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攀登游览抱犊寨 |
分类: 旅行游记 |

登 上 抱 犊 寨
我驻足在山脚下,凝望着那片苍茫的大山。已是上午九点了,整个的山体还弥漫着一片轻轻的薄雾,给山罩上神秘的面纱。眼前的那座最高的峰顶,就是抱犊寨。一条蜿蜒的山路,盘坦而上,零零落落的人影在山道上蚁动着。山根下一条索道,横空直上,直插山顶,缆车首尾相顾在缓缓运行。
对抱犊寨,我并不陌生,四年前曾来过一次,至尽仍往事依依。今日故地重游,山依旧,景依旧,人却又老成了几岁,内心颇有感触。记得那次是乘缆车上山,步行下山的。今天吗,不应重复老路,我选择了相反的做法,加入了登山者的行列。抬眼望,抱犊寨离我那样高远,心中不免隐隐有些畏惧,这路途肯定轻松不了啊。
初起步的路是平缓的漫坡,我随着同去的友人,有说有笑地轻松的走着。这无疑是个良好的开端,但我明白,登山之初都是这样,吃力在中程,吃苦在后程,真正的快乐是登上顶峰。
脚下的路越来越陡,疲乏的感觉悄悄袭来。晨雾已经散尽,盛夏的太阳露出了火红的脸庞,热辣辣地烘烤着我们,汗珠开始从额头沁出。路还很遥远,我们才走不到三分之一,就已经出现了吃力的感觉。同行的人们喘息着,前后左右已听不到说笑声,登山者的精力已经转移到脚下,沿途开始不断出现席地而坐的休息者。大家采用的方式接近,走走停停,适时休息来孕积力量,整个的行进速度放慢了。我也明显感到累了,心中涌出了一股惆怅,怎么这么快就累了,莫不是真的未老先衰了。
后三分之一的路程是接近顶峰的一段,也是十分险要的路段,山体峻峭,绝壁如斧劈刀切般,一条石阶盘旋而上,陡峭极了,雕梁画柱的雄伟山门牌坊就在头顶。此时,我真正理解了“抱犊寨”这名称的来历。这样的山路,牛是断然上不去的,古来在山上犁地的耕牛,只能在还是小牛犊的时候由人抱上去,这是牛上山的唯一选择。也是此时,我已经感到体力不支了,呼吸急促、满头热汗,登山的情致早已消失。回顾前后左右,人们都在困难的攀爬着,还没见有人因为累而打退堂鼓。行百里者半九十,看来每个登山者都懂得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我当然没有后退的想法,也在一步一喘地坚持着,已经没有心思观看山景,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要尽快的登上去,前进一步就离山顶近一步。别指望任何外来援助,登山的乐趣是用辛苦换来的。
我终于登上了山顶。在山门的平台处,聚集着许多刚刚到达的人们,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欢快和自豪的表情,同攀登时的那个辛苦相判若两人,这就是登山者的快乐,这就是登山辛苦所应得到的补偿。我迎着清爽的山风向山下眺望,那一条崎岖逶迤的山路象一条带子,曲折迂回地盘绕于山间又渐渐伸向山脚下,路竟是那样远,两个小时时间,我竟走了这么长的路,我有些惊讶。在刚才我走过的那条路上,还有那数不清的蠕动的人流,速度是那样慢,但只要不停步,他们就一定会来到顶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就是行者的宝典。
周围是太行山脉的一座座的山峰,它们比抱犊寨矮些,形态各异,多是石头山,植被很差,散落着一些矮小的树木,草儿也很是稀疏。一想到以前登过的那些葱郁的山,我便为这里山的贫瘠而遗憾。站的高,看的远,山下的燕赵大地尽收眼底,远处一望无垠的华北大平原,落落错错的村庄,田野葱葱郁郁。好开阔的视野,好开阔的心情啊,让我又一次感到大自然的博浩和个人的渺小。事业、家庭,得得失失的那些日常事,一股脑地抛到了脑后,心中一时好清爽,好脱俗啊。
诗人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其实大多时候,无限风光在峰外,而不在险峰本身。站在高险之处,满眼的开阔,才可领略视野中那瑰丽风光。登上抱犊寨,你却可以领略另一番的山寨风光。有谁会想到,在这峭岩之巅,却会有一马平川的600亩地。在天山和长白山你可以欣赏高山出平湖的奇观,在这里你能观赏到绝顶有平川的美丽。虽然这里的山多是岩石,植被稀少,而惟独抱犊寨的山顶上树木浓郁、芳草盈壮、鲜花盛开,楼堂亭阁富丽堂皇,真正一座空中花园。沿山峰边筑起了一圈城墙,人们可在城上环行一圈,眺望山寨和山外风景。
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是中国的民谚。其实上山也不易,下山本应比上山轻松,只是由于上山消耗了体力,下山才觉得难的。我已经没有精力再步行下山,随着大多数人,我坐上了客运索道,两个小时的上山路,只有七分钟便回到山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