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联话山川风物之十大名寺篇(8)——南京栖霞寺

(2024-01-26 10:02:40)
标签:

对联

联话

南京栖霞寺

文化

弋阳莲客

联话山川风物之十大名寺篇(8)

南京栖霞寺

    栖霞寺,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中峰西麓,又称栖霞古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二年(484年),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佛教“三论宗”的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南朝时期与鸡鸣寺、定山寺齐名,是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 
    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平原居士明僧绍隐居江乘摄山(即栖霞山),因舍宅为栖霞精舍以居之,是为栖霞寺之始;南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隋朝高祖时期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唐朝高祖时期时称功德寺,规模宏大,与山东灵岩寺、湖北玉泉寺、浙江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高宗时期御制明徵君碑,因敕改功德寺为隐君栖霞寺;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重建,赐额称栖霞寺;清朝乾隆年间五次南巡,均驻跸栖霞寺,拨币增建法幢,达二千余间,殿阁宏丽,冠绝东南。
    栖霞寺所在的栖霞山地处南京东北郊,北临长江,称为“第一金陵明秀山”。她以山高景美、古迹遍布、红叶满山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四大赏红胜地之一,明代就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首。“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隋文帝诏建的舍利塔,唐高宗御制的明征君碑,与南朝的千佛岩石窟,号称“隋塔唐碑千佛岩”,是栖霞最富盛名的三处国宝,加之山前寺后许多古人题刻,为栖霞山平添了许多的人文之美。

山门联曰:

    千佛名蓝,朗公说法宗三论;
    六朝胜迹,仰祖印心属二伽。

    隋塔唐碑留胜迹;
    龙蟠虎踞护名蓝。

钟楼联曰:

    掌上明珠,专摄大千世界;
    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

    积德虽无人见;
    存心自有天知。

鼓楼联曰: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栖霞古寺门联曰:  

    六朝胜迹;
    千佛名蓝。

弥勒殿联曰:

    法妙圆融笑纳天下事;
    慈悲大度乐助世间人。

    菩提智解说德,六旨吉祥;
    金刚体童子心,三州感应。

客堂联曰:

    有僧皆佛印;
    无客不东坡。

毗卢宝殿联曰:

    枫叶如花,掩映六朝古寺;
    松涛似海,珍藏千佛名山。

    佛日高悬光明世界;
    雨花常播普利人间。

    佛日重辉,四面青峦惊昨梦;
    江天无恙,满林红叶辉如花。

    华严性海齐归宿;
    般若灵山远檐簦。

    佛像庄严,佛心慈悲喜舍,佛光普照降祯祥;
    法身清净,法性谌寂圆明,法界众生同礼敬。

    智慧照十方庄严诸法界;
    大慈念一切无碍如虚空。

    千佛名蓝,复得名僧宏佛法;
    六朝胜地,愿随圣众献朝华。

海岛观音联曰:

    慈眼视众生,宏誓深如海;
    慧日破诸闇,普照明世间。

度一切苦厄联曰:

    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
    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

方丈室联曰:

    方坛说法人天喜;
    丈室谈经花雨香。

    狮子窟中天异兽;
    象王行处绝狐踪。

藏经楼联曰:

    创业溯南朝,想当年花雨六时,朗公讲席弘三论;
    分身还故国,喜此日海天一色,鑑师形迹重千秋。

正法眼藏联曰:

    我辈复登临,三峡江声流笔底;
    人事有代谢,六朝山景落尊前。

    龙树传衣鸟鸣摄钵;
    鱼山听梵岩苑参禅。

    摄山千佛古;
    江户一尊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楹帖过眼录692
后一篇:楹帖过眼录69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