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茨堡:浴火重生的世界文化遗产

标签:
德国自驾维尔茨堡主教宫世界文化遗产二次世界大战建筑巴洛克旅游 |
分类: 欧洲 |
德意志历史文化名城维尔茨堡属于巴伐利亚州,历史上曾经属于巴伐利亚王国,茜茜公主的家乡。不过当年维尔茨堡的大主教权力很大,实际上成为控制当地的诸侯,所以称为“主教王子”。
主教王子们在美因河对面的玛丽安堡住了几百年之后,一位大主教,Johann Philipp Franz von Schonborn, 在一次诉讼中拿到一大笔资金,于是开始在如今主教宫的所在地修建一所奢华的巴洛克宫殿。

在停车场看到维尔茨堡主教宫的正面

在主教宫遥望河对面的玛丽安堡,这也是维尔茨堡最古老的堡垒, 它是在公元1000年前凯尔特人修建的堡垒遗址上建成的
维尔茨堡主教宫的修建堪称集体智慧的结晶。虽然大主教任命了他的建筑师,当时只有三十二岁的Balthasar Neumann来负责主教宫的修建,但是在修建的过程中,很多当时欧洲著名的建筑师参与规划设计。
大主教Johann Philipp Franz von Schonborn来自显赫的Schonborn家族,其他的家族成员包括当时美因兹的选帝侯和维也纳的大臣。他们听说了大主教要修建主教宫的事情,都带 着当地的著名建筑师参与出谋划策。因此,维尔茨堡的主教宫在建筑上吸收了当时欧洲广泛地区著名建筑的风格。在维尔茨堡主教宫建筑的细节上,可以看到从巴黎 到维也纳,从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的一些著名建筑的特征。
由于修建主教宫的时间跨度是二十四年,相对于很多其他欧洲的著名皇宫和教堂而言不是很长, 维尔茨堡的主教宫在建筑上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整体风格的协调统一。

主教宫独特的拱顶

主教宫是一组大的令人惊讶的建筑,建筑内部围出四个庭院

主教宫左侧

主教宫正门上方的精美徽记

主教宫面向内侧庭院的一面则比较简洁

外面则是华丽的晚期巴洛克风格
主教宫的修建历经了几位大主教。开始主导主教宫修建的大主教,Johann Philipp Franz von Schonborn,在主教宫开始修建后几年就去世了,并没有看到主教宫完工的情况。后面的历任大主教,则延续了主教宫的修建。其间建筑师Balthasar Neumann 曾经有一段时间被当时的大主教撤下弃置不用,但在换了一任新的大主教后又被重新启用。很多人为这座庞大规模的建筑呕心沥血,但是可能付出最多的就是Balthasar Neumann。 可以说这是Balthasar Neumann一生心血的结晶,因为他不只是在大部分时间内负责主教宫的设计和修建,同时还要考虑Schonborn家族带来的其他重要建筑师的意见,并且想办法排除掉那些他不喜欢的设计。在主教宫建成后不久,Balthasar Neumann便去世了,不过人们至今可以在主教宫大厅令人惊叹的天顶壁画中找到他的身影。
主教宫不仅从外部建筑结构上是当时欧洲各地重要建筑风格的和谐统一,内部的装饰和壁画同样让人惊叹。我当时在底层的花园大厅等待时,因为不知道不能拍照的规定,照了不少花园大厅的天顶壁画。花园大厅的天顶壁画主要以古希腊神话为主题,展现了狩猎女神狄安娜大宴众神的情景。花园大厅在二战末期的轰炸中幸免于难。

最右边提着弓箭的蓝衣女神,便是狄安娜(Diana)

壁画局部

壁画局部

壁画局部

除了壁画,天顶上的装饰也很精美。飞翔的小天使完全是立体的雕塑,并非浮雕

也有牧羊人这样的民间人物,为画面增添了浪漫气息

壁画的总体效果大概是这样的

壁画局部

另一张壁画的总体效果图
但是主教宫的精品壁画则是大厅气势非凡的楼梯上方,由来自威尼斯的18世纪最著名壁画家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创作的巨幅天顶壁画。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花板式壁画。Tiepolo按照他的想象画了北美洲,亚洲和非洲的风土人情和动物,很有意思。可惜的是不能拍照。

维尔茨堡气派非凡的楼梯,仿照威尼斯总督府楼梯而建,天花板上便是著名的天顶壁画(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主教宫内的教堂,和金碧辉煌的镜厅,都美轮美奂的让人无法描述。虽然外部是巴洛克风格,内部的装修则在很多地方体现出洛可可风格极为华丽的特征。因此维尔茨堡的主教宫在艺术上单成一派,维尔茨堡洛可可(Wurzburg Rococo)在艺术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皇家大厅

主教宫内的教堂(图片来自网络)
可惜的是,1945年3月16日英国空军对维尔茨堡的连续轰炸,没有避开主教宫。在轰炸中主教宫的结构和内部的装饰受到严重破坏,有些装饰精美的房间被完全毁坏,包括镜厅。我们跟随主教宫的工作人员游览时,工作人员解释说,当时他们知道盟军可能要对维尔茨堡进行轰炸,因此一些可以拆下的雕塑装饰都保存了下来。但是镜厅内画着精美图案的镜子不能够拆除,一动就碎了,他们只好默默希望轰炸不会破坏镜厅。遗憾的是,在那次轰炸之中镜厅完全不能幸免。

华丽之极的镜厅(图片来自网络)
在战后德国人花费巨大的人工和努力,一点一点精细的修复了这座宫殿。在镜厅内,人们学习了古时工匠的技法,一点一点按照留下来的资料重新装饰了镜厅。不得不说,德国人的坚持和耐心真的让人佩服。历经八年修复好的镜厅,如今看起来和1870年水粉画中的镜厅没有差别。每个参观者毫无预料的走入镜厅,都会被满目的金碧辉煌和华丽繁复的绘画装饰震撼的说不出话来。重修后的主教宫,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楼大厅内的雕塑

白色大厅内的石膏装饰历经几个月完成,在轰炸中没有被破坏

花园大厅内的雕塑

钟楼

主教宫前面的喷泉,由维尔茨堡居民捐资修建

喷泉雕塑局部

喷泉雕塑局部

一楼的等候大厅。虽然参观主教宫不需要导游,但是那些精美的房间需要工作人员带领才可以入内参观。

一楼的等候大厅。

参观主教宫,细细看下来两三个小时都不够。走累了不妨在喷泉旁坐坐
维尔茨堡主教宫内的花园也很值得一看。参观主教宫需要付费,但是参观花园就完全免费了。德国和奥地利的不少皇家宫殿都是这样,花园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

今天的主教宫,依然还有房间在历经重修。但是如今重修完成对外开放的部分,已经足以使人惊叹。维尔茨堡主教宫,的确是名至实归的世界文化遗产。
主教王子们在美因河对面的玛丽安堡住了几百年之后,一位大主教,Johann Philipp Franz von Schonborn, 在一次诉讼中拿到一大笔资金,于是开始在如今主教宫的所在地修建一所奢华的巴洛克宫殿。

在停车场看到维尔茨堡主教宫的正面

在主教宫遥望河对面的玛丽安堡,这也是维尔茨堡最古老的堡垒, 它是在公元1000年前凯尔特人修建的堡垒遗址上建成的
维尔茨堡主教宫的修建堪称集体智慧的结晶。虽然大主教任命了他的建筑师,当时只有三十二岁的Balthasar Neumann来负责主教宫的修建,但是在修建的过程中,很多当时欧洲著名的建筑师参与规划设计。
大主教Johann Philipp Franz von Schonborn来自显赫的Schonborn家族,其他的家族成员包括当时美因兹的选帝侯和维也纳的大臣。他们听说了大主教要修建主教宫的事情,都带 着当地的著名建筑师参与出谋划策。因此,维尔茨堡的主教宫在建筑上吸收了当时欧洲广泛地区著名建筑的风格。在维尔茨堡主教宫建筑的细节上,可以看到从巴黎 到维也纳,从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的一些著名建筑的特征。
由于修建主教宫的时间跨度是二十四年,相对于很多其他欧洲的著名皇宫和教堂而言不是很长, 维尔茨堡的主教宫在建筑上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整体风格的协调统一。

主教宫独特的拱顶

主教宫是一组大的令人惊讶的建筑,建筑内部围出四个庭院

主教宫左侧

主教宫正门上方的精美徽记

主教宫面向内侧庭院的一面则比较简洁

外面则是华丽的晚期巴洛克风格
主教宫的修建历经了几位大主教。开始主导主教宫修建的大主教,Johann Philipp Franz von Schonborn,在主教宫开始修建后几年就去世了,并没有看到主教宫完工的情况。后面的历任大主教,则延续了主教宫的修建。其间建筑师Balthasar Neumann 曾经有一段时间被当时的大主教撤下弃置不用,但在换了一任新的大主教后又被重新启用。很多人为这座庞大规模的建筑呕心沥血,但是可能付出最多的就是Balthasar Neumann。 可以说这是Balthasar Neumann一生心血的结晶,因为他不只是在大部分时间内负责主教宫的设计和修建,同时还要考虑Schonborn家族带来的其他重要建筑师的意见,并且想办法排除掉那些他不喜欢的设计。在主教宫建成后不久,Balthasar Neumann便去世了,不过人们至今可以在主教宫大厅令人惊叹的天顶壁画中找到他的身影。
主教宫不仅从外部建筑结构上是当时欧洲各地重要建筑风格的和谐统一,内部的装饰和壁画同样让人惊叹。我当时在底层的花园大厅等待时,因为不知道不能拍照的规定,照了不少花园大厅的天顶壁画。花园大厅的天顶壁画主要以古希腊神话为主题,展现了狩猎女神狄安娜大宴众神的情景。花园大厅在二战末期的轰炸中幸免于难。

最右边提着弓箭的蓝衣女神,便是狄安娜(Diana)

壁画局部

壁画局部

壁画局部

除了壁画,天顶上的装饰也很精美。飞翔的小天使完全是立体的雕塑,并非浮雕

也有牧羊人这样的民间人物,为画面增添了浪漫气息

壁画的总体效果大概是这样的

壁画局部

另一张壁画的总体效果图
但是主教宫的精品壁画则是大厅气势非凡的楼梯上方,由来自威尼斯的18世纪最著名壁画家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创作的巨幅天顶壁画。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花板式壁画。Tiepolo按照他的想象画了北美洲,亚洲和非洲的风土人情和动物,很有意思。可惜的是不能拍照。

维尔茨堡气派非凡的楼梯,仿照威尼斯总督府楼梯而建,天花板上便是著名的天顶壁画(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主教宫内的教堂,和金碧辉煌的镜厅,都美轮美奂的让人无法描述。虽然外部是巴洛克风格,内部的装修则在很多地方体现出洛可可风格极为华丽的特征。因此维尔茨堡的主教宫在艺术上单成一派,维尔茨堡洛可可(Wurzburg Rococo)在艺术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皇家大厅

主教宫内的教堂(图片来自网络)
可惜的是,1945年3月16日英国空军对维尔茨堡的连续轰炸,没有避开主教宫。在轰炸中主教宫的结构和内部的装饰受到严重破坏,有些装饰精美的房间被完全毁坏,包括镜厅。我们跟随主教宫的工作人员游览时,工作人员解释说,当时他们知道盟军可能要对维尔茨堡进行轰炸,因此一些可以拆下的雕塑装饰都保存了下来。但是镜厅内画着精美图案的镜子不能够拆除,一动就碎了,他们只好默默希望轰炸不会破坏镜厅。遗憾的是,在那次轰炸之中镜厅完全不能幸免。

华丽之极的镜厅(图片来自网络)
在战后德国人花费巨大的人工和努力,一点一点精细的修复了这座宫殿。在镜厅内,人们学习了古时工匠的技法,一点一点按照留下来的资料重新装饰了镜厅。不得不说,德国人的坚持和耐心真的让人佩服。历经八年修复好的镜厅,如今看起来和1870年水粉画中的镜厅没有差别。每个参观者毫无预料的走入镜厅,都会被满目的金碧辉煌和华丽繁复的绘画装饰震撼的说不出话来。重修后的主教宫,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楼大厅内的雕塑

白色大厅内的石膏装饰历经几个月完成,在轰炸中没有被破坏

花园大厅内的雕塑

钟楼

主教宫前面的喷泉,由维尔茨堡居民捐资修建

喷泉雕塑局部

喷泉雕塑局部

一楼的等候大厅。虽然参观主教宫不需要导游,但是那些精美的房间需要工作人员带领才可以入内参观。

一楼的等候大厅。

参观主教宫,细细看下来两三个小时都不够。走累了不妨在喷泉旁坐坐
维尔茨堡主教宫内的花园也很值得一看。参观主教宫需要付费,但是参观花园就完全免费了。德国和奥地利的不少皇家宫殿都是这样,花园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


今天的主教宫,依然还有房间在历经重修。但是如今重修完成对外开放的部分,已经足以使人惊叹。维尔茨堡主教宫,的确是名至实归的世界文化遗产。
前一篇:维尔茨堡:浪漫之路开始的地方
后一篇:【罗腾堡】童话小城的童话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