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投资随想 |
网络上除了有一个大销忽悠,还有一个侯宁忽悠“就算银行背负房产泡沫也不至于这么低估”,他们两度认为银行低估,理由就是一个低PE,低PB.如果是一个普通股民如是说也正常,但是自称经济学家的专家在媒体上这样忽悠会很伤人。目前银行股价基本上被打回原型。听了大销忽悠买银行股票的人很受伤。因为估值是一个多态的过程。如果银行业绩下来了。那么股价不变化,估值不就上去了吗?为什么一定是价格上去呢!??我看空银行的理由如下:
1)如果把中国当作一个上市公司看待,中国这个企业高成长期已经过去了。因为目前的GDP总值近几十万亿,是个大胖子,经济进入滞涨是不言的事实!而且中国企业周期性为主。一般周期性行业业绩最好时间就是顶部区域。也就是按PE,PB看周期类股票最低值时就是头部。现在商业银行遍地开花。竞争越来越激烈。银行利润会越来越低。
2)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加速,也就是信用消费的能力下降。耐用品下降。收入减少所以存款下降!投资拉动的游戏没法继续,刺激内需仅仅是政府的一厢情愿。未来除了医疗保健行业会继续发展,其他能够取代投资拉动的行业目前看不到!如果您看到了请说出来!
3)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还剩那一驾呢?所以国家强调机构调整。这个调整是个长期的过程。日本花了20年仍然没有调过来!银行是经济的油箱。经济不行了。银行还能够大幅盈利?你信吗?
4)中国的人口红利基本结束,城镇化进程也近入尾声。房地产行业疯狂30年也应该休息了!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没有了。如何保持业绩。我在这里还没有算如果房价大跌影响产生的债务风险。
5)银行业估值受压是全球现象;近期,苏格兰皇家银行(RBS)亚太区主席麦高铭(John McCormick)接受了《财经》记者的专访,他说,银行业正面临估值受压的境遇,这是一种全球现象。麦高铭坦言,鉴于全球银行业所面临的监管日益严格,全球市场的波动性增大,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普遍认为银行股存在风险,全球银行股的估值因此受压。他指出,全球最大15家银行的股价都低于市净率。因此,在现在的市况下,银行要想在股市融资,增加资本金,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他说,“这种事情正在发生,而这是一种全球的现象”。麦高铭认为,这种现象的结果是,要么是银行的消费者要为之付出更多不必要的费用,要么是投资者要降低对银行股回报率的期待值。
6)另外看看香港市场大把的仙股(几毛钱的股票),低PE,低PB.你去买买看,你会发现指数涨他不涨,大盘下跌,他一定下跌。这就是被主力资金边缘化后成仙股票的真实走势。见图例如:中国股市目前已经进入国际化进程。而国际化后的股市,你一定会看到仙股成堆。在对冲时代(转融通开闸),千万别拿PE,PB
说事。如果选择买入持有,并且一味选择低PE,低PB的股票。亏损是大概率事件。如果选择了一个正在变成仙股的股票。而且还越跌越买。那么被打回石器时代是早晚的事!
请记住在地球上的任何商品都满足一条钢铁原则:长期而言供需关系决定涨跌!即商品少需要这个商品的钱多,那么商品上涨,如果商品多,而需求少,那么商品的价格就下跌!目前股票数量如涛天洪水,除IPO外,大小非的变现,增发,配股,债券!都想到在市场中来券钱!而由于对冲时代的来到。主力资金只能选择几百个股票。大部分的股票由于没有主力资金关注而进入漫漫熊途。
投资成功的关键是站在市场的趋势一边。你自己的判断正确与否不重要。在投资这输家的市场中。只有犯错少犯小错的人能够成功。一味证明自己是对的人基本上全部被市场消灭(当然除非他是拿嘴炒股票,仅仅忽悠别人,自己一毛股票都不买)!被清除市场仅仅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