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行在中国 |
因为我们的纳木错之行,我认识了小洪。
我们的珠峰驴友在我们去林芝时去了纳木错,我俩便落了单。去纳木错的路况比去珠峰要好得多,包一辆桑塔纳就可以了。我们大概了解了一下行情,便在亚宾馆的Notice Board 上贴了条子。因为我们想当天就回而很多人要在湖边住一夜,我们只找到一位同行者,那就是小洪,看起来很文弱的一个女孩。
小洪其实去过纳木错,和她的藏族朋友。她是香港人,自从来过西藏后便爱上了这里。这已经不知是她第几次来西藏了。小洪对我说,她在这里的藏族朋友远比汉族朋友多。大昭寺对藏人免票而对游客收70元钱。她买了张票陪着藏族阿妈去大昭寺,喇嘛却没有收她的票。我们说你为什么不把票退了,她说算了,就算给藏族的寺庙做点贡献吧。
去纳木错的路果然要好得多,首先是青藏公路,那是没地说的。和青藏公路平行的是修的热火朝天的青藏铁路。在大昭寺时我们恰巧碰到一对母子,母亲便是参与青藏铁路施工的工程师。我问她青藏铁路会不会对环境有很大破坏,她说施工时已经很注意环保问题了。青藏铁路有一段是每年藏羚羊迁徙生仔的必经路线,而每当藏羚羊迁徙时施工单位便为此停工,这对于施工方也是很大的损失。五道梁至楚玛尔河一带是藏羚羊迁徙的必经之地。为了保证它们自由迁徙,青藏铁路建设单位在这一地带也设立了四处野生动物通道。
因为修路,公路上运送物资的车辆很多,又恰巧碰到军车,看起来好像是要去什么地方演
习。拉着大炮的绿色军车没完没了,炮口全部向后,有的炮口上还系着红丝带。每当要超车时就不得不忍受那对着我们的炮口,和冒着滚滚浓烟的尾气。
就这样在青藏公路上走了两个小时,我们又走上了土路。风景开始秀丽起来。蒙着淡淡白雪的小山,含蓄羞涩的在路边延绵不断。透明清澈如水晶的泉水从山间流下,汇入无忧无虑的小溪,滋润着没被破坏的丰厚的高山草甸。走到山口,远处的圣湖安静纯洁的如同处子,在雪山的怀抱中静静泊着。
我们开始激动地拍照,可小洪却一个人走到了一旁,默默地看着纳木错。 我说小洪我给你找张相吧。小洪说不必了。后来她便告诉了我一件事。
在拉萨附近的曲水有间希望小学,小洪曾去过那里,并给那里的孩子们照了很多相片。相片寄去后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都很高兴。孩子们平时上学都要过河坐船。第二年,发洪水,孩子们的船在河中翻了,死了十几个孩子,还有老师。孩子们的追悼会上,摆出来的照片就是小洪照的,因为那是这些孩子这一生中唯一一张照片。可是小洪并不想让她的照片成为这些孩子们这一生中唯一的一张照片啊!那些天真的笑脸,就这样永远的定格在她的相机前,她承受不起这样的记忆。
我的目光离开小洪微红的双眼。我看着远方的纳木错。西藏,你感动我们的,只是这片风景吗?我突然也对按动快门没有了兴趣。如果只为了风景而照,而没有心灵的颤动,那再美的照片,它的灵魂又在哪呢?
看到了纳木错,可离她还有相当远的距离。我们在颠簸中抗拒不住疲惫,开始昏睡。再睁眼时,我们已经来到了纳木错湖边。
下午2点,游人正多。下了车,已有藏民牵着牦牛来问你要不要照相。司机小顾也碰到了他的一个同行。我们站在湖边,无语地看着湛蓝如大海的湖水和湖边纯净的雪山。
过了半个小时,小顾说我们再把车开到扎西半岛那去吧。这时我们发现小洪不见了。我们向四周围看着,没有她的影子。
时间在等待中过去,还是没有小洪的身影。我想她一定是一个人去追寻她的回忆了,可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呢?我们上了车开到半岛入口处看了看,还是没有小洪。再把车开回来,湖边已经没什么游客和车辆了。下午3点,不想过夜的人已经开始往回返了。
老公租了一匹马,潇洒的骑着跑远了。他骑马在湖边转了一大圈,一边还喊着小洪的名字,可还是没找到她。
在等待中开始绝望,小顾一口咬定她一定一个人先回去了,并说我们回去算了。我听了开始生气,为什么你就对人这么不信任呢?我不相信小洪一个人先回去,第一没有理由,第二我相信她不会对我们这么做。在西藏,我不相信有哪个驴友会去欺骗别人。
在等小洪的时候,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问我们能不能捎他回拉萨,我们答应了他。因为他姓苏,我们叫他老苏。老苏是浙江人,从拉萨坐长途车来到当雄,在当雄搭了个拖拉机坐到离纳木错四十公里的地方,然后走路到了纳木错。老苏说他们想去阿里,现缺一个人。我问你们现在有几个人,老苏说三个,另两个都是女孩。我问什么车,老苏说是北京吉普。我说那最好你们多找几个人,去阿里那条线很危险。其实我心里觉得老苏太有点冒进主义了,也没好意思说他 。回来后看中央台一个关于新藏线的专题片,我又想起了老苏。
他那辆2020 应该早就平安回来了,不知道有什么样的故事。
等到4点,我去上厕所,远远看到一个小小的黑影走过来,头上系着红头巾。我有些呆住了,直到她向我挥手。我犹豫地挥挥手,看她又冲我挥了挥手,真是她,小洪,终于回来了。
原来小洪去转湖了。纳木错旁是扎西半岛,转半岛也是转湖的一种方式。小洪走时不愿打扰我们,当时又没看到小顾,便和小顾的同行说她去转湖,4点左右回来。可小顾的同行竟忘了这么重要的事,径自走了。纳木错那里手机根本没有信号,还好我们一直相信小洪不会这样不辞而别,否则小洪就惨了。
我们去湖边的帐篷区吃午饭。小洪自告奋勇去做饭,我打她的下手。一截白萝卜,一小把青葱,一块牛肉,便让她做成了一道美味的菜。煮好了面条,坐在太阳下,每人面前摆上一碗酥油茶,远望如海的纳木错,我觉得这样的感觉以前没有以后也很难有。和我们同桌吃饭的有两位藏族司机。他们要了一大块熟牛肉,用刀切了,不停地给我们夹来一大块牛肉。盛情难却,我吃着小洪炒的菜吃着司机的牛肉喝着酥油茶感觉好极了。
听说司机是青海人,小洪便提起了野牦牛队的事。小洪因为工作关系去采访过索南达杰,之后便与野牦牛队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没想到更巧的是司机与野牦牛队的现任一个队员还是亲戚,谈起很多人来两个人都很熟识。看我对野牦牛队有些陌生的样子,小洪对我谈起了两任队长的死。
第一任队长是索南达杰。他在一个寒冷的夜被盗猎者的子弹击中额头。当天亮后他的队友找到他时,他已冻成一具冰雕,但还是保持着卧倒射击的姿势。
第二任队长扎巴多杰,是索南达杰的妹夫。用小洪的话说,他是个真正的汉子。他带领着野牦牛队继续与盗猎分子进行斗争。为了解决经费的问题,野牦牛队卖了一部分缴获的藏羚羊皮。“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小洪举手做出手枪的姿势对着自己的太阳穴。透彻的阳光下,没有人说话。
当我们在城市中抱怨一切不如意时,我们只想到了自己。但其实,这个世界太广阔,有太多的事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努力。每一个人的力量都是宝贵的。如果跳出渺小自我的圈子,多为别人和这个世界做些事情,这短短的一生才会更有意义。
从西藏回来之后,我发现自己对很多事情的承受力更大了,这正是我想要的。我曾经很爱抱怨工作的繁重,老板的严厉,有些同事的不负责任。但现在我知道这些不算什么。所谓的辛苦如果和别人的相比,根本不算什么。而我承受的一切都是因为我的目标。如果不得不承受,为何不快乐坚强地去承受?
吃过饭,小洪说你们不去转湖吗? 今年是羊年,“马年转山羊年转湖“,羊年转湖顶平日转湖的修行很多倍,咱们去转扎西半岛吧。老公和老苏都十分响应,可怜我只好同意。纳木错海拔4718米,我只有坐在车里还舒服点,下车走几步心脏就好像要跳出喉咙的样子。不忍拂了大家的兴,我就勉为其难跟着大家走吧。
和小洪冲着哈达山磕了个长头,我们上路了。一路上很多转湖的藏民都超过了我们,全是因为我走得太慢。小洪看到有藏民在分享花生粘,便跑过去,要了一点给我们分。除了小顾,我们都吃下去了。小洪这么做是对藏民最大的尊重,我明白她为什么有那么多藏族朋友了。看到有藏族阿妈灌了圣水,小洪便去讨了点圣水,叫我们也上前。阿妈把圣水倒到了我脏兮兮的手心里。我看大家都喝了,便也闭着眼睛喝下去,暗暗祈求可别闹肠炎。回拉萨后并没有事,倒是后来在酒馆里喝了一碗蜂蜜酸奶,开始上吐下泻。
转完扎西半岛,老苏想爬湖边的小石山,我们想去湖边看日落,于是分开,约好晚8点在帐篷区集合。
在湖边遇见四个外国年轻人,来自荷兰,瑞典和以色列。年轻人还是容易沟通,他们也是在拉萨聚起来的。听说我们不在湖边住,他们很诧异。我便说我们快回去了,时间不够。听说我们还去了珠峰大本营,他们看来很钦佩,让我的虚荣心得到了一点小满足。
云很多,日落时没有想象中满天彤云的壮美景色,但也肃穆沉静的让人心动。很多转湖的藏人开着卡车来到湖畔露宿,远远的他们拎着水桶在一趟趟地打着水。我开始后悔不在这里住的决定了。
快8点了,告别那4个年轻人互祝旅途愉快,我们回到帐篷区,老苏还没来。
过了10 分钟,老苏还没回来,我们有些急了。从纳木错回到拉萨至少要4个小时,天已经黑了,我们不应该再晚了。
我们4人开始齐声喊“老苏—“。有人回答,却没有老苏的影子,看来是有人恶作剧。真是什么样无聊的人都有啊。我们再喊,转了圈的喊,哪有老苏的身影。
小顾又开始说,老苏肯定已经走了。我们和小洪还是相信老苏一定没走,他迟来肯定有他的原因。想着想着我们就开始害怕,别老苏在山上出什么意外。我们上了车又开回湖边,有几个人冲我们热情的喊着并挥手,我们一看是那几个老外,于是我们也热情的喊着并挥手。到了湖边喊了一圈看没有老苏,我们又开回去,路过那几个老外又热情的挥手告别一番。
8点半,又是开始绝望的时候了。我们已经准备请当地人上山帮我们找老苏,不然老苏出了事我们是无法原谅自己的。这时候老苏从远处疲惫的走来了。我们见到老苏只有惊喜,哪还敢责备他。原来老苏自己认为约的是8点半。我和老公一天中经历两次寻人的曲折,快累死了。
回去的路黑得很。山路上不时碰到转山人的大卡车,他们为了信仰竟能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我们迷迷糊糊的睡着,小顾便开了收音机,并把音量调的很大。在青藏公路上比在土路上更危险,一辆辆卡车呼啸而过,我生怕司机方向盘一偏我们的小命就没了。还好,小顾的驾驶技术实属一流。半夜1点我们开回拉萨时,我感慨说,我们活着回来了。小洪说,那当然。
没有老苏的手机,分手后便再无消息。倒是和小洪和她的朋友吃了顿饭,正好是我病了的时候。小洪的朋友扎珊便是曲水那家学校的老师,三十多岁的人了,皮肤被高原的阳光和风沙弄得有些粗糙,眼睛中却有专注的善良。因为这双眼睛,平凡的面孔便亮了起来。结账时我们要求和小洪AA,小洪拒绝了,说来北京找我们吃京酱肉丝。
我不希望在旅途中认识的朋友只在西藏保存那份友谊,却在回到紧张功利的城市后彼此淡忘。我希望小洪能尽快出差来北京并找我们讲那些开心和不开心的事,然后我请她吃她想吃的京酱肉丝
我们的珠峰驴友在我们去林芝时去了纳木错,我俩便落了单。去纳木错的路况比去珠峰要好得多,包一辆桑塔纳就可以了。我们大概了解了一下行情,便在亚宾馆的Notice Board 上贴了条子。因为我们想当天就回而很多人要在湖边住一夜,我们只找到一位同行者,那就是小洪,看起来很文弱的一个女孩。
小洪其实去过纳木错,和她的藏族朋友。她是香港人,自从来过西藏后便爱上了这里。这已经不知是她第几次来西藏了。小洪对我说,她在这里的藏族朋友远比汉族朋友多。大昭寺对藏人免票而对游客收70元钱。她买了张票陪着藏族阿妈去大昭寺,喇嘛却没有收她的票。我们说你为什么不把票退了,她说算了,就算给藏族的寺庙做点贡献吧。
去纳木错的路果然要好得多,首先是青藏公路,那是没地说的。和青藏公路平行的是修的热火朝天的青藏铁路。在大昭寺时我们恰巧碰到一对母子,母亲便是参与青藏铁路施工的工程师。我问她青藏铁路会不会对环境有很大破坏,她说施工时已经很注意环保问题了。青藏铁路有一段是每年藏羚羊迁徙生仔的必经路线,而每当藏羚羊迁徙时施工单位便为此停工,这对于施工方也是很大的损失。五道梁至楚玛尔河一带是藏羚羊迁徙的必经之地。为了保证它们自由迁徙,青藏铁路建设单位在这一地带也设立了四处野生动物通道。
因为修路,公路上运送物资的车辆很多,又恰巧碰到军车,看起来好像是要去什么地方演
习。拉着大炮的绿色军车没完没了,炮口全部向后,有的炮口上还系着红丝带。每当要超车时就不得不忍受那对着我们的炮口,和冒着滚滚浓烟的尾气。
就这样在青藏公路上走了两个小时,我们又走上了土路。风景开始秀丽起来。蒙着淡淡白雪的小山,含蓄羞涩的在路边延绵不断。透明清澈如水晶的泉水从山间流下,汇入无忧无虑的小溪,滋润着没被破坏的丰厚的高山草甸。走到山口,远处的圣湖安静纯洁的如同处子,在雪山的怀抱中静静泊着。
我们开始激动地拍照,可小洪却一个人走到了一旁,默默地看着纳木错。 我说小洪我给你找张相吧。小洪说不必了。后来她便告诉了我一件事。
在拉萨附近的曲水有间希望小学,小洪曾去过那里,并给那里的孩子们照了很多相片。相片寄去后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都很高兴。孩子们平时上学都要过河坐船。第二年,发洪水,孩子们的船在河中翻了,死了十几个孩子,还有老师。孩子们的追悼会上,摆出来的照片就是小洪照的,因为那是这些孩子这一生中唯一一张照片。可是小洪并不想让她的照片成为这些孩子们这一生中唯一的一张照片啊!那些天真的笑脸,就这样永远的定格在她的相机前,她承受不起这样的记忆。
我的目光离开小洪微红的双眼。我看着远方的纳木错。西藏,你感动我们的,只是这片风景吗?我突然也对按动快门没有了兴趣。如果只为了风景而照,而没有心灵的颤动,那再美的照片,它的灵魂又在哪呢?
看到了纳木错,可离她还有相当远的距离。我们在颠簸中抗拒不住疲惫,开始昏睡。再睁眼时,我们已经来到了纳木错湖边。
下午2点,游人正多。下了车,已有藏民牵着牦牛来问你要不要照相。司机小顾也碰到了他的一个同行。我们站在湖边,无语地看着湛蓝如大海的湖水和湖边纯净的雪山。
过了半个小时,小顾说我们再把车开到扎西半岛那去吧。这时我们发现小洪不见了。我们向四周围看着,没有她的影子。
时间在等待中过去,还是没有小洪的身影。我想她一定是一个人去追寻她的回忆了,可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呢?我们上了车开到半岛入口处看了看,还是没有小洪。再把车开回来,湖边已经没什么游客和车辆了。下午3点,不想过夜的人已经开始往回返了。
老公租了一匹马,潇洒的骑着跑远了。他骑马在湖边转了一大圈,一边还喊着小洪的名字,可还是没找到她。
在等待中开始绝望,小顾一口咬定她一定一个人先回去了,并说我们回去算了。我听了开始生气,为什么你就对人这么不信任呢?我不相信小洪一个人先回去,第一没有理由,第二我相信她不会对我们这么做。在西藏,我不相信有哪个驴友会去欺骗别人。
在等小洪的时候,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问我们能不能捎他回拉萨,我们答应了他。因为他姓苏,我们叫他老苏。老苏是浙江人,从拉萨坐长途车来到当雄,在当雄搭了个拖拉机坐到离纳木错四十公里的地方,然后走路到了纳木错。老苏说他们想去阿里,现缺一个人。我问你们现在有几个人,老苏说三个,另两个都是女孩。我问什么车,老苏说是北京吉普。我说那最好你们多找几个人,去阿里那条线很危险。其实我心里觉得老苏太有点冒进主义了,也没好意思说他 。回来后看中央台一个关于新藏线的专题片,我又想起了老苏。
他那辆2020 应该早就平安回来了,不知道有什么样的故事。
等到4点,我去上厕所,远远看到一个小小的黑影走过来,头上系着红头巾。我有些呆住了,直到她向我挥手。我犹豫地挥挥手,看她又冲我挥了挥手,真是她,小洪,终于回来了。
原来小洪去转湖了。纳木错旁是扎西半岛,转半岛也是转湖的一种方式。小洪走时不愿打扰我们,当时又没看到小顾,便和小顾的同行说她去转湖,4点左右回来。可小顾的同行竟忘了这么重要的事,径自走了。纳木错那里手机根本没有信号,还好我们一直相信小洪不会这样不辞而别,否则小洪就惨了。
我们去湖边的帐篷区吃午饭。小洪自告奋勇去做饭,我打她的下手。一截白萝卜,一小把青葱,一块牛肉,便让她做成了一道美味的菜。煮好了面条,坐在太阳下,每人面前摆上一碗酥油茶,远望如海的纳木错,我觉得这样的感觉以前没有以后也很难有。和我们同桌吃饭的有两位藏族司机。他们要了一大块熟牛肉,用刀切了,不停地给我们夹来一大块牛肉。盛情难却,我吃着小洪炒的菜吃着司机的牛肉喝着酥油茶感觉好极了。
听说司机是青海人,小洪便提起了野牦牛队的事。小洪因为工作关系去采访过索南达杰,之后便与野牦牛队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没想到更巧的是司机与野牦牛队的现任一个队员还是亲戚,谈起很多人来两个人都很熟识。看我对野牦牛队有些陌生的样子,小洪对我谈起了两任队长的死。
第一任队长是索南达杰。他在一个寒冷的夜被盗猎者的子弹击中额头。当天亮后他的队友找到他时,他已冻成一具冰雕,但还是保持着卧倒射击的姿势。
第二任队长扎巴多杰,是索南达杰的妹夫。用小洪的话说,他是个真正的汉子。他带领着野牦牛队继续与盗猎分子进行斗争。为了解决经费的问题,野牦牛队卖了一部分缴获的藏羚羊皮。“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小洪举手做出手枪的姿势对着自己的太阳穴。透彻的阳光下,没有人说话。
当我们在城市中抱怨一切不如意时,我们只想到了自己。但其实,这个世界太广阔,有太多的事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努力。每一个人的力量都是宝贵的。如果跳出渺小自我的圈子,多为别人和这个世界做些事情,这短短的一生才会更有意义。
从西藏回来之后,我发现自己对很多事情的承受力更大了,这正是我想要的。我曾经很爱抱怨工作的繁重,老板的严厉,有些同事的不负责任。但现在我知道这些不算什么。所谓的辛苦如果和别人的相比,根本不算什么。而我承受的一切都是因为我的目标。如果不得不承受,为何不快乐坚强地去承受?
吃过饭,小洪说你们不去转湖吗? 今年是羊年,“马年转山羊年转湖“,羊年转湖顶平日转湖的修行很多倍,咱们去转扎西半岛吧。老公和老苏都十分响应,可怜我只好同意。纳木错海拔4718米,我只有坐在车里还舒服点,下车走几步心脏就好像要跳出喉咙的样子。不忍拂了大家的兴,我就勉为其难跟着大家走吧。
和小洪冲着哈达山磕了个长头,我们上路了。一路上很多转湖的藏民都超过了我们,全是因为我走得太慢。小洪看到有藏民在分享花生粘,便跑过去,要了一点给我们分。除了小顾,我们都吃下去了。小洪这么做是对藏民最大的尊重,我明白她为什么有那么多藏族朋友了。看到有藏族阿妈灌了圣水,小洪便去讨了点圣水,叫我们也上前。阿妈把圣水倒到了我脏兮兮的手心里。我看大家都喝了,便也闭着眼睛喝下去,暗暗祈求可别闹肠炎。回拉萨后并没有事,倒是后来在酒馆里喝了一碗蜂蜜酸奶,开始上吐下泻。
转完扎西半岛,老苏想爬湖边的小石山,我们想去湖边看日落,于是分开,约好晚8点在帐篷区集合。
在湖边遇见四个外国年轻人,来自荷兰,瑞典和以色列。年轻人还是容易沟通,他们也是在拉萨聚起来的。听说我们不在湖边住,他们很诧异。我便说我们快回去了,时间不够。听说我们还去了珠峰大本营,他们看来很钦佩,让我的虚荣心得到了一点小满足。
云很多,日落时没有想象中满天彤云的壮美景色,但也肃穆沉静的让人心动。很多转湖的藏人开着卡车来到湖畔露宿,远远的他们拎着水桶在一趟趟地打着水。我开始后悔不在这里住的决定了。
快8点了,告别那4个年轻人互祝旅途愉快,我们回到帐篷区,老苏还没来。
过了10 分钟,老苏还没回来,我们有些急了。从纳木错回到拉萨至少要4个小时,天已经黑了,我们不应该再晚了。
我们4人开始齐声喊“老苏—“。有人回答,却没有老苏的影子,看来是有人恶作剧。真是什么样无聊的人都有啊。我们再喊,转了圈的喊,哪有老苏的身影。
小顾又开始说,老苏肯定已经走了。我们和小洪还是相信老苏一定没走,他迟来肯定有他的原因。想着想着我们就开始害怕,别老苏在山上出什么意外。我们上了车又开回湖边,有几个人冲我们热情的喊着并挥手,我们一看是那几个老外,于是我们也热情的喊着并挥手。到了湖边喊了一圈看没有老苏,我们又开回去,路过那几个老外又热情的挥手告别一番。
8点半,又是开始绝望的时候了。我们已经准备请当地人上山帮我们找老苏,不然老苏出了事我们是无法原谅自己的。这时候老苏从远处疲惫的走来了。我们见到老苏只有惊喜,哪还敢责备他。原来老苏自己认为约的是8点半。我和老公一天中经历两次寻人的曲折,快累死了。
回去的路黑得很。山路上不时碰到转山人的大卡车,他们为了信仰竟能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我们迷迷糊糊的睡着,小顾便开了收音机,并把音量调的很大。在青藏公路上比在土路上更危险,一辆辆卡车呼啸而过,我生怕司机方向盘一偏我们的小命就没了。还好,小顾的驾驶技术实属一流。半夜1点我们开回拉萨时,我感慨说,我们活着回来了。小洪说,那当然。
没有老苏的手机,分手后便再无消息。倒是和小洪和她的朋友吃了顿饭,正好是我病了的时候。小洪的朋友扎珊便是曲水那家学校的老师,三十多岁的人了,皮肤被高原的阳光和风沙弄得有些粗糙,眼睛中却有专注的善良。因为这双眼睛,平凡的面孔便亮了起来。结账时我们要求和小洪AA,小洪拒绝了,说来北京找我们吃京酱肉丝。
我不希望在旅途中认识的朋友只在西藏保存那份友谊,却在回到紧张功利的城市后彼此淡忘。我希望小洪能尽快出差来北京并找我们讲那些开心和不开心的事,然后我请她吃她想吃的京酱肉丝
后一篇:新疆秋天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