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陆漂移说冰川作用有袋类动物陆地南极洲 |
分类: 科普 |
目前主张大陆漂移说的学者都是根据地质上的研究,提出下列的证据,说明大陆曾经是漂移过的。
古生物学的证据
世界上很多生物分布在同一时代的不同大陆之上,大陆间有海洋阻隔,但是这些生物都无法飞越或游过其间广大海洋的。一种石炭二迭纪的羊齿植物名叫los sopteris现在南美洲、南非洲、澳洲、印度、和南极洲各地。因为这类植物的成熟种子很大,无法由风越洋吹送,所以可以证明这许多南半球的陆地原来是相 连的。又有一种二迭纪的大爬虫Mesosaurus,和另一种三迭纪的爬虫 ynognathus只见于大西洋两岸的南美洲和南非洲,如果这两类爬虫能游水,就不会只在上述两洲的南部出现,这可以证明这两洲原来是相连的。另外有一种大爬虫名叫 Lystosaurus,完全是陆上的生物,无法游泳渡海。但是这种爬虫类曾在南非洲、和南极洲的三迭纪地层中被发现,也在中国、印度,苏俄等地发现,这可以证明各大洲原来是相连在一起的大陆,以后因漂移而分散。虽然有人试图以各大洲间曾经有陆桥相连来解说这许多生物的普遍分布,但是海底地形测量并未发现在海底有轻的大陆地壳存在,不能证明有沈入海底的陆桥。再就生物演化的研究,也可以发现大陆曾经漂移的证据。哺乳类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胎生类(Placental),一是有袋类 (Marsupial),就化石研究的记录,有袋类先于胎生类动物出现在地球上,在七千万到一万万年以前,有袋类动物遍布地球上各地,表示当时地球是连成一块陆地,在以后的几百万年内,胎生类动物出现在地球上,他们生性凶残,就把有袋类吃食殆尽。但是约在七千万年以前的时候,大陆开始分离漂移,有的分开后又在重合,只有澳洲大陆分开后就不再和其它大陆相连,因之库克(Cook)船长在1770年登陆澳洲时,发现的哺乳类都是有袋类动物,这也是目前袋鼠只有在澳洲生存的原因了。
冰川作用的证据
约在三亿年以前古生代的后期,南半球有分布极广的冰川作用,曾在南美洲、非洲、澳洲、印度、和南极洲发现。由冰川沈积物所指示的冰川流动方向,可以证明是由当时拼合起来的南半球大陆内陆为中心,向四方流动的,这些地方除南极洲外目前都接近赤道,不是寒冷的气候。同时在北半球的陆地上,同一地质时代的地层中没有发现冰川作用,再根据植物化石可以证明该时是热带气候。这种事实很难用大陆固定的说法来解释,然而却可以证明当初大陆的位置和现在一定不同,以后必有漂移作用发生。
古气候学的证据
南极洲上发现大量的煤矿,证明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以前的地理位置定是湿润的植物繁殖区。北半球有很多地区有广大的古生代晚期所造成的煤田,表示当时这些地区都是植物丰盛的热带沼泽地区,后来由于大陆漂移而移到目前的地理位置。很多岩盐和风成砂岩再美国的二迭纪地层中出现,证明在当时这里必定接近赤道而气候十分干燥。这许多地质现象的存在,都可以指示过去的气候带应该和现在的地理位置不配合,而大陆是曾经移动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