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比风景更迷人的烤猪肘

标签:
德国海德堡烤猪肘啤酒旅游 |
分类: 欧洲 |
来到海德堡,一个月的中欧之旅已经到了尾声。计划是在内卡河畔欣赏日落中的老城,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到达海德堡,办好酒店入住手续,已经到了黄昏时分。

1 黄昏中的老桥,桥上的门以及后面的圣灵教堂穹顶
我们来到了海德堡精致的老城。清爽的夏日傍晚,街上如节日般热闹,处处都是谈笑风生的行人。在夏天大多餐厅都设有室外的桌椅,于是人们便多选择坐在室外,在温煦的夏夜中一边聊天,一边浅酌面前的那杯德国黑啤。
不想刻意去找那些网上推荐的餐厅,我们随便溜达到内卡河老桥对面的一条狭窄石子路上。在这里有家餐厅人头涌动。群众的眼睛总是雪亮的,况且餐厅里面的人看起来多是当地群众。我们赶紧进门,占据了里面唯一一张空桌。
说到德国最著名的菜肴,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我会首先想到烤猪肘,这道菜还有个别名——“咸猪手”!记得以前在光华路一家德国酒吧里,我曾经怀着期待的心情点了那里的烤猪肘,但是皮韧肉硬,自此让我对德国咸猪手多多少少失去了兴趣。加上一个猪肘看起来也颇需要战斗力,所以来到德国很多天了,我都没有勇气尝试这道名菜。
不过,在欧洲名副其实的最后的晚餐,由于饥肠辘辘,我对自己的战斗力重拾信心。再说第二天晚上就只能吃飞机餐了,烤猪肘,一定要点!H点了什么我倒是忘记了,还有一杯黑啤酒。好笑的是,由于餐牌上只有德文,虽然侍应的英文很好,但是为了确认没有点错,我们和他还是互相比划了一下自己的胳膊肘。

2
猪肘上桌,吃了两口,才想起来拍照留念,结果照片上就是一个有点残缺的猪肘。这个猪肘非常好吃,一扫我以前对它的恶劣印象。德国的月亮圆不圆我没有注意,但是德国的猪肉绝对比国内的猪肉好吃,现在想起来还是让我怀念不已。我相信德国的猪肉没有瘦肉精,但不知为何猪肘肥肉很少,而瘦肉也很有猪肉味,和国内的猪肉不可同日而语。以前在美国的时候也买过猪肉,美国的猪肉比较便宜,但也不怎么好吃。这么说吧,没有去过新疆不知道羊肉可以这么鲜美,没有去过德国奥地利也想不到猪肉可以这么好吃。
不过,就算德国的猪肘再好吃,一顿只吃猪肘毕竟有点犯腻。德国人在美食方面虽然不如旁边的法国邻居和南边的意大利人能折腾,但是纯朴的德国美食有个令人惊喜的搭配,那就是猪肘(或香肠)配德国酸菜(sauerkraut),真是绝配。

3 第二天的午餐,这次是猪排配酸菜
sauerkraut其实就是酸圆白菜(sour cabbage)的意思,和我们东北冬天吃的腌酸菜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网上大概看了几眼,腌酸菜在两千年前的中国就有了,而在大约一千年前酸菜由成吉思汗的军队带到了欧洲,从此欧洲人也学会了腌酸菜的制法。
小时候我在东北姥姥家住了几年,现在还记得在冬天的时候,馋嘴的我守在姥姥身旁,看姥姥从大酸菜缸里拿出一棵腌好的酸白菜。菜叶可以剁碎了,和猪肉馅混在一起包酸菜猪肉馅饺子,那是我现在回想起来还怀念的美食。酸菜的菜白水分比较多,包饺子不合适了,就给我做零食了。
那时候在东北的冬天可以吃到的蔬菜水果非常少,人们只能用各种办法储存白菜土豆这些保存时间比较长的蔬菜,水果一般也只能吃到冻梨之类冻过的水果,倒也别有风味。现在在冬天吃到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早已不是问题,加上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家也不再费工夫去腌酸菜了,想吃就去超市买一包现成的。可是,超市里批量生产的酸菜,怎么都不如自己家腌制的味道好。想不到在德国,倒吃到了久违的酸菜的正宗原味,配上猪肉真是再好不过了。

4 烤牛排
普普通通的猪肘和酸菜已经让人惊喜,但是更令人回味无穷的,便是那杯黑啤酒了。在德国和捷克也转了很多天了,慕尼黑著名的皇家啤酒馆也去过了,但没有想到我们认为最好喝的啤酒却在海德堡这家餐馆。这家餐馆的啤酒是自酿的,吃饭时看到不少当地人带着硕大的瓶子过来打啤酒。从餐馆的名字可以看出,这里的啤酒恐怕比食物更有名气。

5 餐馆内的啤酒桶
第二天中午,在参观了海德堡城堡后,我们又来到这家餐馆。这次我们分别点了猪排和牛排(照片如上),当然还少不了一杯黑啤。食物和啤酒的质素依旧没有让我们失望。我是不太能喝酒的,所以只能跟着喝上两口,好在有的餐馆饮料单上还提供不含酒精或酒精含量很低的“啤酒”,能让我过过“酒瘾”。

6 这就是这家餐馆的名字,在老桥对面的小巷中

7 坐在外面吃饭,还可以欣赏路旁的建筑和老桥门的景观
饭后,我们沐浴着怡人的阳光,徜徉在海德堡老城古老的石子路上。这座老城,经历了席卷中欧的三十年战争,见证了法国军队的残暴野蛮,但是,它幸运的在二战末期免于盟军的空袭。有人说,因为美军已经计划在战后利用海德堡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设施,作为它驻欧陆军的总部,所以海德堡幸免于盟军的轰炸。也有人说海德堡本身没有什么军事设施,所以不是空袭的目标。不管怎样,感谢盟军开恩,让我们得以看到海德堡保存完好的建筑景观。相比起来,很多德国其他的历史文化名城则要倒霉的多。

8 走上老桥

9 老桥上的雕塑

10 这应该是去海德堡城堡路上经过的建筑,上篇漏了这张

11 这座建筑是海德堡少数几座没有被法国军队毁坏的建筑之一,称为Zum Ritter Sankt Georg(圣乔治骑士)

12 这座建筑是文艺复兴晚期的风格,外墙上的雕塑很精美

13 现在是一座酒店

14 门口的武士盔甲

15 正门上面的招牌
在我的印象中,德国的夏天是很凉爽的。但是在那个八月下旬的星期六,海德堡的气温达到了摄氏35度。在这样的好天气里,似乎全城的人都涌上街头,享受阳光下灼热的感觉。

16

17 在这座大学城,街上除了世界各地来的游客,更多的是学生和教师

18

19 看到有人在这里接水,不由心生疑问,难道这里喷泉的水可以饮用?

20 这就是marketplace.

21
也许是我们已在中欧游玩了一个月的缘故,来到海德堡,除了慕名参观山上的城堡遗址,在海德堡老城已经没有再做sightseeing (观光)的动力。我们就在老城里,沿着一条条小街走着。由于是周六,一路上碰到很多对刚刚结婚的新人。不管他们的婚礼是豪华还是简单,在这样美丽的地方喜结良缘,一定很幸福。

22

23

24

25

26
内卡河水平静的流淌,一艘艘游船缓缓驶过。两岸树木葱茏,一幢幢美丽的房屋座落其中,那种宁静让人心生向往。海德堡那些精致的建筑,居高临下的俯视着世界各地慕名前来的游人,宠辱不惊。我那本介绍德国的旅游书上写道,海德堡并没有把灵魂卖给旅游业。这句话,来到海德堡后才可以体会到无比正确。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最后,我们走回到老城里的地标,圣灵教堂(Church of Holy Spirit)。这座教堂曾经在法国军队攻打海德堡的时候被纵火毁坏,后来重修时,在哥特式的塔楼上建立了一个巴洛克式的穹顶。
这座教堂以前为海德堡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共同使用,后来因为选帝侯偏向天主教徒,决定这座教堂专属天主教徒使用,而使海德堡的新教徒强烈不满。由于受到周围信奉新教国家如荷兰、瑞典和普鲁士的压力,这位选帝侯被迫妥协,收回上面的决定,也从此搬离了海德堡城堡,迁入曼海姆。从那时开始,海德堡城堡就被选帝侯家族放弃了。这个故事在我上一篇游记中也有提到。现在,这座教堂专为新教徒使用,而天主教徒则使用另一座教堂The Church of the Jesuits(耶稣教堂)。

36 圣灵教堂周围,在周末有露天的集市,出售新鲜的农产品,非常热闹

37 各种风味的奶酪很诱人

38

39 耶稣教堂

40

41 教堂内现代风格的彩窗
外面阳光灿烂甚至灼热,但是教堂内则是安静清凉。坐在座椅上,仰望高高的穹顶,正要陷入“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状态,耳畔却传来轰鸣的管风琴乐声。四处找寻,原来是一人坐在那里练习。虽然不是正式的弥撒或演奏,配上此情此景是再好不过了。

42
我们那次欧洲游的第一站,是距离海德堡只有一个小时车程的法兰克福。但是,我计划的欧洲游路线,却把近在咫尺的海德堡排在了最后一站。在中欧游荡了三十天,看了无数美景和众多名城,无论把哪座城市放在最后,对这个城市都是不公平。那么,就让海德堡,这个让歌德把心失落、雨果不能自拔、马克吐温也为之惊叹的城市,作为我们中欧之旅结束篇的完美句点吧。

1 黄昏中的老桥,桥上的门以及后面的圣灵教堂穹顶
我们来到了海德堡精致的老城。清爽的夏日傍晚,街上如节日般热闹,处处都是谈笑风生的行人。在夏天大多餐厅都设有室外的桌椅,于是人们便多选择坐在室外,在温煦的夏夜中一边聊天,一边浅酌面前的那杯德国黑啤。
不想刻意去找那些网上推荐的餐厅,我们随便溜达到内卡河老桥对面的一条狭窄石子路上。在这里有家餐厅人头涌动。群众的眼睛总是雪亮的,况且餐厅里面的人看起来多是当地群众。我们赶紧进门,占据了里面唯一一张空桌。
说到德国最著名的菜肴,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我会首先想到烤猪肘,这道菜还有个别名——“咸猪手”!记得以前在光华路一家德国酒吧里,我曾经怀着期待的心情点了那里的烤猪肘,但是皮韧肉硬,自此让我对德国咸猪手多多少少失去了兴趣。加上一个猪肘看起来也颇需要战斗力,所以来到德国很多天了,我都没有勇气尝试这道名菜。
不过,在欧洲名副其实的最后的晚餐,由于饥肠辘辘,我对自己的战斗力重拾信心。再说第二天晚上就只能吃飞机餐了,烤猪肘,一定要点!H点了什么我倒是忘记了,还有一杯黑啤酒。好笑的是,由于餐牌上只有德文,虽然侍应的英文很好,但是为了确认没有点错,我们和他还是互相比划了一下自己的胳膊肘。

2
猪肘上桌,吃了两口,才想起来拍照留念,结果照片上就是一个有点残缺的猪肘。这个猪肘非常好吃,一扫我以前对它的恶劣印象。德国的月亮圆不圆我没有注意,但是德国的猪肉绝对比国内的猪肉好吃,现在想起来还是让我怀念不已。我相信德国的猪肉没有瘦肉精,但不知为何猪肘肥肉很少,而瘦肉也很有猪肉味,和国内的猪肉不可同日而语。以前在美国的时候也买过猪肉,美国的猪肉比较便宜,但也不怎么好吃。这么说吧,没有去过新疆不知道羊肉可以这么鲜美,没有去过德国奥地利也想不到猪肉可以这么好吃。
不过,就算德国的猪肘再好吃,一顿只吃猪肘毕竟有点犯腻。德国人在美食方面虽然不如旁边的法国邻居和南边的意大利人能折腾,但是纯朴的德国美食有个令人惊喜的搭配,那就是猪肘(或香肠)配德国酸菜(sauerkraut),真是绝配。

3 第二天的午餐,这次是猪排配酸菜
sauerkraut其实就是酸圆白菜(sour cabbage)的意思,和我们东北冬天吃的腌酸菜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网上大概看了几眼,腌酸菜在两千年前的中国就有了,而在大约一千年前酸菜由成吉思汗的军队带到了欧洲,从此欧洲人也学会了腌酸菜的制法。
小时候我在东北姥姥家住了几年,现在还记得在冬天的时候,馋嘴的我守在姥姥身旁,看姥姥从大酸菜缸里拿出一棵腌好的酸白菜。菜叶可以剁碎了,和猪肉馅混在一起包酸菜猪肉馅饺子,那是我现在回想起来还怀念的美食。酸菜的菜白水分比较多,包饺子不合适了,就给我做零食了。
那时候在东北的冬天可以吃到的蔬菜水果非常少,人们只能用各种办法储存白菜土豆这些保存时间比较长的蔬菜,水果一般也只能吃到冻梨之类冻过的水果,倒也别有风味。现在在冬天吃到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早已不是问题,加上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家也不再费工夫去腌酸菜了,想吃就去超市买一包现成的。可是,超市里批量生产的酸菜,怎么都不如自己家腌制的味道好。想不到在德国,倒吃到了久违的酸菜的正宗原味,配上猪肉真是再好不过了。

4 烤牛排
普普通通的猪肘和酸菜已经让人惊喜,但是更令人回味无穷的,便是那杯黑啤酒了。在德国和捷克也转了很多天了,慕尼黑著名的皇家啤酒馆也去过了,但没有想到我们认为最好喝的啤酒却在海德堡这家餐馆。这家餐馆的啤酒是自酿的,吃饭时看到不少当地人带着硕大的瓶子过来打啤酒。从餐馆的名字可以看出,这里的啤酒恐怕比食物更有名气。

5 餐馆内的啤酒桶
第二天中午,在参观了海德堡城堡后,我们又来到这家餐馆。这次我们分别点了猪排和牛排(照片如上),当然还少不了一杯黑啤。食物和啤酒的质素依旧没有让我们失望。我是不太能喝酒的,所以只能跟着喝上两口,好在有的餐馆饮料单上还提供不含酒精或酒精含量很低的“啤酒”,能让我过过“酒瘾”。

6 这就是这家餐馆的名字,在老桥对面的小巷中

7 坐在外面吃饭,还可以欣赏路旁的建筑和老桥门的景观
饭后,我们沐浴着怡人的阳光,徜徉在海德堡老城古老的石子路上。这座老城,经历了席卷中欧的三十年战争,见证了法国军队的残暴野蛮,但是,它幸运的在二战末期免于盟军的空袭。有人说,因为美军已经计划在战后利用海德堡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设施,作为它驻欧陆军的总部,所以海德堡幸免于盟军的轰炸。也有人说海德堡本身没有什么军事设施,所以不是空袭的目标。不管怎样,感谢盟军开恩,让我们得以看到海德堡保存完好的建筑景观。相比起来,很多德国其他的历史文化名城则要倒霉的多。

8 走上老桥

9 老桥上的雕塑

10 这应该是去海德堡城堡路上经过的建筑,上篇漏了这张

11 这座建筑是海德堡少数几座没有被法国军队毁坏的建筑之一,称为Zum Ritter Sankt Georg(圣乔治骑士)

12 这座建筑是文艺复兴晚期的风格,外墙上的雕塑很精美

13 现在是一座酒店

14 门口的武士盔甲

15 正门上面的招牌
在我的印象中,德国的夏天是很凉爽的。但是在那个八月下旬的星期六,海德堡的气温达到了摄氏35度。在这样的好天气里,似乎全城的人都涌上街头,享受阳光下灼热的感觉。

16

17 在这座大学城,街上除了世界各地来的游客,更多的是学生和教师

18

19 看到有人在这里接水,不由心生疑问,难道这里喷泉的水可以饮用?

20 这就是marketplace.

21
也许是我们已在中欧游玩了一个月的缘故,来到海德堡,除了慕名参观山上的城堡遗址,在海德堡老城已经没有再做sightseeing (观光)的动力。我们就在老城里,沿着一条条小街走着。由于是周六,一路上碰到很多对刚刚结婚的新人。不管他们的婚礼是豪华还是简单,在这样美丽的地方喜结良缘,一定很幸福。

22

23

24

25

26
内卡河水平静的流淌,一艘艘游船缓缓驶过。两岸树木葱茏,一幢幢美丽的房屋座落其中,那种宁静让人心生向往。海德堡那些精致的建筑,居高临下的俯视着世界各地慕名前来的游人,宠辱不惊。我那本介绍德国的旅游书上写道,海德堡并没有把灵魂卖给旅游业。这句话,来到海德堡后才可以体会到无比正确。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最后,我们走回到老城里的地标,圣灵教堂(Church of Holy Spirit)。这座教堂曾经在法国军队攻打海德堡的时候被纵火毁坏,后来重修时,在哥特式的塔楼上建立了一个巴洛克式的穹顶。
这座教堂以前为海德堡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共同使用,后来因为选帝侯偏向天主教徒,决定这座教堂专属天主教徒使用,而使海德堡的新教徒强烈不满。由于受到周围信奉新教国家如荷兰、瑞典和普鲁士的压力,这位选帝侯被迫妥协,收回上面的决定,也从此搬离了海德堡城堡,迁入曼海姆。从那时开始,海德堡城堡就被选帝侯家族放弃了。这个故事在我上一篇游记中也有提到。现在,这座教堂专为新教徒使用,而天主教徒则使用另一座教堂The Church of the Jesuits(耶稣教堂)。

36 圣灵教堂周围,在周末有露天的集市,出售新鲜的农产品,非常热闹

37

38

39 耶稣教堂

40

41 教堂内现代风格的彩窗
外面阳光灿烂甚至灼热,但是教堂内则是安静清凉。坐在座椅上,仰望高高的穹顶,正要陷入“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状态,耳畔却传来轰鸣的管风琴乐声。四处找寻,原来是一人坐在那里练习。虽然不是正式的弥撒或演奏,配上此情此景是再好不过了。

42
我们那次欧洲游的第一站,是距离海德堡只有一个小时车程的法兰克福。但是,我计划的欧洲游路线,却把近在咫尺的海德堡排在了最后一站。在中欧游荡了三十天,看了无数美景和众多名城,无论把哪座城市放在最后,对这个城市都是不公平。那么,就让海德堡,这个让歌德把心失落、雨果不能自拔、马克吐温也为之惊叹的城市,作为我们中欧之旅结束篇的完美句点吧。
前一篇:【海德堡】最美的残垣断壁
后一篇:法兰克福让我们差点找不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