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自驾春之旅:(五)西递探访
(2009-04-12 16:27:23)
标签:
江南自驾旅行西递旅游 |
分类: 江南游记 |
江南自驾春之旅:(五)西递探访
上午11点钟,我们恋恋不舍地告别宏村,驾车10公里到黟县县城吃午饭,吃的可口而便宜。从县城到西递8公里,沿途景致优美,我们忍不住几次停下车来拍照。穿过一道山谷,西递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西递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有950年历史了。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串村而过,村前一溏池水。西递的风格就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因而该村也素有“桃花源里人家”的美誉。
进了西递,第一个迎接我们的是村头空地上那座西递牌坊,也叫胡文光牌坊。这是西递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明万历六年,有400多年历史,采用的青色大理石,上面满是徽派特色的浮雕、透雕和园雕图案,庄重、典雅而又雄伟。
胡文光何许人也?胡家在西递是大姓,胡家原本姓李,是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姓为胡,聚居西递繁衍生息,渐渐发达。到明清年间,胡家又成气候,一些后人求学入仕,一些人弃儒从商。这胡文光就官居二品,任明代荆藩首相,为显赫家族立了此牌坊。那些胡家徽商发迹后,不忘祖宗,大兴土木建设家园,这西递便有了今日壮观的徽派风格建筑群。
一进村,就有免费导游引路前行。带我们的导游小姑娘热情可爱,领着我们依次参观了敬爱堂、东园、西园、大夫第、尚德堂老式房屋,一路耐心地给我们讲解。西递也是同宏村一起,因保留完好的特色古村落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街巷两旁的古建筑淡雅古朴,落错有致。进了那些老房子,室内的门罩、天井、漏窗、房梁、屏风、家具等等,都在无声地展示着精心的设计和精美的雕刻手艺。由于刚刚参观了宏村,已经看了不少徽派风格的建筑,就觉得这里的景致不那么新鲜了,街道和房屋的格局、结构、式样,以及雕刻手技大同小异,也就有些兴趣索然了。西递没有宏村的特有水系,自然比宏村少了许多风景。
西递的建筑最让人瞩目的主要是村口那座胡文光牌坊,再就是村中的敬爱堂。敬爱堂是西递最大的家族祠堂,有1800平米,门前飞檐高翘,很是气派。这里是西递人祭拜祖先,教育后代,举行各种宗教活动的场所,被誉为西递民俗展览馆。
西递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浓郁的书香气,自古文风昌盛,历代讲求教育,重视对子弟的培养。因而这小村子考出了许多的朝廷官员,也成就了不少知名的徽商。在游览中,在许多人家中欣赏到得楹联,饱含读书做人的道理,让人感知胡家的祖训家风,句句有益,耐人咀嚼,令人醒悟。
西递只有300多户人家,比宏村小的多,我们转了一个多小时,就参观完了。感觉这里也不错,但不如宏村好。如果先参观西递,而后再游览宏村,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不过,西递的文化最是让人感怀,一些学者称西递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这一点不假。好些楹联我非常喜欢,如“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世事让三分天空海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这些联子告诉我们付出辛苦才有快乐,吃了亏才能占到便宜。处人处事要忍让包容,才能荫及子孙。家族长久兴旺靠的是行善积德,用心读书啊。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警示后人,这是在西递参观的精神收获啊。
出西递村,时间是下午2点多,我们决定直奔江西婺源,去看“中国最美的乡村”。“识途马”教授的车在前面开路,我在后面紧随。为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教授没有选择高速,领着我奔驰在220国道上,再转307省道进江西。一路上时而盘山,时而穿峡,时而又入平坝,伴着我们的是葱郁的密林,青翠的竹海,美丽的田园,映日盛开的山杜鹃和油菜花,如同穿行在画中。我们就是这样享受着美景,完成了200多公里路程,走进了魅力无限的婺源。
(下篇:江南自驾春之旅六:婺源踏春)
(博友“急脾气的老虎”喜欢楹联,送上几幅西递的联子分享。)
忠孝持家远,读书处世长
藏精明于浑厚,养刚大以和平
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女必读书
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
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
积德不倾择友不败,读书不贱守田不饥
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世事让三分天空海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
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禄惜福,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
华雨香云净土尘界忽感忽知总虚远,丽日赤烟文海政事若即若离便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