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是我自我反省的时候,看到很多学琴的孩子从开始的快乐,到最后的厌恶学琴,从女儿学古筝之初,我就暗暗下决心,要让孩子爱上弹琴,最起码不能厌恶。但是愿望是好的,做起来也真是不太容易。
不过自己的孩子还是自己最熟悉,在女儿学琴这一年多的时间,我还是想了不少办法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不让她厌烦。最近更是成功化解了一场练琴危机,感到颇为得意呢,与大家分享一下。
事情这样的,到了练琴时间了,刚坐到琴凳上弹了一首曲子,就嚷嚷着手疼,不想弹了,而且还说:“你看你都不会弹琴,总是让我弹,你不弹琴,怎么知道弹琴的辛苦呢?”我想想孩子说的也有道理,也是因为曲子比较长,古筝有左右的按音,孩子的手指也确实会比较疼。就忍住了发火,改成了表扬。
我这么表扬的:“筝筝你知道吗,你刚才弹得特别好,妈妈知道你手疼是因为按音累的,但是你还记得吗,咱们看过孔子以前练习古琴是怎么做的?”
筝筝立马回答我:“我想起来了,是不停的练习,结果双手都练出血了,看着好可怕啊”,说着做出一副害怕的样子来,呵呵。
“是啊,你还记得啊,你的记性真好。孔子拜师学谈古琴,为了能够领会曲子的意境不停的练习,结果双手都磨出血了,也还坚持练习,最后终于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在他后来遇到困难的时候,也都是很镇定的弹琴,你还记得他们周游列国的时候被困在山上,没有吃的,没有喝的,孔子就是靠弹琴坚定他们的意志的。你好好学琴,以后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可以从中找到灵感的。妈妈觉得啊,你在手都这么疼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弹完了,而且还弹得这么好,说明你和孔子一样,都是能成就大智慧的人。”说着对她竖起了大拇指,“你想想啊,你现在读孔子学过的书,而且咱们比孔子幸福,还能读孔子去世之后的书,这些书是孔子都没读过的,而且弹琴也在像孔子学习,如果你现在很累了,那妈妈理解你,你休息一下手腕,咱们在接着弹吧,妈妈最喜欢听你弹琴了,连对门的阿姨昨天看到我,都表扬你最近弹琴更棒了,还说她家的小妹妹都很喜欢听呢。”
听了我的表扬,筝筝也忘记手疼的事情了,高兴的说:“真的吗,那个小妹妹也能听到啊,那我得好好弹了”说完又弹起来,而且真的比刚才弹得都好。很快两首复习的曲子各弹了三遍,又弹了几遍新学习的曲子,很快结束了今天的弹琴,用时才20分钟,比以前提前了10分钟完成任务。和女儿击掌庆祝之后,我们各自去忙。

自我认为这次的事情办得很完美,呵呵,总结一下我觉得只要是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同理心对待孩子:
当孩子说手疼的时候,我及时止住了火气,而且还同理孩子,说出孩子不想练琴,手疼的原因,理解和支持孩子。
2.适当的请出名人来做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多给孩子看一些名人的故事,让孩子从小在心中树立一个榜样,在说教的时候也是非常管用的。
3.适当的不留痕迹的虚构:
所有的事情都是两方面的,适当的夸大也是教育的一种好方法。比如文中我提到的邻居表扬她弹琴的事情就是我虚构出来的,但是这种虚构一定要看似真实,而且不留痕迹,让孩子信以为真,并且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的再造过程,通过诵读经典,让我增加了正能量,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也变得更加游刃有余,对于孩子和自己,我从来没有这么自信过,相信我们的明天一定会非常美好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