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成功的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袁隆平

(2007-05-29 18:19:18)
分类: 管理、营销
 日有所思,应有所梦。
我曾梦见试验田的超级水稻长得比高粱高,稻穗比扫帚还长,谷粒有花生那么大。
沉甸甸下垂的千万个穗子,好似气势磅礴的大瀑布。我就在它下面乘凉。
但愿梦想成真,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袁隆平         
“我成功的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谈到杂交水稻的成功,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说,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有知识是很重要的;有了知识,又发奋努力,才会有灵感;再加上好的机遇,才有可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如果没有平常日积月累的知识,即使流再多的汗水,在科学上也出不了灵感;即使机遇再好,也可能视而不见。

    只有刻苦学习,掌握丰富、扎实的基础、专业知识,长期不懈地勤奋努力(汗水),将知识和汗水很好地结合起来,不放过昙花一现的思想火花,及时捕捉和运用探索中孕育和迸发的灵感,做“有心人”,善于把握和抓住机遇,才能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有所成就,有所作为。

    搞科学研究,首先一个不要怕失败。你要怕失败,你就不要搞研究;第二呢,你不要怕辛苦。书本上是种不出小麦,种不出水稻来的;再一个更重要的是,你的研究方向对不对,有没有前途,是不是死路。科学史上曾有一个著名的“永动机派”,他们想发明一种机器,可以不增加新动力就永远不停地转下去,这就是死路。如果方向不对,你再用力都是白搭。

    灵感在科学研究中与在艺术创作中一样,具有等同的重要作用。灵感是知识、经验、追求和思索综合在一起的升华产物,往往由某一外界因素诱发而产生,即所谓触景生情。同时灵感常以一闪念(即思想火花)的形式出现。因此,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切勿放过“思想火花”。

    我培养灵感就4个字,那就是“知识”加“汗水”。在知识的土壤里,用汗水才能浇灌出灵感的花朵。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我们没有上班下班制,因为我的工作主要是在试验田。

    在水稻开花的时候,赤日炎炎之下,我和我的助手们每天都是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在田间劳作。越是打雷、刮大风、下大雨,我们越要到田里面去看看,看禾苗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我们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接近灵感。

    在漫长的科研道路上,我经历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忧愁与欢乐,饱尝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苦辣酸甜。

    搞研究就不能怕失败,我是为事业,又不是为名利。
有时候不要看有些事情失败了,其实是有成功的因素在里面。

    探索科学的道路是艰难的,但不管怎么难,科研工作者也要走下去。

    在最艰难的关头,一定不能轻易放弃。

    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无论是大还是小,都用心去做。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学问是无穷无尽的,要做好一件事情并不容易。

    科研的艰辛,科学精神的内涵,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感触最深。我理解这种艰辛。

    哲学里有一对范畴是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性是事物的发展规律,然而必然性往往寓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的东西带给我们的可能就是灵感和机遇,所以我们说偶然是科学的朋友。科学家的任务,就是透过偶然性的表观现象,找出隐藏在其背后的必然性。

    俗话说百里挑一,我们是千里挑一的。几千个材料里面,能够出来那么一两个、两三个很优良的,那就是很不错,大部分都是淘汰的。

    我小时候完全是凭爱好、凭兴趣读书,把问题理解了也就心满意足了,不像成绩好的同学有那么多的抱负。不过那时我喜欢动脑筋想,喜欢动手做,不知不觉间也培养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阶段,我确实是成绩平平,不追求考高分。青年时代积累知识,打好基础,以后的人生将会受益无穷。但我认为终身学习、积累知识是一辈子的大事情,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够太性急。

    全面发展不是门门功课都得满分,全才并不见得以后会成才,往往会变成书呆子。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要有一些专才,有一些爱好。有专才,就有了方向;有爱好,不但让你的世界更丰富,还可以自己“杂交”起来,互相启发。“杂交”现象不仅在自然界存在,在人类社会、思维领域也都广泛存在。

    我认为考试要改革,要突破一些框框,允许一些偏科的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全才不见得今后都会发展,有些书呆子,没有什么戏唱。

http://news.cctv.com/20070518/images/1179459400425_1179459400425_r.jpg

http://news.cctv.com/20070518/images/1179459433715_1179459433715_r.jpg

  袁隆平院士给孩子取名也是有意思的,他有三个男孩儿,分别取小名为五一、五二、五三。他说:“我家孩子是单一品种,都是雄性,要有个女孩多好!”到了下一代,他的愿望得以实现,有了大孙女又有了二孙女,两个孙女的名字都是他取的,有意义又富有幽默感:大孙女叫袁有晴,因为出生前一直不停地下雨,生下当天,雨过天晴。第二个孙女是2005年2月18日生的,这天正好逢农历的“雨水节”,便取名“袁有清”。

  他说:“这两个名字不但叫起来顺口,而且合起来有晴有清,晴就是太阳,清就是雨水,有太阳有雨水,万物自然就会茁壮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