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的兴趣班,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

(2009-09-21 15:35:47)
标签:

兴趣班

攀比

快乐

童年

育儿

分类: 新浪亲子和博论坛推荐文章

       好的兴趣班,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

 

   自从甲型流感在我市一所大学蔓延开后,现在感觉大家都是草木皆兵了,这不从上个周末开始教育局下发文件所有的兴趣班一律停课,筝筝同学也迎来了一个真正属于她的双休的周末了。本以为听到不上课了孩子一定会欢呼雀跃起来,但是没想到,到了该上课的时间,孩子的反应是“妈妈,我们该去学舞蹈了,妈妈我们去学画画了,快点,要不迟到了”,当听到不能去学的时候,没想到还大哭起来嚷嚷着“我想姣姣老师(绘画的老师),我要去画画”,真是想不到,画画和舞蹈成了孩子成长路上的好伙伴了,突然间不上了,让孩子和我都感觉有点不适应了呢,哈哈好的兴趣班,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拼命给孩子报各种班,有的孩子是从学校出来周一到周五学习,周六周日还在学习,整天学习,但是这种情况的结果是,不但没起到好的作用,相反,孩子表现出厌学,逃学等情况,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我们家长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兴趣班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孩子的兴趣,或是孩子感兴趣的班,出发点是以孩子为参考,不是家长的兴趣班,我们可以在平时多观察,找到孩子的兴趣点,然后和孩子商量后给孩子选择兴趣班进行加强,当然在选择一个兴趣班之前,家长一定要多考察,最好同样的机构考察5-6家,这样做到心中有数,让孩子从一开始就爱上兴趣班的老师,爱上兴趣班。

 

   2.兴趣班不能贪多,要有所取舍:比如女儿在学习了舞蹈和绘画兴趣班之后,又对英语兴趣班产生了好感,非要去参加英语兴趣班,但是我考虑再三,结合博友们给出的意见,最终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休息时间而放弃了英语兴趣班的学习,正好今年孩子上了中班幼儿园也开了英语课,孩子在幼儿园里也可以学到一些英语知识,我在结合自身的情况,在家里尽量给孩子多创造双语环境,让孩子在玩中轻松的学习。

 

   3.孩子上兴趣班的时间,家长最好也能进行相关的学习,这样可以起到帮助孩子学习的好作用。比如女儿的舞蹈学校就要求在每次舞蹈课的最后环节让爸爸妈妈参与到孩子的舞蹈学习中,这样既起到了很好的亲子互动,又让父母感受到孩子的每一个舞蹈动作都是付出艰辛的努力才练习到位的,让我们家长不要觉得很简单,能亲身参与到孩子的舞蹈训练中,更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多为孩子着想,就不会觉得孩子学的怎么那么慢啊,咱们那么差啊,大家都是有个过程。

 

   4.学习兴趣班的过程中,家长不能有攀比心理。经常在女儿的舞蹈课上看到有的家长当众批评自己的孩子,你看别人都会,你怎么还不会啊,这样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孩子的行为不可取,不可有这种攀比心理,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我们就是通过这种课程,来培养孩子的情操,一个动作做的不到位有什么关系,只要孩子真心喜欢,她总有一天会做的很好,在想想我们又不是将来要做舞蹈演员,就是不到位,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孩子努力了,就应该表扬,那些做的好的孩子或许年龄稍大,或许学的时间稍长呢,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孩子每一天都有进步。

 

   5.学习兴趣班收获应该在兴趣班之外:通过女儿上的舞蹈和绘画兴趣班,我深深的感觉孩子的专注力加强了,回答问题的准确率也高了,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提高了,这些能力都是课堂能力,是上了兴趣班,除了学了舞蹈和绘画之外的收获。

 

    给孩子上兴趣班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希望那些爸爸妈妈们不要走了极端,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让孩子爱上学习,比学更多的兴趣班要有用的多,学了兴趣班我们也要在兴趣班之外多多的收获,收获课堂能力,收获语言表达能力,收获观察能力,希望我们的宝贝都能爱上兴趣班,真正的在兴趣中学习。。。。。。好的兴趣班,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

 

关于兴趣班的其他博文:

矛盾,该不该给孩子再报兴趣班

好的课堂气氛能感染孩子

女儿的绘画兴趣培养

选择舞蹈班的艰辛

筝筝参加了阅读大赛,麻烦路过的朋友帮忙顶一下,谢谢各位    http://pic.baobao.sohu.com/912253/912254/svip-group-156540.shtml#m=b&g=156540&p=109246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