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捷克布拉格木偶天文钟旅游 |
分类: 欧洲 |
几年前在旧金山的朋友家借宿时,就注意到楼梯上方的天顶上挂着的那些大木偶了,依稀记着主人夫妇是在捷克旅游的时候买回来的。当时还想着如果哪一天我也去捷克玩了,一定要买几个回来。
没想到在布拉格看到的好多木偶都有点诡异(creepy),让人看了浑身起goose bumps(鸡皮疙瘩),活像是恐怖片里那些玩偶。话说我看的恐怖片虽然很少,但是感觉最恐怖的还就是那些以玩偶娃娃为主角的片子了。

1 商店门外挂着这个大木偶,谁敢把它买回家?
2 另一个商店门口迎客的木偶

3 正在路上走着,突然看到旁边的地下室伸出两只手,这要在晚上多吓人啊
布拉格虽然风景很美,但是我觉得波西米亚的文化似乎总有点诡异的地方。东中欧文化中比较诡异的元素可能还不少吧。传说中的吸血鬼德古拉Dracula不就是罗马尼亚的一个什么贵族嘛。布拉格老城里不少哥特式建筑,可能属于早期哥特式吧。别处的哥特式建筑,比如英国的西敏寺,法国的巴黎圣母院,雷根斯堡的大教堂等都看了不少了,只是感觉壮观宏伟,没有感觉压抑或者诡异。但是布拉格老城里面对着老城广场的哥特式教堂,Church of Our Lady before Tyn,虽然有着中世纪的古朴和沧桑美,但是黑色哥特式的尖顶又有点阴森。在晴空丽日下倒也不怎么样,如果真的是在一个阴雨天,恐怕活像是恐怖电影中的城堡,弄不好从窗户里还会飞出几只蝙蝠来。

4 远处黑色的建筑就是老城广场旁的哥特教堂,面前这些游客都在看老市政厅上的天文钟
捷克的木偶面部表情虽然有点怪,但可是最受游客欢迎的东西,估计是销量最大的旅游纪念品。在布拉格的大街小巷,只要是游客常去的地方,都有不少卖木偶的纪念品商店。因为我也不打算买,就不太好意思凑到近处去拍,一般都是在街对面远远的拍一下,所以下面这些照片大多是大图截下来的。

5

6

7

8 这几个还正常一点

9

10
网上关于捷克木偶的信息还真不少,原来捷克木偶在保护捷克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方面曾经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捷克被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西西公主的婆家)统治之后,捷克的民族文化和语言就被边缘化了。在布拉格抛窗事件发生之后,哈布斯堡家族对于捷克的起义贵族和军队进行了镇压,此后捷克的民族精神更是受到了打压。在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之下,捷克的官方语言采用了德语,戏剧歌剧等表演也大多用德语或者是意大利语,捷克语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在17世纪的时候,一些来自英国、德国、意大利的木偶班子来到捷克的乡间市场里表演,木偶表演就慢慢的在捷克流行起来,成为乡间捷克人民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由于这些木偶表演在当时不登大雅之堂,因此语言也用捷克语,反倒使得捷克语和文化通过木偶剧这种形式保留下来了。在那个时候很多人家世代以表演木偶为生,故事还有表演的风格一代传一代,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因此,捷克的木偶,已经和他们的烤猪肘和啤酒一样,深深融入了他们的文化和生活。

11 街边小店的木门,写着捷克原产手工制造木偶

12 另一扇木门,写着捷克产品。小伙子吃饭回来正在开门。
捷克的木偶剧,其实长期以来一直都不是专给小孩子看的,也不是那些美好的神话故事。它一直用一种认真的有时是讽刺性的方式来表演,观众也常常是一个小村庄内的所有居民,并不只是儿童。由于木偶的面部表情不能变化,木偶表演艺人常常用激情充沛甚至夸张的声音来配音,所有的演唱也都是现场演出的。因此,木偶演出不仅对于艺人的木偶操纵技巧有要求,对于他们的声音要求也很高。

13 街边到处都是摆放着精美纪念品的商店。捷克另一特产就是上面的彩蛋,套娃应该是俄罗斯风情了吧。

14 另一处商店里有趣的小摆设
现在很多来布拉格的游客都要看木偶剧,布拉格有的宣传材料上也说了,不看木偶剧等于没有到过布拉格。不过目前面对游客的木偶剧多为歌剧题材,其中最流行的就是莫扎特的歌剧唐璜,而且录音取代了艺人的现场演唱。其实这样专为娱乐游客而编排的剧目,已经没有多少波西米亚正宗木偶剧的风格了,不看也罢。如果想看原汁原味的木偶剧,就要专找那些以捷克语来表演的剧目了,票价与面对游客的木偶剧相比也便宜很多。虽然语言听不懂,但看场正宗的木偶剧应该是难得的体验。可惜我们那两天都走的很累,晚上也就没有精力去看了。
除了木偶,另一处体验波西米亚辉煌文明的地方,可能就是老城广场旁边旧市政厅墙上的天文钟了。这个天文钟可能是布拉格除了皇宫和查理大桥之外人气第三高的景点了。每当正点时分市政厅前面不大的广场就挤满了举着相机的游客。
15 金光闪闪的天文钟
这座天文钟在刚刚过去的10月9日刚刚庆祝完它六百岁的生日。它是在1490年制造的,机械工艺在16世纪中期完善。这座著名的钟纪录了三个不同的时间,即旧波西米亚时间,现代时间和所谓的巴比伦时间。它还显示了太阳和月亮在十二星宿间移动的过程。天文钟下面的部分显示了日历。每当正点的时候,天文钟上面的小窗户会打开,里面的机械偶人会表演,而天文钟旁边的偶人也忙活起来,其中的一个骷髅架会不停的敲敲打打,的确是很creepy,但又让人不得不为波西米亚人的奇思妙想叫绝。

16 细看天文钟,结构很复杂。每到整点两旁的四个人物还有上面两扇小窗内的偶人都会动

17 天文钟下面精美的日历
相比天文钟,它面前从世界各地涌来的游人也是一景。快到正点的时候,这里就变得水泄不通。人们拿着形形色色的旅游小册子,用各种语言探讨着天文钟应该怎么看,比联合国开大会还热闹(参见照片4)。
旧市政厅是登高俯瞰布拉格的最好地方之一,另一个地方是河对面布拉格皇宫前面的广场。在塔顶布拉格的风景令人心醉,真是满城皆是红屋顶。限于篇幅,塔顶的风光下篇再表。

18 布拉格威严的旧市政厅

19 木窗上的纹章。
还有一些其他有趣的照片,就放到这篇里了。

20 记得这是一家餐馆墙上的装饰

21 狮子请客,吃还是不吃?

22 一只特立独行的羊,摄于小城皇宫下面的Nerudova大街

23 多少人的心情都在这一面墙上
24 给你看看捷克钱长什么样。
提到捷克克朗,就想起了在布拉格换钱的经历。这是一个旅游城市,加上经济相对于旁边的德国奥地利来说又不够发达,所以游客还是要经常留神不要被人揩油。
拿换钱来说,我们一开始只是比较各个兑换点电子显示牌上的汇率,最后找了一家汇率不错的窗口换。给了窗口里面的小伙子50美元,但是拿到的捷克钱比按照电子显示屏上的汇率算出来的少很多。一问他,说换100美元才有那个汇率,100美元之下是另一个汇率,差很多。我不悦,说要取消交易,小伙子说不行,换完了就不能再换回来。正好我们刚到布拉格,也需要多点捷克克朗,就又给了他50美元,这样他最后还是用100美元的汇率给我们换了。如果一不注意,就要在汇率上吃亏了。这是布拉格让我不太爽的地方。
没想到在布拉格看到的好多木偶都有点诡异(creepy),让人看了浑身起goose bumps(鸡皮疙瘩),活像是恐怖片里那些玩偶。话说我看的恐怖片虽然很少,但是感觉最恐怖的还就是那些以玩偶娃娃为主角的片子了。

1 商店门外挂着这个大木偶,谁敢把它买回家?

2 另一个商店门口迎客的木偶

3 正在路上走着,突然看到旁边的地下室伸出两只手,这要在晚上多吓人啊
布拉格虽然风景很美,但是我觉得波西米亚的文化似乎总有点诡异的地方。东中欧文化中比较诡异的元素可能还不少吧。传说中的吸血鬼德古拉Dracula不就是罗马尼亚的一个什么贵族嘛。布拉格老城里不少哥特式建筑,可能属于早期哥特式吧。别处的哥特式建筑,比如英国的西敏寺,法国的巴黎圣母院,雷根斯堡的大教堂等都看了不少了,只是感觉壮观宏伟,没有感觉压抑或者诡异。但是布拉格老城里面对着老城广场的哥特式教堂,Church of Our Lady before Tyn,虽然有着中世纪的古朴和沧桑美,但是黑色哥特式的尖顶又有点阴森。在晴空丽日下倒也不怎么样,如果真的是在一个阴雨天,恐怕活像是恐怖电影中的城堡,弄不好从窗户里还会飞出几只蝙蝠来。

4 远处黑色的建筑就是老城广场旁的哥特教堂,面前这些游客都在看老市政厅上的天文钟
捷克的木偶面部表情虽然有点怪,但可是最受游客欢迎的东西,估计是销量最大的旅游纪念品。在布拉格的大街小巷,只要是游客常去的地方,都有不少卖木偶的纪念品商店。因为我也不打算买,就不太好意思凑到近处去拍,一般都是在街对面远远的拍一下,所以下面这些照片大多是大图截下来的。

5

6

7

8 这几个还正常一点

9

10
网上关于捷克木偶的信息还真不少,原来捷克木偶在保护捷克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方面曾经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捷克被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西西公主的婆家)统治之后,捷克的民族文化和语言就被边缘化了。在布拉格抛窗事件发生之后,哈布斯堡家族对于捷克的起义贵族和军队进行了镇压,此后捷克的民族精神更是受到了打压。在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之下,捷克的官方语言采用了德语,戏剧歌剧等表演也大多用德语或者是意大利语,捷克语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在17世纪的时候,一些来自英国、德国、意大利的木偶班子来到捷克的乡间市场里表演,木偶表演就慢慢的在捷克流行起来,成为乡间捷克人民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由于这些木偶表演在当时不登大雅之堂,因此语言也用捷克语,反倒使得捷克语和文化通过木偶剧这种形式保留下来了。在那个时候很多人家世代以表演木偶为生,故事还有表演的风格一代传一代,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因此,捷克的木偶,已经和他们的烤猪肘和啤酒一样,深深融入了他们的文化和生活。

11 街边小店的木门,写着捷克原产手工制造木偶

12 另一扇木门,写着捷克产品。小伙子吃饭回来正在开门。
捷克的木偶剧,其实长期以来一直都不是专给小孩子看的,也不是那些美好的神话故事。它一直用一种认真的有时是讽刺性的方式来表演,观众也常常是一个小村庄内的所有居民,并不只是儿童。由于木偶的面部表情不能变化,木偶表演艺人常常用激情充沛甚至夸张的声音来配音,所有的演唱也都是现场演出的。因此,木偶演出不仅对于艺人的木偶操纵技巧有要求,对于他们的声音要求也很高。

13 街边到处都是摆放着精美纪念品的商店。捷克另一特产就是上面的彩蛋,套娃应该是俄罗斯风情了吧。

14 另一处商店里有趣的小摆设
现在很多来布拉格的游客都要看木偶剧,布拉格有的宣传材料上也说了,不看木偶剧等于没有到过布拉格。不过目前面对游客的木偶剧多为歌剧题材,其中最流行的就是莫扎特的歌剧唐璜,而且录音取代了艺人的现场演唱。其实这样专为娱乐游客而编排的剧目,已经没有多少波西米亚正宗木偶剧的风格了,不看也罢。如果想看原汁原味的木偶剧,就要专找那些以捷克语来表演的剧目了,票价与面对游客的木偶剧相比也便宜很多。虽然语言听不懂,但看场正宗的木偶剧应该是难得的体验。可惜我们那两天都走的很累,晚上也就没有精力去看了。
除了木偶,另一处体验波西米亚辉煌文明的地方,可能就是老城广场旁边旧市政厅墙上的天文钟了。这个天文钟可能是布拉格除了皇宫和查理大桥之外人气第三高的景点了。每当正点时分市政厅前面不大的广场就挤满了举着相机的游客。

15 金光闪闪的天文钟
这座天文钟在刚刚过去的10月9日刚刚庆祝完它六百岁的生日。它是在1490年制造的,机械工艺在16世纪中期完善。这座著名的钟纪录了三个不同的时间,即旧波西米亚时间,现代时间和所谓的巴比伦时间。它还显示了太阳和月亮在十二星宿间移动的过程。天文钟下面的部分显示了日历。每当正点的时候,天文钟上面的小窗户会打开,里面的机械偶人会表演,而天文钟旁边的偶人也忙活起来,其中的一个骷髅架会不停的敲敲打打,的确是很creepy,但又让人不得不为波西米亚人的奇思妙想叫绝。

16 细看天文钟,结构很复杂。每到整点两旁的四个人物还有上面两扇小窗内的偶人都会动

17 天文钟下面精美的日历
相比天文钟,它面前从世界各地涌来的游人也是一景。快到正点的时候,这里就变得水泄不通。人们拿着形形色色的旅游小册子,用各种语言探讨着天文钟应该怎么看,比联合国开大会还热闹(参见照片4)。
旧市政厅是登高俯瞰布拉格的最好地方之一,另一个地方是河对面布拉格皇宫前面的广场。在塔顶布拉格的风景令人心醉,真是满城皆是红屋顶。限于篇幅,塔顶的风光下篇再表。

18 布拉格威严的旧市政厅

19 木窗上的纹章。
还有一些其他有趣的照片,就放到这篇里了。

20 记得这是一家餐馆墙上的装饰

21 狮子请客,吃还是不吃?

22 一只特立独行的羊,摄于小城皇宫下面的Nerudova大街

23 多少人的心情都在这一面墙上

24 给你看看捷克钱长什么样。
提到捷克克朗,就想起了在布拉格换钱的经历。这是一个旅游城市,加上经济相对于旁边的德国奥地利来说又不够发达,所以游客还是要经常留神不要被人揩油。
拿换钱来说,我们一开始只是比较各个兑换点电子显示牌上的汇率,最后找了一家汇率不错的窗口换。给了窗口里面的小伙子50美元,但是拿到的捷克钱比按照电子显示屏上的汇率算出来的少很多。一问他,说换100美元才有那个汇率,100美元之下是另一个汇率,差很多。我不悦,说要取消交易,小伙子说不行,换完了就不能再换回来。正好我们刚到布拉格,也需要多点捷克克朗,就又给了他50美元,这样他最后还是用100美元的汇率给我们换了。如果一不注意,就要在汇率上吃亏了。这是布拉格让我不太爽的地方。
前一篇:布拉格:太“奢侈”的捷克议会
后一篇:布拉格:满城尽是红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