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夏之鸢尾
夏之鸢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641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香港税负这么低政府还有巨额盈余?

(2011-02-12 14:57:11)
标签:

香港

税负

财政

盈余

政府

预算

分类: 香港
我的博客,主要以游记为主。其实并不是我不想写其他的东西,但一是觉得自己考虑问题并不全面,写出来觉得有片面幼稚之嫌,另一方面,也担心写了什么不该写的东西,被silenced。我想我是多虑了,人微言轻,hexie也轮不上我这个级别。此外,就算片面幼稚,也是自己的一点想法吧。

众所周知,香港是一个低税赋的地区。税负低到什么程度呢? 下面是简略的概括:

- 个人薪俸税:最高边际税率17%, 而且税收负担不超过标准税率(flat rate)15%
- 公司利得税:税率16.5%
- 没有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等流转税
- 绝大部分进口商品没有关税
- 没有资本利得税(no capital gain tax)
- 没有预提所得税 (no withholding tax)

不仅如此,香港实行属地征收的政策,就是说无论公司还是个人,凡是所得来源地在香港之外的所得,都毋须在香港纳税。

如此低的税负,在经济年景好,政府有财政盈余的年度,纳税人还能拿到退税。在我在香港工作的那几年,每年都会有退税,低收入阶层基本上四分之三甚至百分之百的个人税都可拿回,退税上限最近几年从六千到二万五港币。

香港税负比较低,因此也并不是一个高福利的社会。据我所知,有工作的人都会缴MPF(强积金),公司再对应补充一点,由专业的MPF公司管理投资,退休了一次性发给个人。除了政府公务员外应该都没有退休金或养老金。不过某些低收入的老人会有“生果金",也不多,一个月一千元,所以只够买买“生果”。低收入阶层可以领综援,但领综援多为街坊瞧不起,所以只要能不领综援港人一般不愿领。基本上,在香港不会发生饿死人的事情,但是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也绝对不高。

不过,在香港可享受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十二/十三年免費教育。根据资料,在全港設立官立或津貼資助學校,為適齡學童提供六年制免費小學、免費三年制初中課程(中一至中三)、免費三年制高中課程(中四至中六)/免費兩年制高中(中四、中五)、兩年制預科課程(中六、中七)。

而且,香港的学生在本地读大学,也可以拿到政府的贷款。即便是拿综援的家庭,孩子也有可能就读本地的名牌大学医学院,毕业出来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医生。这是香港本地的报纸上刊登的真人真事。

此外,在香港的政府公立医院就诊,市民只需要付很少的诊金,所以基本上实现免费医疗。当然,由于政府医院的病人太多,排期也非常之长,一般不是急性严重的病患,基本上都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够看到医生。不过,如果确实是危重病人,即便家里没钱,也不必担心得不到救治。虽然政府医院的医生据说态度也不是很耐烦,不过医疗质量还是基本上有保障的。

香港以如此低的税负,还能够给市民提供上述的福利,是因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不只是税收,而是政府的卖地收入。去年香港地产涨势惊人,会计师事务所估计政府本财政年度盈余为近六百亿港币。此外,香港公务员的收入虽然比内地同行高出不少,但是队伍很精干,而且作为公务员的工作量也不小。

我在香港的时候,曾经和入境处还有税务局的公务员打过交道。基本上每个人的案例都有专人负责,告诉他们案例的编号,他们就能迅速调出,了解所有的细节,而且态度特别好,认真友善。因为我不会广东话,他们都很费劲的用普通话和我讲,而且丝毫没有不耐烦的意思。有时我有一些疑问提出,他们也都认真作答,当时他们的工作态度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特别是香港税务局的公务员,他们的态度和国内的同行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因此,作为当时的香港纳税人,我并没有“自己交的税养了一群大爷”的感觉。

但是回过头来反观国内,税负可要比香港重多了。工薪阶层的最高边际税率达到了45%, 而且在个人所得的十一个分类项目中,工薪收入的最高边际税率反而是最高的,不能不说是中国税制的一个怪象。其他还有各种流转税,企业所得税,关税等等。

其实作为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和其他规模相近的国家相比,有如此种类繁多的税收也正常。但只是,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不只是税收,也有卖地的收入和其他的收入,为什么国内的公共福利就没有多少呢?说了很多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原来在很多年来都是“义务”教育,还不是免费教育,只是近年才有改观。而12年免费教育还做不到。同样,年年依然有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却读不起的报道出现。这实在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因为在流转税的附加税费中有一项就是“教育费附加”。如果这一项收费专款专用,我想全国也不必有那么多希望小学了吧。纳税人交完了税,还要捐款去建本来应由国家财政负担的基础教育设施,这是不是一件很奇怪,但又在中国很合理的事情呢?

此外虽然不少有工作或者退休的人们有医疗保险,但覆盖的范围还远远不够,因此常会有医疗纠纷发生。刚刚在上海不就又发生一起患者家属围攻医院的事情吗?据说患者家属没钱负担医药费,医院单方面停药两天。不论这是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本应“救死扶伤”的医院,不是太奇怪,但是在中国又没人觉得奇怪的事情吗?

当然,香港这么小的一个地方,自然比较容易管理,而且也没有国防等开支。当然,它也不需要搞什么飞船上天,奥运会,世博会等项目。在前一段时间好像是香港政府希望申办亚运会,但是民间反对声音很大,最后立法会把申亚这个提案给否决了,网上的报道是“反对申亚的人数是赞成的人数的近3倍,而且原因不为其他,主要是因为担忧申亚可能会影响香港其他方面尤其是民生项目的投入”。

我想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教育、医疗等切合民生的事情,比起奥运亚运世博会来说更重要吧。

比较可笑的是,尽管国内公共福利缺乏,但是不得不说,在国外以及香港看到去考察开会的大陆官员,可是不少。我们在德国海德堡,瑞士伯尔尼都看到过好几拨出国考察的官员或者国企干部,在香港碰到考察官员的几率就更高了。老公刚自香港出差回来,说在机场又碰到一拨,操着某地方言,声音很大,从旁听到他们在香港呆几天后还要去芭提亚。对于这种事情,我想我们早已“出离愤怒”了,只有“一声叹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