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赴宴——观《敦行故远》敦煌特展(一)

(2021-11-23 18:44:54)
标签:

敦煌

敦行故远

洞窟

青绿

分类: 博物馆系列


赴宴——观《敦行故远》敦煌特展(一)

故宫“敦行故远展览展出了敦煌三个复制洞窟,终于看到了著名的285窟。这实在是敦煌洞窟中最美的一个窟!拍了又拍,流连忘返,不舍离开。


       放眼望去,明白了何谓飞飏,何谓流光溢彩。这不是盛唐,盛唐是八月,极盛中己有衰势。这分明是人间五月天,处处是青春,处处是生机,处处是欢乐。如果有音乐伴奏,应该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最后一曲:《拉德斯基进行曲》。

所有的形象都那么可爱,像蜈蚣似的长着23张脸的开明,像一匹伶俐的小鹿的风神飞廉,长着绿色火焰似翅膀的力士乌获虽然凶狠,却不可怕,甚至可爱,雷神居然拿着一串湖绿色的鼓,那鼓敲起来一定是春雷的声音…拿着一根绿杵的居然是电神……鸾鸟、飞天、花朵全在飞……

   赴宴——观《敦行故远》敦煌特展(一)


  是的,所有的人,飞天、鸾鸟、风神、雷神、女娲、伏羲全在赶路——全在兴致勃勃地奔赴一场人间的盛宴。

 赴宴——观《敦行故远》敦煌特展(一)


  主龛的龛眉很素雅,蓝色和灰色相间,里面坐着化生童子,不是胎生,不是卵生,是莲花里面生出的天真纯洁的童子,多美妙的想象力啊。童子们有的弹着琵琶,有的追着笛子,还有的倒立,优美而活泼。

    赴宴——观《敦行故远》敦煌特展(一)


      四面小的龛眉。美得让我欲哭无泪。绚丽和雅致竟然结合得如此巧妙!什么纹什么花我都不认识,但我看出那是“开到谢的快乐”的极为欢乐的花,几幅的花丛里各有一对活泼的鸟儿,这一幅是孔雀,图里的花朵仿佛它们夸张的翎毛…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每一片羽毛,每一口呼吸都是欢乐的。

     赴宴——观《敦行故远》敦煌特展(一)


     五百强盗听法。可是,仔细看,才能看到佛祖说法时身后的情景,不禁惊喜万分:林间飞奔着小鹿和白狐,鸟儿落在山顶侧耳倾听,还有猎人在开弓射箭,虽是在宣扬佛法,可这个听法的世界却是生机盎然的人间。四披(屋顶称披)和墙壁交界的地方,有36僧坐禅图,禅僧看不太清楚,可是,草庐之间仍然是山水滋润,森林杳然。

 

   赴宴——观《敦行故远》敦煌特展(一)


     神灵和自然是这样的,那么,人是什么样呢,东壁和北壁旁听法的菩萨,其实都是人的形象,连同下面的供养人,他们的衣袂裙裾,都让我想起陶渊明的“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的自在从容。

 

最美的当然还是那飞天,飞天是印度教里的歌神和月神,不食酒肉,以花朵为食,佛祖说法时,它们要出来助兴。到了中国,演化成了美女的形象。她们婀娜多姿,帛带飞扬,在飞舞中弹奏着乐器(有的壁画中乐器居然不弹自鸣),是的,飞花,顾盼,流年……

 赴宴——观《敦行故远》敦煌特展(一)


 其他的洞窟的颜色,都有些晦暗,但285窟非常明亮,因为底色是白的,也有很多热烈的红色,佛祖的衣服,花朵的颜色,但是,最美的还是那青绿色,雷神的鼓,电神的杵,乌获的翅膀,草庐之间的山水,天王的盔甲全是青绿色。

 

      那是多么熟悉的颜色,春水和早春的绿,天空和湖泊的蓝,那是人青春期后的第一次觉醒是的心情:对自己和世界充满了自信和喜爱;那是王希孟的山水,那是“春水绿如蓝”,那是“雨破天青云破处”那是“一片冰心在玉壶”,那是中华民族,这个东方民族基因密码里储存的颜色,含蓄宁静,又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因为有了这青绿,整个洞窟都变得明媚爽朗,让人心情分外愉悦。

 

     是谁画出了这么美的洞窟?这状态,似乎是一个恋爱中的,唱着歌画画的画师啊。没有一点线索,画工姓甚名谁,究竟来自哪里,至今都不可知,但和敦煌很多洞窟内容绘画方式看,应是西域和中原皆有。各种文化在河西走廊熙熙攘攘的行走中,互相交流,碰撞,结出了灿烂的花朵。

 

     如果还要细想下原因,试着想一下。洞窟中可见西魏大统四年(538年),大统五年(539年)字样,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确切开凿年代的石窟。那是东阳王元荣治理敦煌的时期。元荣是北魏宗亲,北魏时任瓜州刺史,开始治理敦煌。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他仍任瓜州刺史。他团结敦煌豪族,使敦煌境内相对安定。他尊崇佛教,在他倡导下,敦煌开始开窟造像。政通人和是这最美的285洞窟诞生的因素之一。犹如唐英管理下的景德镇,待遇优厚的自由民造出了金字塔。

 

      洞窟的艺术风格和楚汉艺术中那种浩大的,浪漫的气势十分相似,但是,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神灵已经没有了楚汉时的一种神秘古朴的气息,随之而来的是欢乐和可爱,甚至几分俏皮—经历了中原黑暗战乱的人们,经历了浩瀚大漠从遥远的西方来到河西走廊的民族,在与各种肤色,民族的交流中,对生命有了更多的从容和自信。他们在欢快中等待如火如荼的大唐的到来。

  赴宴——观《敦行故远》敦煌特展(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