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精英论坛讲座
(2011-12-18 18:20:04)
标签:
新精英
未雨绸缪
内心
理想主义
天赋
|
分类:
人生感悟
|
去北大百年讲堂听了新精英的论坛讲座。参加论坛演讲的多数来自外地不知名学校,在北京现在生活得都还不错,北京本地的有两名,也该是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听了一天,总结了一下收获:
一。为了生活,干一行,爱一行,做员工时,就做老部门经理的标准要求自己,做部门经理时用总经理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人生有时就是拉犁,从一个犁换到另一个犁,是这样的,为了生活,很多工作就是拉犁,当然,要不断去寻找自己喜欢的犁去拉。
二,未雨绸缪。其中一个来自山东不知名学校的韩翠玲,她在大学学的是物业管理大专,同学们都萎靡不振,她忙着上各种计算机班培训,到了北京,在计算机行业里,又去参加了财务的培训班,她说她的人生就是折腾,我想,这就是不断尝试,当你实在不知道方向时,南辕北辙也比原地不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点不错。要积极,要有行动。说再多深刻的话语也没有用。
三,有一个八五年后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猫”新浪博客,点击量很高,有些媒体开始向她约稿,到台湾旅游后又出了书。简单扫了扫,她有他的特定的读者群,就是同龄的职场人士,所以,博客要想提高点击率,一定是要有卖点和固定的读者的。她刚到公司时,发现公司里的人的英语都非常好,她觉得,自己和同事比英语是比不过的,于是,就比母语。她就是在打造自己的核心优势。我们也应该打造自己的核心优势,扬长避短。
四,看到了张晓楠。她长得比较漂亮,娃娃脸。她的演讲明显比其他女生流利,也能自如地加入一些风趣的话题,调侃,这就是做过新东方老师的原因。讲课,当众表达是有技巧的,不该总是那么淡定。她应该不是很聪明,也没什么过人的才华,但是,她的成功在于她在自己的基础上,选择了比较先进的环境,因此得以成长,她来自陕西,到北京新东方参加学习,看到这里环境各方面条件不错,就应聘做老师,然后,申请了哥伦比亚大学,现在回国做了新浪财经,央视等主持人。她在出国前给自己的父母在北京买了房子和车。她也比较重视短期培训,因为普通话不标准,又去传媒大学报了班。她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受益的一些习惯:一,日记,二,事情进度表。我严重赞同日记,最近读了本日本人写的《晨间日记》的书,没有太仔细总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日记记下一些琐碎的生活经验也是对生活有帮助的,比如一些商品的价格,附近的店铺的营业时间,因为,这些会极大方便自己的生活,提高效率,减少时间的浪费,而有时不记下的话,大脑并不可靠。关于诗情和感受,为了写作贮备细节,都是十分重要的。
五,其中还有个男孩,大学毕业后,受911美国消防兵的牺牲的影响,做了消防兵,救了很多人,体会到了很多生命的牺牲,在获得了消防参谋的职位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清华研究生,毕业后做了某种慈善之类的基金。他没有讲过多的豪言,低沉地讲了一个打工少年被钢筋穿透后临终前的情景……他充满了同情,他懂得了生命。他身上是这个时代不多见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
六,新东方仍然很好,不管怎样,她都有“英雄不问出处”的招聘标准有位叫雪凌的女孩,(给很多儿童电视配过音),她曾经九次去应聘,被称为“新东方九段”。她喜欢游乐园,谈起来眼睛放着光,这使得她获得了美国一家游乐园市场部经理的职位。爱好有时会帮你的忙。
七,大家都很不容易,都吃了不少苦,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是,相同的是,都非常快乐,幽默,文明,向上,是的,梁启超说过“美哉我中国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在这个房价疯狂的纸醉金迷的大都市,他们以自己单薄之躯,血拼出了自己的人生。而且,不满足初步的求职和物质,还在找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只有那个真实的自己,才能和你和过一辈子。”
八,一个邮电通讯专业毕业的学生,他心里一直有写书的梦想,他没有马上尝试写文学,他写的是本专业的一些内容,然后,自己找出版社,找了很多家,最后还是出版了,他已经出了两本专业书,即将出本文学书。所以,我和某位小姐,如果写出东西,如果没有人主动发表,也可以自己去找出版社,写书并非遥不可及。
其他。
关于自己想要的工作。我想起当年跳健美操时,冬冬评论一位领操员时说:“她没有天赋”。是的,有的工作,我们也可以做好,做得很好,但是,如果没有天赋的话,就是尽职而已,缺少灵性。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如果天赋能在工作中得到最好的发挥,那是美丽的自由王国,我们每个人都要去找那个自由王国,和找我们自己的爱情一样。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