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一颗文学的种子在你的心田
(2011-03-10 09:50:12)
标签:
育儿沂河小蜗牛大如春夜喜雨 |
立春之后,天气慢慢回暖了。我和妈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儿子在阳台上玩玩具。我说:“现在真的是春天的感觉了,这么暖和。”儿子突然接过来说:“妈妈,因为春天来了,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天气很好,天气暖融融的,小臭虫出来了,小蜗牛也出来了,好多好多小臭虫啊!”听着儿子绘声绘色的描述,我和妈妈惊喜地大笑表扬,想起昨天儿子看到一只蜷缩着的小臭虫和背着重重的壳的小蜗牛时的惊喜,更感动于儿子即兴发挥出口成章地吟出这么优美动人的句子。
很自然地跟妈妈回忆起了儿子从小说出的那些可爱的动人的话语:儿子两岁的时候,看到我和妈妈包的在盖顶上排成一排的水饺说:“姥姥包的饺饺跟月亮一样!”看到爸爸剥的蒜皮问我是什么,我说是姥爷剥的蒜皮,儿子却认真地纠正:“妈妈,这个不是蒜皮,应该是蝴蝶!”风吹过,树叶飒飒作响,儿子说:“看,妈妈,树叶在唱歌,树叶也会跳舞!”儿子在路上跑着玩,一会儿跑到我的身边,说:“妈妈,赫赫都跑到气喘吁吁的了,妈妈你看,都下气不接上气了。”用手抹一下头上的汗说:“还满头大汗呢!” 儿子指着他的图画书上的老鼠说:“妈妈,这只老鼠跑到最快,像风一样快!”……
每每听到儿子说出这么动人的话来,我都感动欣慰地无以复加,那种付出终得回报的感慨,也自然地想起我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刻意但每每却装作无意的渗透和点拨。
了解到婴幼儿的语言学习是自发的,而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家长为孩子精心营造的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所以我在日常生活中便着意倾向了一些。
跟儿子出来散步,看着路上的车辆对儿子说:“宝贝,看看今天路上的车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可真多啊!”儿子答:“妈妈,这么多,一大把!”边说边用手很夸张地比划了一个很多很多的动作。我说:“对啊,挺多的,妈妈终于知道什么叫‘车水马龙’了,你是不是也知道了?”儿子嘟哝了一句:“车水马龙啊,是不是就是很多很多车,就像沂河里的水那么多啊?”我点头,儿子很高兴,一路上不住地重复着“车水马龙”这四个字。回到家,对他爸爸说:“爸爸,我们今天出去逛街,看到好多好多车,车水马龙啊!”
下雨了,儿子憧憬地站在窗前看着细雨蒙蒙的窗外,问他:“宝贝,想不想跟着妈妈出去淋雨啊?”儿子欢欣雀跃地跳起来,匆匆穿戴整齐,拿着伞下了楼,小雨点刷刷地落在伞上,儿子全神贯注地听着,一会儿告诉我:“妈妈,小雨点打在伞上的声音就像音乐!”过了一会儿,儿子走到一汪雨水旁边,站定,端详了几秒钟,忽然抬起脚使劲一跺,水花四溅,儿子高兴地拍着手大叫:“妈妈,赫赫一跺水,水就飞起来了,就跟春节放花一样漂亮呢!”我问他:“赫赫跺水可不可以叫宝宝散花啊?”过了一会儿,儿子走出伞,我也把伞合拢,母子两个尽情地沐浴在丝丝细雨中,问他:“宝贝,是不是很舒服啊?”儿子点头:“妈妈,凉凉的,滑滑的。”我装作无意地说:“嗯,妈妈觉的这种感觉很像‘天街小雨润如酥’呢。”儿子思忖了一会儿,表示赞同。可爱地伸出手接从空中飘落的小雨丝,感觉不尽兴,回配房了一个塑料瓶,接着从屋檐滴下的雨水,乐此不疲着。晚上躺在床上,儿子仍然余兴未尽,我说:“妈妈想起来杜甫的一首写雨的诗,宝贝是不是也想起来了?”儿子不做声,堵着我的嘴以防我说出来,忽然一下子坐起来,大声说:“妈妈,赫赫也想起来了,是《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华灯初上,一场大雪姗姗而至,吃过晚饭顶着老公的不满带儿子出来玩雪,硕大的雪花打在脸上有点疼疼的感觉,我说:“宝贝,雪花还真大来。”儿子说:“妈妈,都快跟姥姥家老母鸡的鸡毛一样大了。”(哈哈,这比喻还真贴近生活)我说:“妈妈背过一首诗,有一句是‘燕山雪胡大如席’,虽然挺夸张的,不过妈妈感觉很形象呢,咱们是不是可以改成‘临沂雪花大如席’啊?”儿子坚决反对:“不行,妈妈,那太大了,小雪花是小的,没有这么大呢!”看到路边的冬青被白雪点缀的银装素裹的,儿子惊喜地大叫:“妈妈,这棵小树都开花了呢!”凑近了一看,原来是雪花点缀的,儿子感到很惊奇,聚精会神地研究了好一阵子,自言自语:“下雪也能让小树开花啊?妈妈快看,那棵大树也开花了,那么那么多大树和小树都开花了呢!”我说:“是啊,真的好神奇啊!妈妈也非常惊讶呢。小雪花太了不起了,能创造出这么奇妙的‘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境界!”
晚上,给儿子兑好水洗脚,小家伙一边洗一边用手撩水玩,忽然开心地大叫:“妈妈妈妈快看看,赫赫让水下雨了,下雨了!”停了一会儿又自言自语:“这是不是就叫天街小雨润如酥呢?”
2011年7月《年轻妈妈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