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记忆》之第十四: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2014-09-23 08:57:54)
标签:

三荆欢同株

紫荆树

血缘亲情的象征

兄弟和睦

家业兴旺

分类: 文艺散文

      文学记忆》之第十四: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紫荆树:血缘亲情的象征

 

 

              http://s16/bmiddle/001nWxZHgy6Mg9MyFvp0f&690

 

紫荆台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刘振屯乡紫荆台行政村,是淮阳名胜“七台八景”中的“七台”之一。关于台上那棵紫荆的神奇传说,始见于南朝吴均的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

 

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田)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田)真仕至太中大夫。

 

    故事的梗概是:南朝时,京兆尹田真与兄弟田庆、田广三人分家,当别的财产都已分置妥当时,最后才发现院子里还有一株枝叶扶疏、花团锦簇的紫荆花树不好处理。当晚,兄弟三人商量将这株紫荆花树截为三段,每人分一段。第二天清早,兄弟三人前去砍树时发现这株紫荆花树枝叶已全部枯萎,花朵也全部凋落。田真见此状不禁对两个兄弟感叹道:“人不如木也”。后来,兄弟三人又把家合起来,并和睦相处。那株紫荆花树好象颇通人性,也随之又恢复了生机,且生长得花繁叶茂。

 

        http://s8/bmiddle/001nWxZHgy6Mg9WMIUn57&690

    故事中京兆田真兄弟三人紫荆台,在现今周口市淮阳县刘振屯乡紫荆台行政村。淮阳县紫荆台一带,当地还流传着“另一个版本”的“田氏兄弟三人哭活紫荆树”的神奇故事,《续齐谐记》所记载的故事情节略有出入。故事讲的是

 

古时候紫荆台原名叫田家湾,那里有一位名叫田树的人不希望三个儿子分家,临终前立遗嘱:若要分家,除非家中那颗紫荆树枯死了,否则,兄弟不许分家。后来三儿媳进门后,起了分家的想法。但无奈上辈有遗训,便起了恶念,就用滚烫的开水浇死了紫荆树。三兄弟听说紫荆树死了,想起老父亲临终遗言,一个个抚树嚎啕大哭,忽然间一阵大风,风沙弥漫,天昏地暗。等大风过后,那颗紫荆树忽然间神奇的复活了,依旧枝繁叶茂。于是三兄弟依然在一起过日子,谁也不再提分家的事情了。

 

故事还有续集故事媳妇见家没有分成,十分怨恨,把怒气撒到老灶爷那里,埋怨老灶爷水烧的不热,便将一盆热水泼在了老灶爷的画像上。后来老灶爷告状告到玉皇大帝那里,玉皇大帝派雷神将三媳妇雷劈了。这真是恶有恶报啊,不孝顺的三个媳妇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http://s2/bmiddle/001nWxZHgy6Mga42uTDe1&690
                      紫荆花繁叶茂,矗立千年;兄弟和睦家业兴旺
 

 

紫荆树的故事流传甚广反映了华夏民族重视血缘亲情,以多代同堂为荣的优良传统紫荆花中国一直被人们用来比拟亲情,作为兄弟和睦、家业兴旺的象征。紫荆树的神奇传说,特别是故事本身所蕴含的骨肉亲情,使其成为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笔下长吟不衰的题材。

 

    晋代诗人陆机名诗《豫章行》,就吟咏了不同凡响的紫荆树,诗曰

  泛舟清川渚,遥望高山阴。

    川陆殊途轨,懿亲将远寻。

    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乐会良自古,悼别岂独今。

    寄世将几何,日昃无停阴。

    前路既已多,后途随年侵。

    促促薄暮景,亹亹鲜克禁。

    曷为复以兹,曾是怀苦心。

    远节婴物浅,近情能不深。

    行矣保嘉福,景绝继以音。

诗中“三荆欢同株”的典故淮阳紫荆台。“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的佳句至今为人们所传诵。

 

    唐代书法家窦蒙《题弟臮〈述书赋〉后》诗写道

    受命别家乡,思归每断肠。

    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

    吾弟当平昔,才名荷宠光。

    作诗通小雅,献赋掩长杨。

    流转三千里,悲啼百万行。

  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

窦蒙窦臮,著有《述书赋》二卷,评论历代书家窦蒙曾为其四弟窦臮的《述书赋》作注定。诗人窦蒙《题弟臮〈述书赋〉后》中写道:弟的文字,多少旧事重上心头,使得思乡不止的心不能平静;我真想问问庭前紫荆树哪天能用美丽的芳影来装点我断肠的心绪

 

唐代诗人韦应物《见紫荆花》,诗曰

  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

    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

诗人说:落英缤纷,那一地的紫色花瓣,让游子心头再次涌上思归、思念故里的感情。韦应物的诗着墨不多却透视出款款深情,感人至深。是啊,故园的紫荆花此时该也是如此的光景了吧,久违的故人在家乡是否别来无恙?这真是紫荆春愁难已,唯有感慨万千

 

诗人李白《上留田行》,诗中写道

  田氏仓卒骨肉分,

    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

    东枝憔悴西枝荣。

诗人李白,用紫荆台田氏兄弟分家的故事,激励后人兄弟团结,共向美好。我国古代,紫荆成了亲情、团结、和睦的象征紫荆树被人称为“兄弟树”,紫荆花被人称之为“兄弟花”。

 

诗圣杜甫《得舍弟消息》,则有异曲同工之妙。诗曰

  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

    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

    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

    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

颠沛流离的生活,漂泊的心有几多牵挂啊!大诗人杜甫写道:风吹紫荆,落花无数,它让忧郁的人睹物思亲昔日朝夕相伴的手足情深,就像没有归处的落花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如今骨肉分离,天伦难享,能得到亲人的一点音信,就会泪如雨下,东流成河!

 

 

    http://s15/bmiddle/001nWxZHgy6MgaJCT4W6e&690

    紫荆台上的紫荆树,早已把根深深扎百姓人家的庭院,一直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征。紫荆花,那风中摇曳的心形绿叶是它跳动的心脏,那里有绿色的热血在奔腾紫荆那一簇簇紧紧相拥的花朵,就像燃烧起如火如荼的激情。面对紫荆树的花影你是否感受到了远方期盼游子归去的双眼,感受到故园洋溢着亲情的淡淡温馨?

紫荆花啊紫荆花,它浑身是宝,本草纲目记载,它的树皮和花梗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有解毒、消肿、破瘀血等功效可用作外科疮疡药...

 

紫荆台上的紫荆树,伴随田氏兄弟感人的故事使“紫荆树”成了一棵“义”树,并由“紫荆树”而惠及“紫荆台”,使紫荆台成为淮阳名胜“七台八景”“七台”之一,变成了家喻户晓的神奇故事,变成了古代人们托物明理设言寄意的经典

紫荆花啊紫荆花,它那神奇传说和文人的吟咏,早将它文化内涵融入沧桑的历史,进而成民族团结和谐的象征。1999年香港回归祖国中国政府将“紫荆花”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的标志性图案,正是出于它所饱含的那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http://s8/mw690/001nWxZHgy6MgaWa1VB07&690

   远节婴物浅,近情能不深。行矣保嘉福,景绝继以音。”永远的紫荆台,繁茂的紫荆树,美丽的紫荆花!

 

                            2014年9月23日于听雨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