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生活梦想蔚县玉皇阁打树花西古堡北宫堡民间艺人民俗社火旅游 |
分类: 行走在路上-中国遍地走 |
在一片感慨声中,我们告别横涧村,继续行驶在燕赵大地上。午饭是在刚进入县城,一个天津女人开的饭馆解决的。年轻的容貌,让我们很难想象,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饭菜做的也只能算一般,可能大家奔波了一上午,都饿了,很快将摆上桌的食物一扫而空。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他们家腌的咸菜。那叫一个脆,那叫一个好吃,馋得我们当中的一个大姐,拿出随身携带的饭盒,就要找人要去,虽然没有满足了她的要求,不过,店家还没有那么吝啬,用塑料袋给装了点。
至从出了北京,我的方向感一直出现偏差,只知道是在一路前行,哈哈。
午饭过后,继续向县中心前进。一路上,我们穿城入巷,不知拐了几个弯,过了几座楼。正当我在疑惑之时,眼前突然出现的一座木制结构的庙宇,跃入眼帘,这就是我们要去的玉皇阁。玉皇阁又称靖边楼,位于蔚县城北城垣上。玉皇阁是供奉玉皇大帝的神庙,建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历经数百年,几经修建重建,仍然完整地矗立于高高的城垣之上。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225095.jpg
远观玉皇阁,折射出的是厚重与庄重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225365.jpg
透过庙门,可以远远望到虔诚的进香者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225605.jpg
晨钟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225828.jpg
暮鼓
寺庙去过很多,却没有发现左钟右鼓的建筑
回来后,跟朋友讲起,才知道寺庙一般都是这样
看来,是我在游览的时候,少带了一双眼睛,呵呵。。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226049.jpg
檐角悬挂的铃铛,经过风的助力
发出清脆而悠远的叮叮当当声,仿佛可以穿透历史
重回那香烟缭绕之日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257256.jpg
历史的痕迹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257819.jpg
屋檐上的这些兽,让我们这些对古代建筑没有研究的驴们
只能望“兽”而禁声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258383.jpg
这个角度望去,和龙又有几分想象
而,这只是我的推想,无从考证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300238.jpg
香火还算旺盛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304592.jpg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340070.jpg
同行的驴友说,这是拉巴巴的狗狗……
当然了,只是玩笑。
离开玉皇阁,穿行在小巷,犹如回到30年前,让我们当中的一些80后,可以认识历史。
确定了旅馆后,我们向下一个目标——暖泉镇进发。暖泉镇位于河北蔚县境内西部,东距蔚县城10.4公里。暖泉古镇历史悠久。由壶流河谷地发现的旧石器和众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等考古资料可以推溯,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在暖泉一带定居生活。
暖泉镇,不但有丰富的历史遗迹,更有促成我们此行的不一样的风俗——打树花。
打树花是河北省蔚县暖泉镇元宵节期间绝有的民间社火活动,现已有几百年历史。表演形式是将生铁炼成铁水,保持恒温,打花人用在凉水中浸泡后的长把柳木勺舀起铁水甩在城墙上,铁花四溅,形成树冠状飞溅的火花,因此得名“打树花”。
打树花的时间还在晚上7点以后,看看时间还早,我们又去了另外一个独特的民居聚集地——西古堡。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340490.jpg
西古堡位于蔚县暖泉镇西古堡村,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城堡平面呈方形,南北长330米,东西宽260米,总面积67300平方米,城墙为黄土夯筑。南北堡墙东部设一座砖包砌的小瓮城。南北瓮城平面均呈方形,边长约50米,两瓮城均朝东开门,各建有堡门一座,瓮城内有地藏寺、九天阁、戏楼、观音庙等建筑。西部又突起一砖筑小城台,此城堡结构完整,布局富于变化,是一座典型村寨围堡。此地集“古民居、古寺院、古城堡、古戏楼”四大文化奇观为一体,是古蔚州800庄堡中最为独特,保存最完好的一例。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340967.jpg
“共有共荣”。文革时期的标语,如今依旧依稀可见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341388.jpg
在西古堡,总能遇到如同我们装束的“城里人”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341858.jpg
屋檐已经有了些脱落的痕迹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423777.jpg
面对这样的建筑,可以想象当时住家的殷实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424004.jpg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424264.jpg
全与败,在这里和谐共存。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424523.jpg
在村头的一座庙宇,见到了民间艺人所做的宫灯
灯是纸做的,可以折叠,方便了购买者的携带
灯上五颜六色的画,是剪纸艺术。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离开了西古堡,返回到打树花所在的北宫堡。白天安静的小村落,这个时候已经明显的热闹了起来。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424730.jpg
村委会糊就的彩灯,这时也亮了起来。小贩的叫卖声,充斥着不大的村落。热闹,而又有些嘈杂。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448485.jpg
碗坨,是将荞麦精粉用水拌成面穗,再加水调成糊状,盛于碗内,用急火蒸至半熟时,搅动一次,以防沉淀,熟后冷却即成。荞面碗坨宜凉调,宜热烩,或浇以素汤,或拌以肉酱,在当地很盛行,到处可以见到。要了一碗吃,没尝出什么特别的地方。
天色越发的暗了,咚咚锵锵的锣鼓声,吸引了闲逛的人群,原来是耍社火的开始了。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448730.jpg
大头娃娃,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社火。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448976.jpg
舞狮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449215.jpg
跑旱船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449456.jpg
旱船里的小媳妇,换成了小学生,呵呵……
随着时间的推移,打树花的时间已经渐渐临近,人群已经慢慢向现场移动。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529511.jpg
很多从北京等地赶来的长焦大炮早就做好了准备。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529224.jpg
熊熊火炉,正在把铁水融化
溅出炉外的铁水,与地面摩擦后的铁花,已然透出些了壮观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529747.jpg
当第一勺铁水,经由打树花师傅,用娴熟的手法
打到对面的城墙上时,所呈现出的场面
让见过跟没见过的人,都发出一声惊呼
那种壮观,真的是无法用语言去描述
只有,真正到过现场的人,才能切身体会得到。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530006.jpg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530284.jpg
http://images.blogcn.com//2008/2/25/5/hmily_feifei,m_20080225175543051.jpg
在网上查打树花的由来,各种版本不一,不过还是同行的落日讲的比较靠谱。传说城门上有五颗魁星,村里人为了来年能使村子多出几个秀才,便用生铁熔化成铁水,雇民间的艺人,去打树花。铁水全部落在五颗魁星上,才能表示来年中的秀才多。其实,无论怎样的版本,都是一种祈福的心愿。
从暖泉镇回来,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半路上,车还坏了,幸好大家都心齐,一起帮着司机师傅修车。
吃过晚上,大家的兴致还是那样的高涨,互相欣赏着彼此所拍的照片。
一夜无梦,再醒来时,已经是正月十六,早晨的八点钟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