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迪庆州维西马场村。寻觅古老的彝族部落

标签:
维西三江并流刘哲彝族部落跟我一起去旅行 |
分类: 中国内地 |

▲10月31日
迪庆州维西马场村遇见的彝族妇女
躺在暖暖的被窝里懒得起床,今天要走多少路程还不清楚,只有吃早饭的时候才知道。但是我知道路程会越来越艰难,这几天的徒步仅仅是拉练而已。起床收拾东西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自己的行李打包放在房间的门口,准点集合去吃饭。酥油茶吃着馒头,这在藏区唯一的选择。被告知每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饭量多带几个包头当作中午的饭,我跑到对面仅有的小卖部买了几袋榨菜,担心继续走下去遇见的村庄会越来越穷,估计连小卖部都没有。为了保证每天身体所需要的能量,还买了充足的鸡蛋。只要水和食物保证充足,其他都不是问题。
▲从鲁甸乡到锅底塘乘车一小时汽车可到达我们今天徒步的地点。开车路过这群山的山腰时,我们止不住下车欣赏着难得美景。此地的海拔约为3200米,今天我们将穿越维西马场到达行走三江的腹地——维西县。
▲此时云南已经进入冬季,但是气候非常舒服,不冷不热,山中的美景也五颜六色,像极了北方入秋的样子。
▲经过昨天的拉练,慢慢适应了这样的步伐,今天预计徒步三小时。大概经过1个多小时我们翻过眼前的山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景色立刻让我们兴奋起来,驻足欣赏。明明就是一副触手可及的风景油画。远山丛林丰富的色彩,平原上播种着青绿的蔬菜,天空湛蓝流动着轻飘的云,真是太喜欢了。真想躺在这里晒着太阳。
▲此刻的我们置身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马场】看到最美的风景。
经向导介绍维西马场曾是这里最大的马场,现在已经退耕还林,不见当年的马群,周围有很多农户在自家的院子里圈养着羊群。这里在雨季没办法行走多数是沼泽地,向导告诉我们一定要走有草的地方才更安全。
▲我试图想像着这里当年的情景,到处骏马奔腾。商人来到这里选择马匹,热闹的交易市场,可见当年的繁华。
▲蓝天白云,黄色的土地蕴育这里的一切。
▲草原上流淌过的涓涓细流,也许这溪流就是某江的源头。
▲清澈见底。
▲看到远远地山坡上放着一群山羊,这是牧民目前最大的财产。
▲看这天永远不会PM2.5、沙尘暴、雾霾。北京也许永远都不会有这样的天空了。此刻的我无比想念这蓝天。
▲高低不一的栅栏,它不是为了隔绝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是怕自家的羊群跑出去。
▲维西马场这里我们终于找到仅有的几户彝族人家,这位是房子的女主人,她们依旧穿着少数民族的衣服,脸上的高原红有着独特的美。彝族服饰划分为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种类型。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
▲虽然她们的普通话讲得不好, 但是她们始终面对微笑,没有任何的敌意。穿红色裙子的父母是她的邻居,穿着传统的彝族衣服,彝族服饰的特点(1)反映了黑之尊、黄之美的审美观;(2)反映了彝族“顾头”的生活习惯和荣誉意识;(3)男子服饰多体现其英勇善战的气概;(4)服饰图案纹样体现了彝族对自然的理解和崇敬。
▲在这美丽的景色下留下我靓丽的身影和我的招牌笑。哈哈!
▲顺利到达三江并流腹地维西,车上的人好奇的看着我们这些外乡人,公路的另一侧在施工,让我感受到现代文明的进程,不知道这是好是坏。今晚我们就住在维西县城内,到达住处的时候太阳还没有落山,赶紧把脏衣服洗干净凉在天台上。维西县城的领导知道我们的到来,热情的招待我们,行者狐狸兄弟居然在饭桌上找到亲戚,他的爷爷在这里出生,爷爷的兄弟依旧在这里生活。也许这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对于他来说是一次寻根之旅。