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丽江雨崩梅里雪山卡瓦格博面茨姆峰尼农峡谷澜沧江泥石流山体滑坡 |
分类: 行走在路上-中国遍地走 |

在路上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我们唯有将沿途的风景尽可能多的留存在记忆深处,随时可以能够从大脑的最深处,把那份感动提取出来。
徒步雨崩的第三天,是要告别这个人间天堂的时刻。通常意义上,背包客、旅行者去雨崩,都是玩一个内转,也就是小转山,从西当温泉进,南宗垭口-上雨崩-下雨崩-神瀑(如果天气允许,还可以加上冰湖,这就需要四天的时间了。)-上雨崩-最后从尼农峡谷出来,大概需要三天的时间。
写这篇博文之前,在网上各种搜索关于尼农峡谷的资料,却不得寻之。据领队拉松尼玛讲,尼农峡谷的溪流由雨崩村几座雪山的雪水汇聚而成,一路绵延十多公里,最终汇入澜沧江,流向远方。
徒步尼农峡谷,我们选择了从上雨崩开始。吃完早饭,八点半准时背起背包出发。从上雨崩出发,直到走出尼农峡谷,大概约有不到十公里,要从3400米的地方一路下坡到2600米。
其实,说起来徒步这段路的前半部分,并没有太多的困难路段,一路的下坡也轻松了许多。行走在高山峡谷间,如画的风景让我们如同在仙境中穿梭,脚下潺潺的溪水演奏着一路的欢愉。半路上偶遇的破屋,三五成群的牛羊,面对着雪域神山,让很多人就想此刻停下脚步,不再走了,就这样劈材喂马,纵横山野;面朝雪山,春暖花开的过完此生。
当然,理想总归是理想,理想与现实总是有着千差万别,发完了这一顿感慨,还是要继续行走其间。
各个雪域神山上融化的雪水,汇聚成了尼农河,时而如轻音乐般的曼妙,时而又如一曲雄壮的进行曲奔流在高山峡谷间,让每一个人都忘记了疲倦,和行走的枯燥,融合在这欢快的声音里,如画的景致中。
路过第二个木桥,上桥走过,继续前行,路也变得崎岖了很多,多数都是裸露在外的岩石,一不小心就会崴了脚。在身边奔流的溪水随着水势的加大,峡谷落差的加深,也显出了一些咆哮的感觉。穿梭在这里,如同穿梭在原始森林,高大的林木为我们遮阳,路边的野花为我们引路。
一路走走停停,边玩边摄,大概中午12点半的时候抵达中午午餐的休息点,格桑梅朵客栈。
格桑梅朵,也就是传说中的格桑花,花语是爱与吉祥。来到这么一个充满爱与吉祥的地方,做短暂休息,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暖暖的,跟人以精神,尤其是对于走了半天山路的驴子们来说。现在这个季节,是草原上格桑花开的时节,藏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不管是谁,只要找到了八瓣格桑梅朵,就找到了幸福。希望大家都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格桑梅朵客栈的食物还是很丰富的,价格和这一路上所遇到的休息站的价格都是一样的。给饥肠辘辘的肠胃补给好养分,休息好腿脚,再一次上路,继续在山间穿梭。
接下来的这一半路程,虽然没了什么坡度,但是却平添了一些危险。最后的这段路程,是走在悬崖边的一段路,右手是约千米的悬崖,左手就是有碎石滚落的山崖,而这条路的最窄处只有40厘米,最宽处也仅有一米左右。
据当地人讲,连他们都不是很愿意走这条路,夏天雨季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泥石流、山体滑坡这样的地质灾害发生;据说,也发生过有驴友在走这段路的时,跌落悬崖的事情发生。所以,户外有危险,行走需谨慎。如果选择走尼农峡谷这条路,最好避开夏天雨季,和冬天雪季。
这一段路用时大约1小时,全程走整个尼农峡谷大概需要4-6小时。最终穿过尼农桥,乘坐前来接我们的车,离开这个人间天堂的地方,返回人间。结束雨崩内转之行。
走雨崩,挑战的更多是毅力,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有无限美景在等你。
去,雨崩吧!

离开雨崩前,再看一眼这个人间天堂,我想我还会再回到这里。

希望这里永远都那么圣洁。

出发。行走在山腰间。

行走在森林里

可爱的藏族大男孩-拉松尼玛,我们的领队

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的白马雪山

如果,有这么一座茅屋,你是否愿意就在此劈材喂马,纵横山野呢?

我想,这祖孙俩,就是那在这里劈材喂马,纵横山野间的人吧。

新绿,生命……

散养的牲畜,真正的纯天然

这段路走起来相对轻松了许多

这次来雨崩,我知道了一个新的物种,犏牛。牦牛和普通牛的杂交品种。
它像卫士一样,审视着我们,也或者为我们指明方向。

这简易的桥,却提供了大大的方便,也很结实。

尼农河水

捕捉下这秀水、美景

顽皮的拉松


休息的空档,大家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

在尼农峡谷合影一张

继续上路,穿越林海。

尼农河水一路在峡谷中陪伴我们


蓝天、顽石、秀水,组合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

山路曲曲

含苞待放的鸢尾花

雪山神韵

沿途会有一些这样的木牌,上面做着一些广告,或许你会用得到。

美丽的格桑花

整个梅里雪山的手绘攻略图

看一眼前方的深渊

回眸一下山野中孤独的格桑梅朵客栈




狭窄的山路,没有任何的防护


一步之遥就是悬崖

奔流不息的尼农河水向着不远处的澜沧江前进

走在这样的路上,虽然平坦,但是却不可大意。
你要留心脚下的悬崖,还要担心头顶的落石。

尼农河水在此与澜沧江汇合



奔流不息的澜沧江




尼农村,宛如沙漠里的绿洲,有那么一点点的小清新的感觉

尼农桥。这里也是徒步尼农峡谷的终点,司机就在澜沧江对岸迎接我们。

在回去的车上,拉松给我展示高原上的产物羊肚菌。
据说这个东西要1000块钱一斤,很补。

从尼农桥坐车大概行驶一个小时会返回到飞来寺。
雪域神山面茨姆峰、五冠峰展开容颜迎接着我们。



再见,雨崩。再见,卡瓦格博。再见,梅里雪山。
徒步雨崩的第三天,是要告别这个人间天堂的时刻。通常意义上,背包客、旅行者去雨崩,都是玩一个内转,也就是小转山,从西当温泉进,南宗垭口-上雨崩-下雨崩-神瀑(如果天气允许,还可以加上冰湖,这就需要四天的时间了。)-上雨崩-最后从尼农峡谷出来,大概需要三天的时间。
写这篇博文之前,在网上各种搜索关于尼农峡谷的资料,却不得寻之。据领队拉松尼玛讲,尼农峡谷的溪流由雨崩村几座雪山的雪水汇聚而成,一路绵延十多公里,最终汇入澜沧江,流向远方。
徒步尼农峡谷,我们选择了从上雨崩开始。吃完早饭,八点半准时背起背包出发。从上雨崩出发,直到走出尼农峡谷,大概约有不到十公里,要从3400米的地方一路下坡到2600米。
其实,说起来徒步这段路的前半部分,并没有太多的困难路段,一路的下坡也轻松了许多。行走在高山峡谷间,如画的风景让我们如同在仙境中穿梭,脚下潺潺的溪水演奏着一路的欢愉。半路上偶遇的破屋,三五成群的牛羊,面对着雪域神山,让很多人就想此刻停下脚步,不再走了,就这样劈材喂马,纵横山野;面朝雪山,春暖花开的过完此生。
当然,理想总归是理想,理想与现实总是有着千差万别,发完了这一顿感慨,还是要继续行走其间。
各个雪域神山上融化的雪水,汇聚成了尼农河,时而如轻音乐般的曼妙,时而又如一曲雄壮的进行曲奔流在高山峡谷间,让每一个人都忘记了疲倦,和行走的枯燥,融合在这欢快的声音里,如画的景致中。
路过第二个木桥,上桥走过,继续前行,路也变得崎岖了很多,多数都是裸露在外的岩石,一不小心就会崴了脚。在身边奔流的溪水随着水势的加大,峡谷落差的加深,也显出了一些咆哮的感觉。穿梭在这里,如同穿梭在原始森林,高大的林木为我们遮阳,路边的野花为我们引路。
一路走走停停,边玩边摄,大概中午12点半的时候抵达中午午餐的休息点,格桑梅朵客栈。
格桑梅朵,也就是传说中的格桑花,花语是爱与吉祥。来到这么一个充满爱与吉祥的地方,做短暂休息,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暖暖的,跟人以精神,尤其是对于走了半天山路的驴子们来说。现在这个季节,是草原上格桑花开的时节,藏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不管是谁,只要找到了八瓣格桑梅朵,就找到了幸福。希望大家都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格桑梅朵客栈的食物还是很丰富的,价格和这一路上所遇到的休息站的价格都是一样的。给饥肠辘辘的肠胃补给好养分,休息好腿脚,再一次上路,继续在山间穿梭。
接下来的这一半路程,虽然没了什么坡度,但是却平添了一些危险。最后的这段路程,是走在悬崖边的一段路,右手是约千米的悬崖,左手就是有碎石滚落的山崖,而这条路的最窄处只有40厘米,最宽处也仅有一米左右。
据当地人讲,连他们都不是很愿意走这条路,夏天雨季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泥石流、山体滑坡这样的地质灾害发生;据说,也发生过有驴友在走这段路的时,跌落悬崖的事情发生。所以,户外有危险,行走需谨慎。如果选择走尼农峡谷这条路,最好避开夏天雨季,和冬天雪季。
这一段路用时大约1小时,全程走整个尼农峡谷大概需要4-6小时。最终穿过尼农桥,乘坐前来接我们的车,离开这个人间天堂的地方,返回人间。结束雨崩内转之行。
走雨崩,挑战的更多是毅力,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有无限美景在等你。
去,雨崩吧!

离开雨崩前,再看一眼这个人间天堂,我想我还会再回到这里。

希望这里永远都那么圣洁。

出发。行走在山腰间。

行走在森林里

可爱的藏族大男孩-拉松尼玛,我们的领队

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的白马雪山

如果,有这么一座茅屋,你是否愿意就在此劈材喂马,纵横山野呢?

我想,这祖孙俩,就是那在这里劈材喂马,纵横山野间的人吧。

新绿,生命……

散养的牲畜,真正的纯天然

这段路走起来相对轻松了许多

这次来雨崩,我知道了一个新的物种,犏牛。牦牛和普通牛的杂交品种。
它像卫士一样,审视着我们,也或者为我们指明方向。

这简易的桥,却提供了大大的方便,也很结实。

尼农河水

捕捉下这秀水、美景

顽皮的拉松


休息的空档,大家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

在尼农峡谷合影一张

继续上路,穿越林海。

尼农河水一路在峡谷中陪伴我们


蓝天、顽石、秀水,组合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

山路曲曲

含苞待放的鸢尾花

雪山神韵

沿途会有一些这样的木牌,上面做着一些广告,或许你会用得到。

美丽的格桑花

整个梅里雪山的手绘攻略图

看一眼前方的深渊

回眸一下山野中孤独的格桑梅朵客栈




狭窄的山路,没有任何的防护


一步之遥就是悬崖

奔流不息的尼农河水向着不远处的澜沧江前进

走在这样的路上,虽然平坦,但是却不可大意。
你要留心脚下的悬崖,还要担心头顶的落石。

尼农河水在此与澜沧江汇合



奔流不息的澜沧江




尼农村,宛如沙漠里的绿洲,有那么一点点的小清新的感觉

尼农桥。这里也是徒步尼农峡谷的终点,司机就在澜沧江对岸迎接我们。

在回去的车上,拉松给我展示高原上的产物羊肚菌。
据说这个东西要1000块钱一斤,很补。

从尼农桥坐车大概行驶一个小时会返回到飞来寺。
雪域神山面茨姆峰、五冠峰展开容颜迎接着我们。



再见,雨崩。再见,卡瓦格博。再见,梅里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