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全职妈妈早教沟通能力 |
分类: 成长教育 |
那天带青青在儿童乐园玩蹦蹦床,有个大约五六岁的女孩横冲直撞的,我在一边提醒她小心碰到别的孩子,可她根本不理,最后还是撞倒了青青。小孩不仅不理睬,还理直气壮地说:“谁让她这么小站不稳了?”噎得我说不出话来。她妈妈说她一句她大声顶两句,最后她妈妈也不再追究了,对我说:“孩子小不会说话。”
虽说童言无忌,但在孩子学说话的重要时期,父母还是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沟通方式。也常听到有的孩子对父母说话大喊大叫,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父母的负强化。父母一旦在大喊大叫之下妥协,孩子会认为那是达到目的最有效的办法,屡试成功就会成为习惯性行为。
我从青青咿呀学语开始就注意她的表达方式,但也只是告诉她那样说话很难听,妈妈不喜欢,并告诉她应该怎样说,平时也比较注意和她的交流方式,尽可能做到平等对话,有效沟通,相信对她的沟通能力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有一天买了哈密瓜给青青吃,青青是第一次吃这种水果,不停地说:“好甜!好甜!”,显然很喜欢。但眼看着我连连吃了两块,她看上去有点着急,对我说:“妈妈不要吃啦,都快吃完啦!青青还要吃呢。”我说:“你爱吃哈密瓜是不是啊?可是妈妈也爱吃呀,当然要多吃点啦,谁让你不快点吃呢?!”为了养成她进食的好习惯,平时吃东西我都不等她,也不会让着她,让她懂得家里的东西都是公平竞争,共同享用,谁都没有特权。
青青加快了速度,看我又吃了两块,又瞧瞧水果盘,显然更着急了,但还是耐心地劝我说:“妈妈已经吃饱了,不能再吃了,不然肚子会痛的(都是平时我劝她的话!)。妈妈快去看电脑吧!”边说边把我推出厨房,然后两腿叉开挡在门口。
此时,如果再坚持,孩子必然失去耐性发脾气,我只有乖乖离开,不然以后她嘴馋时我怎么去阻止呢?
有时她看电视时间长了,我想打断她一会儿,分散她的注意力,有事没事和她说话或给她东西吃。但如果遇上她特别喜欢的动画片,那无论怎样都无法动摇她那双紧盯着屏幕的小眼睛的。这时往往看上去很烦,但一般还是忍着,会说:“妈妈,你去干活吧。(如果我不想陪她时也会以干活为借口,学以致用啊!)”如果我还是厚着脸皮不走,她便再加一句:“妈妈,你去干活吧,我想自己呆一会儿。”
让你明白她有点烦你,但又不会直接说出来。说话讲艺术啊!此时我也只能是听从,不然以后怎么让宝宝尊重自己呢?
宝宝对自己不熟悉的人说话也很有分寸。那天远在湖北的奶奶打电话过来,老公把手机递给青青让她和奶奶说两句,奶奶说话嗓门比较大又操着浓重的湖北口音,青青显然不太适应,叫了声奶奶接着就说:“还是让爸爸打吧!”然后急忙把手机还给了老公。转过身小声对我说:“奶奶说话不好听!”
原来如此啊!即使不想听奶奶说话,也还是找了一个借口,不伤奶奶的面子。老公赶忙在电话里让奶奶以后说话小点声尽量用普通话,我看了一眼小家伙,脸上又露出了她一贯有的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