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国西部自驾科罗拉多大峡谷亚利桑那州旅游 |
分类: 北美 |
如果在美国只去一座城市,那就应该去纽约。
如果在美国只看一个自然景观,那就应该去大峡谷。

无论之前看过多少关于科罗拉多大峡谷的照片和电视,都不能代替身临其境的震撼。
峡谷边缘是一片树林。我们在树林中穿行,灿烂的阳光洒落在林间。无预料的,前方到了树林的边缘,面前的大地陡然裂开,脚下就是悬崖的边缘。而遥远的对面,则是大峡谷的北缘。



在灿烂的阳光下,大峡谷以它永恒的庄严和雄浑,在我们面前延伸到远方,一直到视线不可及之处。风起云涌,气象万千。飞鸟在我们脚下飞过。那一刻,多希望自己也有双翼,可以在大峡谷中飞翔,自由的俯瞰这片奇观。乘坐小飞机游览大峡谷之所以很受游客欢迎,大抵出于这个原因。


站在大峡谷的边缘,面对着大自然的宏伟壮观,那种感觉无法形容,只有置身其中,才能体会。
大峡谷是对自然伟大力量的最好诠释。峡谷底部的岩石,已经有20亿年的年龄,是科罗拉多高原上最古老的岩石。峡谷最深处落差超过一英里,共有277英里长,南北两端最远处相距约15英里。不过,由于这里空气比较清澈,加上没有对照物,站在峡谷边缘,并没感觉对面的北缘有那么远。


在这里,造物主的力量使我们畏惧慑服。我们感到自身的渺小,生命的短暂,和一些琐事的无关紧要。这样伟大的自然景观,一个人一生中一定要尽可能亲身朝觐一次。



刚刚下过一场雨,天空蓝的明艳。晴空白云下面,大峡谷裸露的岩石呈现出鲜艳的颜色。

蜿蜒的小道通向峡谷底部



一群日本游客,本来说说笑笑,当走到大峡谷边缘突然看到面前大地巨大的裂口,不由得夸张的大呼小叫,一时间相机快门的声音连续响起。那个时候,大峡谷似乎和其他司空见惯的旅游景点没有区别。
但大峡谷东部的天空渐渐变得黑暗,阳光慢慢隐去。远处的乌云聚集翻腾,在电闪雷鸣中似乎要和大地相接一般。当一车车旅行团的游客乘车离开,峡谷边缘变得安静,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此刻似乎只有我们和大峡谷。那时,大峡谷原始粗糙的美,更加能打动人的心灵。

那时,似乎明白了什么,但又无法言说。诗人已经说过:“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峡谷底部可见科罗拉多河一角,它是塑造大峡谷的外力之一。


沿着峡谷向东的一条线路是Desert Drive, 再向东开便出了公园了。这条线路的游人不是很多,所以比较安静。黄昏中,残阳如血,照耀在大峡谷最东端的岩石上。





我们已经走到了大峡谷东部边缘。大峡谷顶部平原的岩石,则是远处锡安国家公园最底部的岩石。


我们在大峡谷只停留一天,但是幸运的是,看到了天气变化下不同的景观。大峡谷的风云变幻,让我们领略了它的大气磅礴。
从东边驶出公园之后,本想住在沿途的一些小镇,但经过时才发现,地图上的小红点,原来就是路两旁零零落落的几间汽车旅馆,在暮色中黯淡的灯光在路边一晃就 过去了。这样的地方,尽管我们十分疲乏,也是不想去住了。离得最近的一个稍大的城镇,便是亚利桑纳和犹他交界的Page小镇了。紧跟住前面一辆车,在黑夜中走着没完没了地弯道,穿过无穷无尽的峡谷,我们终于到了Page。真是难忘的一天。
其他的一些照片

老旅馆,现在已成为受保护的古建筑,为一位女建筑师所设计

Hopi House,也出自上述建筑师的设计,现售卖纳瓦霍人的手工艺品。看过电影风语者(windtalker)(的人应该对纳瓦霍(Navajo )这个名字有点印象吧

绿松石首饰

纳瓦霍人的陶器
精致可爱的工艺品

找游人要东西吃的小松鼠
终于得手了,吃的倍儿香

栖息在悬崖边缘的鸟

黄昏中老公的身影
大峡谷北缘
一般游客自驾都会去大峡谷南缘,如果继续行程从公园东部公路出去经过东缘。不过,如果在西海岸比如洛杉矶参加华人旅行社,一般带去的是大峡谷北缘印第安保护区,那里有一座出名的玻璃桥。因为是印第安保护区,国家公园的票不适用,需要另外买票入场。那里的峡谷景观虽然不如在南缘看到的壮阔,但是脚下的科罗拉多河清晰可见,更可领略走上透明玻璃桥,体会飞鸟从脚下掠过的奇妙感觉。父母参加的西部旅行团,就是走了北线。不过印第安保护区毕竟不如国家公园大方,玻璃桥上不可拍照。

大峡谷北缘的玻璃桥

蜿蜒的科罗拉多河清晰可见
如果在美国只看一个自然景观,那就应该去大峡谷。

无论之前看过多少关于科罗拉多大峡谷的照片和电视,都不能代替身临其境的震撼。
峡谷边缘是一片树林。我们在树林中穿行,灿烂的阳光洒落在林间。无预料的,前方到了树林的边缘,面前的大地陡然裂开,脚下就是悬崖的边缘。而遥远的对面,则是大峡谷的北缘。



在灿烂的阳光下,大峡谷以它永恒的庄严和雄浑,在我们面前延伸到远方,一直到视线不可及之处。风起云涌,气象万千。飞鸟在我们脚下飞过。那一刻,多希望自己也有双翼,可以在大峡谷中飞翔,自由的俯瞰这片奇观。乘坐小飞机游览大峡谷之所以很受游客欢迎,大抵出于这个原因。


站在大峡谷的边缘,面对着大自然的宏伟壮观,那种感觉无法形容,只有置身其中,才能体会。
大峡谷是对自然伟大力量的最好诠释。峡谷底部的岩石,已经有20亿年的年龄,是科罗拉多高原上最古老的岩石。峡谷最深处落差超过一英里,共有277英里长,南北两端最远处相距约15英里。不过,由于这里空气比较清澈,加上没有对照物,站在峡谷边缘,并没感觉对面的北缘有那么远。


在这里,造物主的力量使我们畏惧慑服。我们感到自身的渺小,生命的短暂,和一些琐事的无关紧要。这样伟大的自然景观,一个人一生中一定要尽可能亲身朝觐一次。



刚刚下过一场雨,天空蓝的明艳。晴空白云下面,大峡谷裸露的岩石呈现出鲜艳的颜色。

蜿蜒的小道通向峡谷底部



一群日本游客,本来说说笑笑,当走到大峡谷边缘突然看到面前大地巨大的裂口,不由得夸张的大呼小叫,一时间相机快门的声音连续响起。那个时候,大峡谷似乎和其他司空见惯的旅游景点没有区别。
但大峡谷东部的天空渐渐变得黑暗,阳光慢慢隐去。远处的乌云聚集翻腾,在电闪雷鸣中似乎要和大地相接一般。当一车车旅行团的游客乘车离开,峡谷边缘变得安静,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此刻似乎只有我们和大峡谷。那时,大峡谷原始粗糙的美,更加能打动人的心灵。

那时,似乎明白了什么,但又无法言说。诗人已经说过:“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峡谷底部可见科罗拉多河一角,它是塑造大峡谷的外力之一。


沿着峡谷向东的一条线路是Desert Drive, 再向东开便出了公园了。这条线路的游人不是很多,所以比较安静。黄昏中,残阳如血,照耀在大峡谷最东端的岩石上。





我们已经走到了大峡谷东部边缘。大峡谷顶部平原的岩石,则是远处锡安国家公园最底部的岩石。


我们在大峡谷只停留一天,但是幸运的是,看到了天气变化下不同的景观。大峡谷的风云变幻,让我们领略了它的大气磅礴。
从东边驶出公园之后,本想住在沿途的一些小镇,但经过时才发现,地图上的小红点,原来就是路两旁零零落落的几间汽车旅馆,在暮色中黯淡的灯光在路边一晃就 过去了。这样的地方,尽管我们十分疲乏,也是不想去住了。离得最近的一个稍大的城镇,便是亚利桑纳和犹他交界的Page小镇了。紧跟住前面一辆车,在黑夜中走着没完没了地弯道,穿过无穷无尽的峡谷,我们终于到了Page。真是难忘的一天。
其他的一些照片

老旅馆,现在已成为受保护的古建筑,为一位女建筑师所设计

Hopi House,也出自上述建筑师的设计,现售卖纳瓦霍人的手工艺品。看过电影风语者(windtalker)(的人应该对纳瓦霍(Navajo )这个名字有点印象吧

绿松石首饰

纳瓦霍人的陶器

精致可爱的工艺品

找游人要东西吃的小松鼠

终于得手了,吃的倍儿香

栖息在悬崖边缘的鸟

黄昏中老公的身影
大峡谷北缘
一般游客自驾都会去大峡谷南缘,如果继续行程从公园东部公路出去经过东缘。不过,如果在西海岸比如洛杉矶参加华人旅行社,一般带去的是大峡谷北缘印第安保护区,那里有一座出名的玻璃桥。因为是印第安保护区,国家公园的票不适用,需要另外买票入场。那里的峡谷景观虽然不如在南缘看到的壮阔,但是脚下的科罗拉多河清晰可见,更可领略走上透明玻璃桥,体会飞鸟从脚下掠过的奇妙感觉。父母参加的西部旅行团,就是走了北线。不过印第安保护区毕竟不如国家公园大方,玻璃桥上不可拍照。

大峡谷北缘的玻璃桥

蜿蜒的科罗拉多河清晰可见
前一篇:魁北克城:阳光下的法国味道
后一篇:我们的足迹(不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