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mw690/001nWvRRgy6Qh9ypcQh51&690
位于永仁县北部,成昆铁路、108国道和楚雄至攀枝花市的公路,在永仁会合后,从方山东部经过。静德寺位于方山之巅的立象峰上。寺院座北向南,后面依山,前面幽谷,东西两侧临山谷。海拔为2300米。因其山高林密,湿度较大,年平均气温11.9℃,有“清凉世界”的美称。
方山静德寺始建于元代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由方山佛教开山祖师岭南禅师创建,是楚雄州内最早传播佛教文化的名山。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共有三重佛堂(大雄宝殿、金刚殿、藏经楼),九个天井,大小房屋36幢126间,佛像108尊,寺僧曾达800名。每年三次佛教盛会(即观音会、太子会、月光会)川、滇、黔诸省香客云集方山,终日钟鼓声声,庄严肃穆,青烟缭绕,如此鼎盛时期曾长达600余年。清咸丰九年(1859年)寺院遭火焚,民国十二年(1923年)重建。
后来,整座寺院建筑毁于“文革”。1992年开发方山后,通过全县人民的努力,静德寺在原址上恢复重建。现在已建成的静德寺,占地37.68亩,有天王殿、金刚殿、大雄宝殿、大小佛像18尊,建筑面积3700平主米,寺内有古柏、青冈栎、滇楸木、孔雀杉等元、明时期种植的国家级保护植物数百株[网络资编写]。
http://s14/mw690/001nWvRRgy6QfWbQQC99d&690
http://s10/mw690/001nWvRRgy6QfWu5eAh39&690
http://s12/mw690/001nWvRRgy6QfWmdsXV6b&690
【靖德寺的传说】
方山属云岭余脉白草岭山系,山顶宽阔平缓,间有溪流,四周边缘尽悬崖峭壁。主峰“视之皆平正方”,形似方桌书案而得名。主要景点有诸葛营遗址、珍珠滴水岩、老鹰岩、孔明洞、静德寺等。珍珠滴水岩位于方山南部,森林茂密,清泉自山崖间汩汩溢出,泉水滴落,似九天飞珠,如碎玉四溅,故称珍珠滴水岩。山崖自成三台平行通道,地势险要。老鹰岩位于方山南部,与珍珠滴水岩遥遥相对,其山体脊酷似猫鼻梁,由西向东倾斜,岩峰高耸,巨石半截悬空。
楚雄永仁方山地处交通要道,曾是僧侣往来于鸡足山与峨眉山之间的歇足咏经之地,所以在历史上曾是佛教圣地。它也是一个别军事要塞,相传当年诸葛亮南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虽历经近两千年风雨,诸葛营盘的残痕依稀可辨,到清代仍将方山作为军事要地。
楚雄永仁方山以一个“方”字区别于其他的名山,“方”字的得来,在于其山主峰四方平正,宛若一个广阔的平台。平台上,如织的松林,如吼的松涛,使人感到大自然的深旷以及由此而体现的旺盛的生命活力。关于楚雄永仁方山,在民间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传说,且都与地方的历史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首先是与楚雄永仁方山的开发有关的靖德寺的传说,据说有一位半人半神的游方禅师,姓吕名南,他为了寻找一块可供其修炼的福地,云游四方。一天,他到了苴却(永仁地方)北面的一座高山上。这座高山,就是紧靠金沙江,山顶形同桌面一样方方正正的方山。只见方山悬崖峭拔,古木参天,泉水泪泪,奇花异草如茵似锦,龟在这里安家,鹤在这里栖息,是一方佳境福地。吕南决心在这里建寺修行,但这是高土司的地盘,须征得他的同意方可。
当吕南向高土司说明来意,土司深知方山乃“藏龙卧虎之地,龟鹤延寿之山”,不想让吕南在山中建寺,便故意刁难,要吕南给他治理山下狂风为建寺条件。因高土司在山下的大片妖风,每年成熟时都要被妖风卷走。吕南用道术镇住了妖风,又用金钵罩住了兴狂的乌龟精,最后把妖精变成了石乌龟。但高土司仍不愿让吕南在方山建寺,想用金银打发了事。吕南说:“金银我不要,只要一块宅基地。“高土司问要多少地可作宅基,吕南回答只要一袭袈裟大小即可。高土司终于同意。哪知吕南脱下袈裟,向空中抛去,顿时变成一朵彩云;彩云冉冉而下,罩住了整个方山。高土司后悔了,他要吕南继续跟他赌一场金针穿金币,想以此为难禅师。他派人把金币埋在一座寺庙的地基下三尺,要吕南以金针穿金钱之孔。吕南毫不费力地做到了。无话可说的高土司,只好将楚雄永仁方山让与吕南建寺,这就是楚雄永仁方山靖德寺来由的传说。
据史料记载,靖德寺建于元延佑三年(1316年),寺庙依山傍箐、气势磅礴、建筑风格有南沼大理遗风。清光绪年间,水仁著名泥塑匠人夏顺武应乡贤之聘,以3年零4个月的时间进行了修复,至今仍保持原兴建和修茸的风格。
清道光年间广南府训导王安廷慕名游历了楚雄永仁方山之后,曾作《苴却怀古》云:绝塞蜻蛉汉著名,当年问路此南征。荒营处处埋铜鼓,野菜家家种蔓菁。天遣一江争险要,户存十马验兹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