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斗妈大全”如何才能降孩有招

(2011-12-22 11:01:59)
标签:

育儿

怀柔

恩威并施

略带

人小鬼大

分类: 懒妈妈陪娃

                         http://photocdn.sohu.com/20111206/Img328102247.jpg

  无意之中看到“斗妈大全”这四个字,好奇之下,打开网页,看着孩子稚嫩的字体和形象的描摹,边看边忍俊不禁,似乎看到了那两个十岁孩子的狡黠的得意的笑笑的眼神。

  一连几天都不由自主地在想起这个“斗妈大全”,不得不心悦诚服地感叹:现在的孩子,心思的缜密度和成熟度实在是与我们小时候不可同日而语了!

  但是又不能说孩子有什么不是的地方,想想我小的时候有了不如意的事情为了博得爹妈的屈服也是招式百出,一哭二闹三离家出走(去奶奶家)都是我惯用的伎俩,不过我那点儿伎俩跟这俩孩子比起来,可是真正的小巫见大巫,太小儿科了!

平心而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与家长产生分歧或者矛盾,从而想方设法地想要把问题向着自己向往的方向解决是再正常不过了,这应该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一种本能的自我保卫机制,但是在看完“斗妈大全”后,笑过了,脑子里萦绕不绝的却是挥之不去的淡淡的悲哀。

  聊天的时候经常提起一句话,就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不过我从来没有把这句话和父母孩子联系起来,看了这两个10岁女孩的典型案例,才蓦然惊醒。

  庆幸这两个孩子的案例给我敲响了一记响亮的警钟,庆幸我的孩子还小我还有足够的时间来修正我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过失,也庆幸在我和儿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和谐的笑语平等的对话。

大人经常说孩子“人小鬼大”,略带一点点的爱怜和娇宠还有一丝丝的自豪,一些大人觉得本来味同嚼蜡的事情经过孩子的演绎往往能让人顿觉意趣盎然,但面对着这二十条略带童真略带狡黠的斗妈宝典,笑过之后却不得不深思父母在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老祖宗传下一句貌似颠扑不破的古训:“不打不成材,棍棒之下出孝子”,我们现在演绎着:“爱之深,恨之切!”无论怎么说,这些做法的直接针对对象都是我们希望成龙成凤的天真可爱的孩子。哪个当爹当妈的不想着自己的娃儿不仅仅在校是天使,更能够在家是天使,哪个当爹当妈的不日里夜里地想着自家的娃儿能够乖巧听话懂事不调皮捣蛋啊,所以,有时候,面对着恨不得上房揭瓦的顽童,压了N次的怒气噌噌的往上冒,要么怒加呵斥,要么巴掌一挥,给孩子点color瞧瞧。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孩子也想出了“趴在你妈身上哭”“跑回自己屋关上门”等办法,把受了委屈的戏份做足,哪个爹妈不心疼孩子?心一软,泛滥的心疼孩子的心取代了恨铁不成钢的心,乖乖地放弃管教,让之前的一切努力归于无效,孩子也轻而易举地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所以,在与孩子的拉锯战中,简单的打骂训斥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相反却让孩子在日积月累中深谙父母的心理,从而悟出有效的克制父母的方法,不仅让孩子学会了察言观色,也容易让孩子养成偷奸摸滑的习性,这也似乎背离了家长教育孩子的初衷。

  经常会想,怎样才能更有效地来教育家里的小不点儿呢?既能让我的孩子受之愉快,也能让身为妈妈的我施之悦然。个人觉得首先父母不要小瞧了家里的小不点儿,以为孩子是真的少不更事,多涉猎一些儿童心理的书籍,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历程,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乱。在与孩子相处时以平等的视角来看待孩子并且心平气和对事不对人地处理与孩子的冲突矛盾,因为对事不对人,所以该怀柔的时候怀柔,该严厉的时候严厉,恩威并施,让孩子明确地知道妈妈的处理原则而非见缝插针地与家长进行攻心计谋。

  不过,说来简单做来却不一定容易,争取用最合理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也需要当爹妈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摸索,“吾日三省吾身”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