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w690/4bb479f6g7be86c2f64fb&690
刊登于2013年2月刊《亲子》
一直比较自豪于赫赫对于读书的坚持与热爱,欣慰加感动之余,也赶快马不停蹄接连不断地从书店里网上商城买来满满一大书橱的绘本啊幼儿科普著作幼儿贴纸啊等等琳琅满目的书籍,一路陪小家伙看过来读过来,看着这个小小的人儿在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说出的一套一套可爱的话儿,越来越让我惊愕欣喜,心中颇多感慨——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对于读书的钟爱 ,小家伙对于电视电脑就相对减少了兴奋点,我也真真切切地少操了不少的心思。
也更加虔诚地瞪大一只高度近视另一只高度弱视的眼睛满当当卓越京东地搜寻所有能够找到的最适合赫赫阅读的书籍,迫不及待地买回来,读给他听,边读边心里盛满了幸福。
http://s16/mw690/4bb479f6g7be86c4b118f&690
很自然地以为这种美好和幸福会一直持续下去。
赫赫三岁十个月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临睡前照例拿出绘本给他读,儿子却一反常态地大叫:“赫赫已经长大了,再也不看有图画的书啦!”边说边在我没反应过来的目瞪口呆中粗鲁地划拉起我刚刚打开的书,趿拉上拖鞋跑到另一个卧室,扔到床上去。回来,抓起我正在读还没读完的《两宋风云》塞到我手里:“赫赫长大了,要读就读妈妈读的这样的!”
我错愕地接过来,机械地打开机械地读。
伴着动荡的充满的喊杀声的文字,儿子心满意足地沉沉睡去。
第二天中午下班回到家,但见儿子的洗澡盆横在客厅里,里面横七竖八堆了像小山一样的书。我愣怔片刻,弱弱地问儿子:“怎么回事?”
“赫赫不需要这些书了!都是有图画的!”儿子说的理直气壮。
我一向对书籍有一种很强烈的洁癖,不小心窝个角或者弄上点污渍都会自责半天,看到自己辛辛苦苦费尽心血买来的书被儿子如此折腾,也来不及责备他了,鞋也来不及换外套来不及脱忙蹲下来一本一本地整理,却意外地摸到书上湿漉漉的,疑惑地抬头看儿子,他一脸无所谓,这时在厨房忙乎做饭的妈妈走出来,告诉我是赫赫说他已经长大了,不看小孩子看的有图画的书了,趁着她不注意的当儿几舀子水就泼上了。
我怒不可遏地瞪着一脸坦然的儿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又低下头看看这些可怜的书,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稳了稳情绪,一字一顿地告诉那个小大人:“这些书是妈妈花费了很大的心血买来的,妈妈很珍惜,妈妈希望你也珍惜,即使你不喜欢不需要了,也希望你爱护它们,你这样做,妈妈很生气,很伤心,很难过,妈妈没想到你会这样!”说着说着眼泪又要涌上来。
儿子很少见我那个样子,心虚地不说话了。
但从那以后坚决不让我读给他买的那些书。给他读完了《两宋风云》,接下来又读《苏东坡传》,两本书厚厚的书读完,一个月的时间就下来了。
本来以为小家伙也就是小孩子脾气,过几天回过味来还是得哭着喊着地求着我给他读那些他曾经爱不释手百听不厌的书,但这一个月下来,我不得不承认,这小“大人”是动真格的了。
好几次试图给他讲讲道理拉他回来,每次又都被他“赫赫是真的长大了,小孩子才看有图画的书”为借口不由分说地拒绝。再拿出他曾经无比喜爱的书给他读,人家捂上耳朵,闭上眼睛,不听也不看。
旁敲侧击地启迪他,讲故事启发他,大道理小哲理地熏他,想让他知道长大跟看不看图画书没有直接关系。但人家一听出端倪立马捂耳朵闭眼,我也不得不见不好就收了。
尝试几次,人家油盐不进,每次都以我的无奈摇头收场。
他甚至还对我的教学书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天天缠着我给他读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学的课文。我开始考虑我是不是应该缴械投降,就这么地顺着他给这个小不点拔苗助长了。
放下儿子这事不说,我忽然间又心血来潮地要当贤妻良母了,对老公儿子高调宣布了这一重大决定,在那爷俩的不屑一顾中说干就干,赶急二赶三地买来了电烤箱电动打蛋器厨房电子秤以及烘焙用品等一应俱全的家什物品,照着君之博客开始热火朝天地鼓捣起来。
戚风蛋糕、砂糖饼干,阿拉棒……嘿嘿,小老爷们吃的大快朵颐,那大老爷们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然后,大老爷们也开始津津有味地边享用边赞不绝口——没发现自己的老婆结婚五年了从不下厨,这一表现还真不差来。小老爷们表现出超前的热情,开始跃跃欲试,帮我打发蛋白帮我秤面粉帮我定时帮我开关烤箱……
几个蛋糕做下来,小家伙那叫一个得意洋洋啊!拍着胸脯自豪地告诉他爹:“这是赫赫帮着妈妈做的!全世界最好吃的!比在美佳乐买的都好吃呢!”
电光石火一般,忽然想起了曾经给他买过的一本书《乌鸦面包店》。趁热打铁地对他的倾力相助给予了高度的真诚的感谢。问他:“你记不记得有一个人,他不但会做蛋糕,还会做各种各样无比美味的面包?哦,天哪!他怎么那么心灵手巧呢?”
儿子一脸期待地问我:“是谁啊,妈妈?赫赫认识吗?”
哼哼,这会儿求着我了吧?偏偏不告诉你。我在心里偷着乐,仿佛看到了儿子如饥似渴读《乌鸦面包店》的样子。
看我卖关子,儿子更着急,抱住我的脖子央求我快快告诉他。
让他闭上眼睛乖乖地站在那里不要动,等着我给他变出来。然后我从书橱里找出这本书,翻到有面包的那一页,一惊一乍地抒情:“这得是多么心灵手巧的人才能做出这么多这么漂亮的面包呢?天哪!太神奇了!电视机面包!甲鱼面包!沙发面包!……要是我也会做这么多这么美味的面包该有多好啊!”
儿子一把抢过我手里的书,爬上沙发,坐下,把书摊在膝盖上,如痴如醉地读起来。晚上临睡前,又央求我给读,第二天早上告诉我:“等赫赫长大了,上班挣钱了,就带着妈妈去黑羽毛三街旅游,看到有四面旗子的地方就是乌鸦面包店,让乌鸦爸爸教教妈妈,妈妈好好学就学会了。”
趁着这劲儿又给他找出了《大嘴狗》,趁热打铁应着他的要求又给他买了简莫根森动物小说系列、《柳林风声》等书,九曲十八弯后,和赫赫同学的亲子阅读生活重新步入正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