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巧妙化解孩子的嫉妒心理

(2010-01-28 14:11:24)
标签:

嫉妒心理

引导

自信心

育儿

分类: 新浪亲子和博论坛推荐文章

       巧妙化解孩子的嫉妒心理    

    嫉妒作为一种负面情绪,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就是孩子三四岁左右的时候,我发现随着筝筝随着社交的层面加宽,看到别人有好玩的玩具或是衣服等就会产生羡慕的心理,当我没有满足她的要求,就会产生一种嫉妒的心理,有时会怀恨那个拥有玩具的小朋友。有时在幼儿园如果她自己受到老师的表扬,她会很高兴的汇报,但是如果是当别的小朋友比他能力强,受欢迎甚至得到老师的表扬时,筝筝就会很不高兴,有时还会对被表扬的小朋友采取冷漠或攻击的态度。

 

    我意识到这是孩子好胜心过强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过程。任何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嫉妒心理如果不加以疏导,在孩子心理就像一枚小小的炸弹,将来一旦爆发,势必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判断和健康成长,妨碍他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建立。但是只要积极引导,让嫉妒心变成孩子有上进心,变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就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有利的因素,意识到了问题,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筝筝进行引导:

   1.教会孩子正确的比较方法:
   孩子好胜心强,希望自己能够超过别人,这是好事,积极的上进心是孩子不断进取的动力。但是小孩子因为年龄的关系有时会有一些不恰当的比较,比如有次筝筝到小朋友家里玩,看到人家的芭比娃娃很好玩,就想让我也给她买一个,但是我没有满足她的要求后就显得很不高兴,这时候我就用《贝贝熊》里《知足常乐》的故事给她讲解,告诉她每个小朋友都是不同的,告诉她你有很多其他小朋友没有的东西,要珍惜已经拥有的东西,不能看到什么就要什么,这样的做法是不好的。后来结合到故事里的道理,孩子很容易就接受不买芭比娃娃的事实,高兴的去玩了。还要告诉孩子不能总是与别人的长处去比较,要多和自己的过去相比,今天我比昨天进步了,四岁的时候比三岁的时候懂事了。让孩子明白,自己每天都有进步慢慢就会增强自信心,从而消除不好的嫉妒心理。
  2.培养孩子豁达的性格,增强自信心:
  让孩子拥有一种乐观的心态,豁达的性格,这样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嫉妒心理。有一次筝筝在幼儿园,一个小朋友做的手工作品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但是筝筝没有得到表扬,她就很不高兴,告诉我她不喜欢那个小朋友 ,因为老师没有表扬她,这时候我就帮助筝筝寻找原因,与她一起分析老师表扬那个小朋友的原因,把筝筝做的手工作品和得到表扬的小朋友到作品相对比,找出差距,然后告诉筝筝只要我们回家多多练习,下次一定会做的很好,也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同时我还告诉筝筝,小朋友得到表扬,我们应该替他高兴,要学习小朋友的优点,嫉妒的心理是要不得的,有嫉妒心理的小朋友是不受欢迎的。
   3.引导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树立恰当的目标:
   要引导孩子明白,人和人是不同的,一个人不可能所有的方面都是强项,一个人也不可能所有的比赛都得第一,都能超过别人。每个人只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做好超越自己就是最好了。比如筝筝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有一次因为压腿总是压不下去,但是她的好朋友压的很好,她就灰心丧气,我就开导她:“筝筝,你看,你虽然压腿压的不好,但是慢慢练习就会好的,你虽然压腿压不下去,但是你翻跟斗特别棒啊,老师还让你当翻跟头的示范员呢,每一次的动作当示范员都是不同的小朋友,这说明每个小朋友都是好样的,都有自己的特长动作,对吗,只要你努力练习,一定能压腿成功的”,筝筝在听了我的开导后,练习的更努力了,也慢慢明白不是所有的项目她都能做的最好。
   4.教会孩子发自内心的赞美他人
   孩子如果能学会在他人取得成功的时候,发自内心的送上祝福,送上赞美的话语,那她就会少了很多的嫉妒的心理。这就要求我们父母做榜样,平时在家人取得成功或是获得了荣誉的时候要及时的送上祝福和赞美,也要教给孩子,在孩子的好朋友得到表扬或是取得进步和成功的时候,我们也要送上祝福,给好朋友送上称赞.家长可以做示范,比如两个孩子一起出去玩,筝筝的好朋友西西分享给筝筝一个好吃的,我就会马上说“西西真棒,是个好孩子,有好的与好朋友一起分享”,这时候筝筝也会学着我的样子说:“谢谢西西,与我一起分享,下次我有好吃的也与你分享”,这样既让孩子学会了赞赏,也教会孩子很多好的习惯。
   孩子有了嫉妒之心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心引导,教会孩子比较的方法,赞赏的语言,孩子就会将嫉妒化为上进之心,慢慢的增强自信心,就可以克服和预防嫉妒心理的产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