。我立即在当地“抗击非典领导小组”的配合下,组织了全方位的“非典”防控工作。
晚饭是顾不上吃了。马上召开当地五个单位的科以上干部大会,我通报了矿区“非典”疫情,宣布全矿区进入紧急状态,开展全方位的“非典”防控,并进行了具体部署。一场紧张有序的抗击“非典”战斗打响了。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小区内灯火通明,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小区广播和闭路电视一遍遍播放排查接触者和防控非典的通知。医疗和防疫人员穿上隔离服,一部分人入户做流行病学调查,一部分人在灯光球场进行接触者登记筛查。这项工作持续到半夜1点,共查出密切接触者88人,其中有医务人员37人。间接接触者155人。
夜12点,我来到非典父子初次就诊的社区医院,该院的50多名医务人员在院子里等候下一步工作安排,我一声令下:医院封闭,其中的37名密切接触过非典病人的医务人员,全部进医院内隔离。那位院长当时就流下了眼泪,因为还有好些工作等着去做,这一隔离14天,他可没兵可用了。
还有50多名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连夜将一座五层公寓楼的60多名单身职工和30户家属安排到宾馆,腾出整个大楼做隔离场所。由于时间紧,职工家属如同逃难,只能带些日常用品。后半夜2点清空大楼,进行隔断和消毒,早8点以前,所有密切接触者全部入住隔离。其速度之快,令我惊讶。尤其那些职工家属,家具物品不能带走,损失很大,但他们没有任何犹豫和怨言,这种顾全大局的风格令我感动。
同两个病人密切接触过的10名亲属,单独隔离在一个二层小楼上。其中有个18岁的女孩子,那年要高考,请求我不要隔离她,这种时候怎能心软,我当然没有答应。家属区病人住的两个单元被封闭,作家庭隔离。当我看到从楼上窗子里向我投来的那一双双无奈而惶恐的眼睛,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为了不让疫情扩散,怎么做都不为过呀。
整个矿区有三万多人口,面积很大,按我的要求实行封闭管理。人员和车辆出入小区发放通行证,外来人员严加盘查登记。文体活动和会议停止,所有公共场所停业,包括饭店,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被隔离人员和家庭由专人负责生活用品供应。矿区内开展爱国卫生活动,保证清洁卫生。统一购入预防性中药,连同口罩发给每家每户。我又连夜从外地调来3吨消毒液,安排十几个消毒队,每天对整个地区重点部位进行消毒。我还每天在电视上通报疫情和宣讲“非典”防治知识。
在那些紧张的日子了,我的工作很辛苦,刚到那两天,连续50多个小时没有睡觉。每天要听汇报,协调防控工作,还要跑现场督导,进隔离区看望被隔离者,每天都忙碌到半夜。由于上上下下的努力,尽管死了1个“非典”病人,疫情并没有扩散,达到了理想的工作效果。
在廊坊的第7天,油田总部所有地又发现了疑似病人,我被紧急召回,处理新的疫情。回来当天,还在油田总部的“非典”防控领导小组扩大会上做了工作汇报。谁想到回来的第二天,我自己却发烧了。严格地讲,我来自疫区,接触过病人,这一发烧,应该高度怀疑“非典”,并应立即隔离。如果我是“非典”,那可是个大传染源,上至油田大多数领导,下至矿区各单位,包括许多家医院和疾控中心的领导,都是我的密切接触者,少说有上百人,都必须隔离啊,那对油田生产和非典防控工作的影响就太大了。我倒不怕死,怕的是由于我患“非典”将造成的严重后果,一时处于极大的心里矛盾中。我不敢声张,不敢就医,暗暗祈求上天保佑我,戴上口罩,防止传给别人,继续工作。万幸啊,两天后,我的体温正常了,一场虚惊过去了。
人的经历就是财富啊。在我的从医生涯中,经历过很多象“抗击非典”那样让我难以忘怀而又引以为豪的往事。想起这些往事,就觉得自己的人生充实而有味道,还多少有些精彩呀。
(各位博友,明天是母亲节,问候你们的母亲们节日快乐!我明天驾车带我的父母和岳母,三个80岁老人去山东的威海、蓬莱、长岛旅行,尽尽孝道。暂别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