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贵州梵净山弥勒菩萨李秀媛正大综艺蘑菇石金顶红云金顶旅游 |
分类: 行走在路上-中国遍地走 |
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梵净山,为中国的第五大佛教圣地,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齐名。
梵净山海拔2494米,为武陵山脉主峰,山上原始生态保存完好,是黔金丝猴的栖息地。梵净山一名的由来,源自明朝初年,由于此地风光神奇,佛教兴盛,僧众皆向往其“梵天净土”的大美,故正式得名“梵净山”,民间则称“大佛山”,此地为弥勒菩萨道场。
历史上,梵净山的佛教寺庙历经五次重建,从明隆庆年间一直到光绪22年,这五次修建才结束,直到今天。
登梵净山当天,天气阴沉沉,从龙泉寺坐景区小巴约15分钟左右抵达索道站。登梵净山有两种方式,体力、腿脚好的,可以选择步行上山,此外还可以乘索道上山。从上索道处到下索道,距离为3455米,落差为1193米。所以,如果是徒步上山的话,要从山脚下上升1193米,要量力而行。
梵净山索道轿厢一次可乘坐8人,单程是90元,往返160元。坐在轿厢里,牵引带着我们一路攀升,梵净山的层次凸显,树木沟壑全被踩在脚下。随着高度继续上升,云层、雾气逐渐增多,视野也没有先前开阔了,置身其中,宛如人在仙境中,多了一层神秘、飘渺的感觉。
整个索道的过程时长大约也要20分钟左右,如果遇到好天气的时候,可以遍赏梵净山的层林尽染,运气好的话,说不定你还能看到林间跳跃、嬉戏的黔金丝猴。从下索道站开始,继续步行上山,湿漉漉的台阶路有一点湿滑,大家都走的小心翼翼,自然速度也慢了许多。几个腿脚麻溜的,却先行一步,将大部队远远的落在了身后。这先头部队中,就有我们大名鼎鼎的著名主持人李秀媛姐姐,相信看过《正大综艺》的同学,都会对那个成天说着“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女人羡慕不已。她也是我的偶像,记得小时候看“正大综艺”,就对她羡慕不已,心想如果有一天我可以像她一样满世界跑,做旅游的工作,那该多好。这次能够与她同行梵净山,也是缘分所致,开心。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蘑菇石”,所以对沿途所经过的承恩寺、僧塔、拜佛台等景观都匆匆略过。
上升的海拔每增高一米,空气中的雾气也随之增多,对于貌似近在咫尺隐隐约约的岩石,都只能去猜个大概。从拜佛台沿着台阶继续向上,转个弯,蘑菇石已经好像在我们的视野范围之内,无奈因为大雾,也只能猜个大概。继续加快脚步,约莫十分钟的光景,蘑菇石终于呈现在眼前。站在台阶上仰望蘑菇石,加上云雾的作用,显得神秘莫测、高大了许多。“蘑菇石”得名,源自它的形象,因其上大下小,与蘑菇形似,便被称为蘑菇石。蘑菇石已经在风雨中历经十亿年,看似一触即倾,其实岿然不动,可谓是造物主举世无双的一座魔幻现实主义经典雕塑。
蘑菇石景观,除蘑菇石外还有其它的岩石景观,各个造型独特,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稍作休息后,我们继续前进,一行九人前往梵净山老金顶。九人小队伍中,就有秀媛姐,她可是唯一的女性哦。当然,别看她是女性,可是真是应了那句“巾帼不让须眉”,爬起山来,不输同行的男同胞,而且还比男同胞的体力好,佩服一个。
爬老金顶最好是折回到拜佛台处的小路上山,因为这边不背阴,台阶上很少有积雪和浮冰,攀爬起来不会太滑,也相对容易一些。现在老金顶已经算是荒废了,一般情况下,游客都是去登红云金顶。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这次没有登。
老金顶有一个燃灯殿,如今也荒了,没有香火,没有僧人。登顶后,大家来了一个到此一游照,便下山去跟大部队汇合了。
梵净山门票旺季的时候110元一个人,淡季90元。
住宿的话,景区内有酒店,条件一般。

龙泉寺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俯瞰大地芸芸众生

憨态可掬的弥勒菩萨,让人会有一种亲近感

无论从哪个角度,你都能找到菩萨那憨态可掬的笑容

龙泉寺的香火还算旺盛

乘坐索道上山,半山腰的雾气如入仙境


秀媛大牌体力很好,将好多同伴落在身后。

我记得这块是叫风动石,不知有没有记错。

云雾中的风动石


越往上爬,气温越低,半山腰出现了冰挂。


云雾中的承恩寺


僧塔:明朝明然如泰大师墓塔。是梵净山玄妙禅派第五代主持。

梵净山不仅有弥勒佛祖,作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中国五个成员单位之一的梵净山,这里还有优良的植被。
即使你在寒冬来,也可以看到让你感动的绿色。珍惜、爱护,我们的大自然。




拜佛台
善男信女极虔诚,拜佛皆求佛显灵。
自笑普通游客耳,直须抓紧奔游程。
(七绝来源网络)

隐藏在云雾中的怪石,显得神秘了许多






蘑菇石

这块岩石像不像一只拳起来的手呢?

蘑菇石看起来是不是很有气势呢?



这是谁这么大力气,将掌印留在了这里。哈哈……





舍身崖

树枝上的冰挂

冰挂犹如一幅水墨画


近看拜佛台

秀媛大牌开始登金顶喽……


巾帼不让须眉的大牌姐

爬上来的这条路,实在是有点险

同行的DV大师,好摄之徒


燃灯殿前的秀媛姐、马夫、棋子


秀媛姐现场接受好摄之徒的采访

彪悍的马夫

下山喽……

最后,我在梵净山大门前漂浮一张,哈哈……
梵净山海拔2494米,为武陵山脉主峰,山上原始生态保存完好,是黔金丝猴的栖息地。梵净山一名的由来,源自明朝初年,由于此地风光神奇,佛教兴盛,僧众皆向往其“梵天净土”的大美,故正式得名“梵净山”,民间则称“大佛山”,此地为弥勒菩萨道场。
历史上,梵净山的佛教寺庙历经五次重建,从明隆庆年间一直到光绪22年,这五次修建才结束,直到今天。
登梵净山当天,天气阴沉沉,从龙泉寺坐景区小巴约15分钟左右抵达索道站。登梵净山有两种方式,体力、腿脚好的,可以选择步行上山,此外还可以乘索道上山。从上索道处到下索道,距离为3455米,落差为1193米。所以,如果是徒步上山的话,要从山脚下上升1193米,要量力而行。
梵净山索道轿厢一次可乘坐8人,单程是90元,往返160元。坐在轿厢里,牵引带着我们一路攀升,梵净山的层次凸显,树木沟壑全被踩在脚下。随着高度继续上升,云层、雾气逐渐增多,视野也没有先前开阔了,置身其中,宛如人在仙境中,多了一层神秘、飘渺的感觉。
整个索道的过程时长大约也要20分钟左右,如果遇到好天气的时候,可以遍赏梵净山的层林尽染,运气好的话,说不定你还能看到林间跳跃、嬉戏的黔金丝猴。从下索道站开始,继续步行上山,湿漉漉的台阶路有一点湿滑,大家都走的小心翼翼,自然速度也慢了许多。几个腿脚麻溜的,却先行一步,将大部队远远的落在了身后。这先头部队中,就有我们大名鼎鼎的著名主持人李秀媛姐姐,相信看过《正大综艺》的同学,都会对那个成天说着“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女人羡慕不已。她也是我的偶像,记得小时候看“正大综艺”,就对她羡慕不已,心想如果有一天我可以像她一样满世界跑,做旅游的工作,那该多好。这次能够与她同行梵净山,也是缘分所致,开心。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蘑菇石”,所以对沿途所经过的承恩寺、僧塔、拜佛台等景观都匆匆略过。
上升的海拔每增高一米,空气中的雾气也随之增多,对于貌似近在咫尺隐隐约约的岩石,都只能去猜个大概。从拜佛台沿着台阶继续向上,转个弯,蘑菇石已经好像在我们的视野范围之内,无奈因为大雾,也只能猜个大概。继续加快脚步,约莫十分钟的光景,蘑菇石终于呈现在眼前。站在台阶上仰望蘑菇石,加上云雾的作用,显得神秘莫测、高大了许多。“蘑菇石”得名,源自它的形象,因其上大下小,与蘑菇形似,便被称为蘑菇石。蘑菇石已经在风雨中历经十亿年,看似一触即倾,其实岿然不动,可谓是造物主举世无双的一座魔幻现实主义经典雕塑。
蘑菇石景观,除蘑菇石外还有其它的岩石景观,各个造型独特,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稍作休息后,我们继续前进,一行九人前往梵净山老金顶。九人小队伍中,就有秀媛姐,她可是唯一的女性哦。当然,别看她是女性,可是真是应了那句“巾帼不让须眉”,爬起山来,不输同行的男同胞,而且还比男同胞的体力好,佩服一个。
爬老金顶最好是折回到拜佛台处的小路上山,因为这边不背阴,台阶上很少有积雪和浮冰,攀爬起来不会太滑,也相对容易一些。现在老金顶已经算是荒废了,一般情况下,游客都是去登红云金顶。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这次没有登。
老金顶有一个燃灯殿,如今也荒了,没有香火,没有僧人。登顶后,大家来了一个到此一游照,便下山去跟大部队汇合了。
梵净山门票旺季的时候110元一个人,淡季90元。
住宿的话,景区内有酒店,条件一般。

龙泉寺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俯瞰大地芸芸众生

憨态可掬的弥勒菩萨,让人会有一种亲近感

无论从哪个角度,你都能找到菩萨那憨态可掬的笑容

龙泉寺的香火还算旺盛

乘坐索道上山,半山腰的雾气如入仙境


秀媛大牌体力很好,将好多同伴落在身后。

我记得这块是叫风动石,不知有没有记错。

云雾中的风动石


越往上爬,气温越低,半山腰出现了冰挂。


云雾中的承恩寺


僧塔:明朝明然如泰大师墓塔。是梵净山玄妙禅派第五代主持。

梵净山不仅有弥勒佛祖,作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中国五个成员单位之一的梵净山,这里还有优良的植被。
即使你在寒冬来,也可以看到让你感动的绿色。珍惜、爱护,我们的大自然。




拜佛台
善男信女极虔诚,拜佛皆求佛显灵。
自笑普通游客耳,直须抓紧奔游程。
(七绝来源网络)

隐藏在云雾中的怪石,显得神秘了许多






蘑菇石

这块岩石像不像一只拳起来的手呢?

蘑菇石看起来是不是很有气势呢?



这是谁这么大力气,将掌印留在了这里。哈哈……





舍身崖

树枝上的冰挂

冰挂犹如一幅水墨画


近看拜佛台

秀媛大牌开始登金顶喽……


巾帼不让须眉的大牌姐

爬上来的这条路,实在是有点险

同行的DV大师,好摄之徒


燃灯殿前的秀媛姐、马夫、棋子


秀媛姐现场接受好摄之徒的采访

彪悍的马夫

下山喽……


最后,我在梵净山大门前漂浮一张,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